讲义】
    【书益稷】 【《永乐大典》在篇首抄录《益稷》篇由「帝曰吁臣哉」至「五言汝听」一节,今略。】
典谟载尧舜禹陶之言,世数去上古未远。其事其义,盖有古未有而今始创。未经前圣之发明,而至此始论定者非一条。大约皆开立君臣父子之伦义,成定治教纲常之典法。后世义理既备,读书有不见古事,往往反不知圣人开创建立之功,此亦学者之所当知也。昔君臣之名,肇天地定位之初。然以《大传》考之,所谓君臣者,止于尊卑贵贱之辨而已。自尧舜氏作,而君臣始有职分。至于深见臣道所系之甚重,合君臣为一体,而创立古今未有之义,则不惟前此未之有,虽典谟之书,亦未有深切着明如此一条者也。夫昔谓之天尊地卑,而今以为「臣哉邻哉」,则舜固已合尊卑亢绝之分,而有相亲相比之意矣。然而犹有间也,君臣之际可间可容,则心不同,德不一。故舜又推而上之,亦为必「作朕耳目股肱」而后可。夫极天下之所不易损,抑以与人共者,人身自有之智力聪明也。今欲左右有民,而曰「汝翼」,是扶世导民之事,太平在人矣。欲宣力四方,而曰「汝为」,是纲条法度之所由行一切在人矣。绘于衣,饰于器者,犹曰必待人而明,则是凡见于假象以昭德、取义以明民者,皆有待于其人推明而后着也。感于声,成于言者,犹曰必待人而听,则是凡所谓和平怨怒之所由生,是非善恶之所由致者,皆有待于其人推明而后着也。感于声,成于言者,犹曰必待人而听,则是凡所谓和平怨怒之所由生,是非善恶之所由致者,皆有待于其人参听而后审也。夫由前二者而属托于人,邻于失临制之权;由后二者而推委于下,几于亏听察之明。然使实见君道如尧舜者观之,则以为无「汝翼」「汝为」之一节,则虽极天下之智力,欲为左右有民,宣力四方之事,恐必有裨补不及,壅阏不行之处。无「汝明」「汝听」之一节,则虽极天下之聪明,欲使被于身者,见之无不达其义,入于耳者,施之无不协于事。不惟高而无本,亦恐虚而难行,虽圣人亦不敢以此自许矣。惟舜尽力于 【竞】 【兢】 业者,既知君道之所以难。而禹以八年周行,阅历之久,深知天下者,决非一智独力之所能辨。故能相与演发其义,而成就此论。盖前乎尧舜者此论未立,君臣有其分,而不能备其义。后乎尧舜者,此论既立,得其义者,不害其为分。然后治道立,化功成。王道不至有亢绝之患,而臣道得以成代终之功。此古人所以谓之典谟,而其事其义,所以至今不能易也。
【《永乐大典》卷二万四百二十八「稷」字韵,页二十六下引「周南仲山房稿」。(影印本第一百八十五册)】
 葛绍体:《东山诗选》二卷
葛绍体,字符承。天台(浙江)人。其身世事迹,多不可考。仅从其诗作知其曾师事叶适。其别集不见《宋史艺文志》,仅在宋赵希弁《郡斋读书志附志》中载《东山诗文选》十卷。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东山诗选》二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葛元承诗 【十五条】  葛元承诗集 【九条】
葛元承集 【五条】
以上共二十九条,校《宋人集丙编》本《东山诗选》二卷,馆臣漏辑者十三条。
  总题
   其一
车马不来山意朴,市廛都远土风淳。又无僧寺闲锺鼓,流水声中自有春。
   其二
塘曲椒和桑共老,山头松与麦齐青。人家岁计村南北,似识豳风旧典刑。
【《永乐大典》卷八百九十九「诗」字韵,页十七上引「葛元承集」。(影印本第九册)】
  雨后到芙蓉村
又上蓝舆去,西风蹔放晴。雾深孤屿没,日薄片云明。诗思通山色,琴怀淡客情。悬知百里路,分作两三程。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八十「村」字韵,页四上引「葛元承诗」。(影印本第五十册)】
  永嘉王孟同适安堂
茂林修竹更清泉,笑里相逢到酒边。一片闲云了无着,共他风月自今年。
【《永乐大典》卷七千二百四十二「堂」字韵,页十三上引「葛元承诗」。(影印本第七十一册)】
  烟雨馆
   其一
轻暑着人疑酒困,卖花声转卖樱桃。湖光静漾半帘影,燕子日长风絮高。
   其二
红白桃花褪半梢,绿阴清浅未全交。橹摇远岸日相射,扇落闲阶风自敲。
   其三
湖接青林一带回,光浮玉镜半奁开。塔峯对起飞云泊,时有断烟残雨来。
   其四
酒杯光动柳梢月,衣袖凉生芦叶风。露坐夜深醒似困,钓船人语过湖东。
   其五
湖波漾日乱檐花,人影天光带落霞。衣 【岫】 【袖】 浅寒杨柳陌,醉归闲数欲栖鸦。
【《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三百十三「馆」字韵,页十一上引「葛元承诗集」。(影印本第一百十五册)】
  腊月二日烟雨馆
天上飞花报岁寒,西风相挟引栏干。平湖不认花多少,只作寻常烟雨看。
【《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三百十三「馆」字韵,页十一上引「葛元承诗集」。(影印本第一百十五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