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其实。
  赠王子直秀才
  万里云山一破裘。杖端闲挂百钱游。五车书已留儿读。二顷田应为鹤谋。
  水底笙歌蛙两部。山中奴婢橘千头。幅巾我欲相随去。海上何人识故侯。
  原选者评。用词多以数目字。大小相形。清艳两绝。
  。艺苑雌黄。曰。水底笙歌蛙两部。此中奴婢桔千头。虽爱其语之工。然南史孔德璋门庭之内。草莱不剪。中有蛙鸣。或问之曰。欲为陈蕃呼。曰。我以此当两部鼓吹。何必效陈蕃。却无笙歌之说。石林诗话。曰。子瞻尝两用孔稚圭鸣蛙事。如。水底笙歌蛙两部。虽以笙簧易鼓吹。不碍其为意同。至。已遣乱蛙成两部。则两部不知为何物。故用事。宁与出处语小异而意同。不可尽牵出处语而意不显也。
  游博罗香积寺并引
  寺去县七里。三山犬牙。夹道皆美田。麦禾甚茂。寺下谿水。可作碓磨。若筑塘百步闸而落之。可转两轮举四杵也。以属县令林抃。使督成之。
  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喜见麦吐芒。东风摇波舞净绿。初日泫露酣娇黄。
  汪汪春泥已没膝。剡剡秋谷初分秧。谁言万里出无友。见此二美喜欲狂。
  三山屏拥僧舍小。一谿雷转松阴凉。要令水力供臼磨。与相地脉增堤防。
  霏霏落雪看收面。隐隐叠鼓闻舂糠。散流一啜云子白。炊裂十字琼肌香。
  岂惟牢丸荐古味。要使真一流天浆。诗成捧腹便绝倒。书生说食真膏肓。原选者评。固是硬语排。须看其字字熔铸而成。有回万牛之力。有转丸珠之巧。
  。苕溪渔隐丛话。曰。老杜自我作古。其诗体不一。在人所喜。取而用之。如东坡在岭外。
  。游博罗香积寺。同。程。正辅游白水山。皆古诗。而终篇对属精切。语意贯穿。此亦是老杜体。如。岳麓道林二寺行。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入衡州奉赠季八大判官晚登氵襄上堂。
  之类。概可见矣。
  李必恒曰。按。束皙。饼赋。有。馒头。薄壮。起溲。牢丸。之名。而先生诗用作。牢
  九。又自注中薄壮作簿持。起溲。作。起搜。又。真一酒歌。亦用。起搜。字。想别有所据。
  连雨涨江二首
  越井冈头云出山。牂牁江上水如天。床床避漏幽人屋。浦浦移家蜑子船。
  龙卷鱼虾并雨落。人随鸡犬上墙眠。只应楼下平阶水。长记先生过岭年。
  急雨萧萧作晚凉。卧闻榕叶响长廊。微明灯火耿残梦。半湿帘栊浥旧香。
  高浪隐床吹瓮盎。暗风惊树摆琳琅。先生不出晴无用。留与空阶滴夜长。
  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支
  南村诸杨北村卢。白华青叶冬不枯。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支为先驱。
  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
  不知天公有意无。遣此尤物生海隅。云山得伴松桧老。霜雪自困梨粗。
  先生洗盏酌桂醑。冰盘荐此赤贞虬珠。似闻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
  我生涉世本为口。一官久已轻莼鲈。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
  原选者评。绛罗红纱。语。不露刻镂之迹。而形容备至。江鳐河豚。之比。特以其同为异味。非有深意。陈敏政驳之固无谓。胡仔辨之亦强作解事耳。
  。遁斋闲览。曰。东坡。食荔支诗。云。海山仙人降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予诵之未尝不爱其体物之工。然其后云。似闻江鳐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予意东坡未尝至闽中。亦不识真荔支。其曰。四月十一日是特广南火山者耳。故其比类仅与魏文帝。庚信同科。
  。苕溪渔隐丛话。曰。诗人咏物形容之妙。近世为最。东坡。海山仙人。四句。诵此则知其咏荔支也。坡诗自注云。予尝谓荔支厚味高格两绝。果中无比。惟江珧柱。河豚鱼近之耳。
  又曰。仆尝问荔支何所似。或曰荔支似龙眼。客皆笑其陋。实无所似也。仆曰。荔支似江珧柱。应者皆抚然。仆亦不解。此所谓善於比类者。若魏文帝。庾信之葡萄。乃至谬耳。遁斋闲览。殊无鉴裁。若言闽广荔支。高下不同则可。若言东坡不善比类。则不可也。
  六月十二日。酒醒步月。理发而寝
  羽虫见月争翾翻。我亦散发虚明轩。千梳冷快肌骨醒。风露气入霜蓬根。
  起舞三人谩相属。停杯一问终无言。曲肱薤簟有佳处。梦觉琼楼空断魂。原选者评。语简而静。纸上有凉气扑人。
  荔支叹
  十里一置飞尘灰。五里一堠兵火催。颠坑仆谷相枕藉。知是荔支龙眼来。
  飞车跨山鹘横海。风枝露叶如新采。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
  永元荔支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至今欲食林甫肉。无人举觞酹伯游。
  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痏。雨顺风调百谷登。民不饥寒为上瑞。
  君不见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
  吾君所乏岂此物。致养口体何陋邪。洛阳相君忠孝家。可怜亦进姚黄花。
  原选者评。君不见。一段。百端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