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先居山者。但见其山不见其道。未居山而先识道者。但见其道必忘其山。见道志山者。人间亦寂也。见山忘道者。山中乃喧也。旨哉斯言。知此义者。始可与读悦心集
雍正四年丙午正月初三日御笔

卷一

乐志论 仲长统
使居有良田广宅。背山临流。沟池环市。竹木周布。场圃筑前。果园树后。舟车足以代步涉之难。使令足以息四体之役。养亲有兼珍之膳。妻孥无苦身之劳。良朋萃止。则陈酒肴以娱之。嘉时吉日。则烹羔豚以奉之。蹰躇畦苑。游戏平林。濯清水。追凉风。钓游鲤。弋高鸿。风于舞雩之下。咏归高堂之上。安神闺房。思老氏之元虚。呼吸精神。求至人之仿佛。与达者数子。论道讲书。俯仰二仪。错综人物。弹南风之雅操。发清商之妙曲。逍遥一世之上。睥睨天地之间。不受当时之责。永保性命之期。如此则可以陵霄汉。出宇宙之外矣。岂羡夫入帝王之门哉。
仲长统。字理公。东汉末山阳高平人。人少好学。赡文辞。

录汉书疏广传一则
广既归乡里。日令家共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趣卖以共具。居岁余。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劝说君宜买田宅。广曰。吾岂老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
按汉书。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汉地节中为太子太傅。兄子受为少傅。朝廷以为荣。广谓受曰。吾闻知不足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遂上疏乞归。许之。赐黄金二十斤。既归乡里云云。

归去来兮辞 陶潜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游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陶潜。字渊明。或云子字符亮。晋大司马侃会孙。浔阳柴桑人也。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着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尝为彭泽令。屈与上官。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遂解组归。赋去来辞。

桃花源记 陶潜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者。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讯问。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答人 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博学好养生。仕齐为奉朝请。挂冠隐居茅山。性爱山水。每经涧谷。必吟咏盘桓。梁武帝既早与之游。及即位。以手敕诏之。不出。然国家每有大事。必先咨之。时谓山中宰相。年逾八十而有壮容。

与顾章书 吴均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吴均。字叔庠。吴兴人。梁奉朝请。

言志书 萧大圜
北山之北。南山之南。面修原而带流水。倚郊甸而枕平皋。筑蜗舍于严林。构环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