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之偶。者。可移以评此。
  送路都曹并引
  乖崖公在蜀。有录曹参军老病废事。公责之曰。胡不归。明日参军求去。且以诗留
  别。其略曰。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公惊谢之曰。吾过矣。同僚有诗人。
  而吾不知。因留而慰荐之。予幼时。闻父老言。恨不问其姓名。今都曹路公以小疾求致仕。
  予诵此语。留之不可。乃采前人意作诗送之。并邀赵德麟。陈履常同赋一篇。积雪困桃李。春心谁为容。淮光酿山色。先作归意浓。我亦倦游者。君思系疏慵。
  欲留耿介士。伴我衰迟踪。吏课升斗积。崎岖等铅舂。那将露电身。坐待收千钟。
  结发空百战。市人看先封。谁能搔白首。抱关望夕烽。子意亮已成。我言宁复从。
  恨无乖崖老。一洗芥蒂胸。我田荆溪上。伏腊亦粗供。怀哉江南路。会作林下逢。
  原选者评。一片爱才求友之意。津津亶亶。序虽援张咏为说。然咏特不知参军为诗人耳。
  既知。则能留而慰荐之。轼知都曹矣。而于其致仕留之不可。故尤怊怅切情。
  。容斋三笔。曰。碑志之作。本孝子慈孙欲以称扬其父祖之功德。播之当时。而垂之后世。
  当直存其名字。无所避隐。然东汉诸铭。载其先代。多只书官。自唐及本朝名人。文集所志。往往只称君讳某字某。至于记序之文。亦然殆与求文扬名之旨。为不相契。东坡先生。送路都曹诗。大略云。结发空百战。市人看先封。谁能搔白首。抱关望夕烽。则路君之贤而不遇可知矣。然亦不书其名。使之少获表见。又为可惜也。
  送运判朱朝奉入蜀
  蔼蔼青城云。娟娟娥眉月。随我西北来。照我光不灭。我在尘土中。白云呼我归。
  我游江湖上。明日湿我衣。岷峨天一方。云月在我侧。谓是山中人。相望了不隔。
  梦寻西南路。默数长短亭。似闻嘉陵江。跳破吹锦屏。送君无一物。清江饮君马。
  路穿慈竹林。父老拜马下。不用惊走藏。使者我友生。听讼如家人。细说为汝评。
  若逢山中友。问我归何日。为话腰脚轻。犹堪踏泉石。
  原选者评。五言换韵体制。最古。而后人少效之者。以其气易断。而情韵反减耳。此则累累然如贯珠。清妙之音。读之百回不厌。
  淮上早发
  澹月倾云晓角哀。山风吹水碧鳞开。此身定向江湖老。默数淮中十往来。
  在颍州与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扬州。
  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诗见怀。次其韵
  太山秋毫两无穷。钜细本出相形中。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
  我在钱塘拓湖渌。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
  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云空。揭来颍尾弄秋色。一水萦带昭灵宫。
  坐思吴越不可到。借君月斧修朣胧。二十四桥亦何有。换此十顷玻璃风。
  雷塘水乾禾黍满。宝钗耕出馀鸾龙。明年诗客来吊古。伴我霜夜号秋虫。
  原选者评。六桥横绝。四句。都是实事。却写来异样警动。前以杭之西湖。陪说颍之西湖。
  后以欧阳之自扬移颍比己之自颍改扬。都有天然证佐。会作佳谈。构成绝唱。侯鲭录。曰。欧公自扬州移汝州。作西湖诗云。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后东坡复自汝移扬作诗云。二十四桥亦何有。换此十顷玻璃风。用欧公诗也。
  。鹤林玉露。曰。杭有西湖。而颍亦有西湖。皆为游赏之胜。而东坡连守二州。其初得颍也。有颍人在坐云。内翰但只消游湖中便可以了郡事。盖言其讼简也。秦少章因作一绝。献之云。十里荷花菡初。我公所至有西湖。欲将公事湖中了。见说官闲事亦无。东坡到颍有。谢执政启。亦云。入参两禁。每玷北扉之荣。出典二邦。辄为西湖之长。
  。咸淳临安志。曰。元祐中东坡既秦。开浚湖水。因以所积葑草。筑为长堤。起南讫北。横跨湖面。绵亘数里。夹道杂植花柳。中为六桥。行者便之。坡尝赋诗云。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忽惊二十五万丈。老葑席卷苍烟空。嗣郡守林希榜曰。苏公堤。杨慎曰。东坡先生在杭州。颍州。许州。皆开西湖。而杭之西湖。尤伟其诗。我在钱塘拓湖渌。六句。此诗史也。而注殊略。今按宋长编云。杭本江海之地。水泉咸苦。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故井邑日富。及白居易复浚西湖。所溉千馀顷。然湖水多葑。近岁废而不理。
  湖中葑田积二十五万余丈。而水无几矣。运河失湖水之利。则取给于江湖。湖浑浊多淤。河行阛阓中。三年一淘。为市井大患。而六井亦几废。公始至。浚茅山盐桥二河。以茅山一河专受江湖。以盐桥一河。专受湖水。复造堰闸。以为湖水蓄泄之限。然后潮水不入市间。至湖上。周视良久曰。今愿去葑田。葑田如云。将安所置之。湖南北三十里。环湖往来。终日不违。若取葑草积之湖中。为长堤以通南北。则葑田去而行者便矣。堤成杭人名之曰。苏公堤。云。合是观之。则公之有功杭人大矣。今阅公诗注甚略。故详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