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定为娼妇。退之。华山女。诗云。洗妆拭面著冠帔。白咽红颊长眉青。此定是女道士。东坡。芙蓉城。诗亦用。长眉青。三字。云。中有一人长眉青。炯如微云淡疏星。便有神仙风度。
  。苕溪渔隐丛话。曰。东坡此诗最为流丽。故秦太虚与东坡简云。素纸一轴。敢冀醉后挥扫近文。并芙蓉城诗。时得把玩。以慰驰情。
  。六一居士诗话。曰。石曼卿卒后。其故人有见之者云。恍惚如梦中言。我今为神仙也。所主芙蓉城。欲呼故人往游不得。忿然骑一素骡。去如飞。
  。括异志。曰。庆历中。有朝士将晓赴朝。见美女三十余人。靓妆丽服。两两并马而行。丁度观文按辔於其后。朝士惊曰。丁素俭约。何姬之众耶。有一士最后行。朝士问曰。观文将宅眷何往。曰。非也。诸女御迎芙蓉馆主。俄闻丁卒。
  胡微之。芙蓉城传略。曰。王迥。字子高。初遇一女。自言周太尉女。语王曰。我於人间。
  嗜欲未尽。缘以冥契。当侍巾帻。自是朝去夕至。凡百余日。周云。即预朝列。王曰。朝帝耶。不言其详。由此倏去不来者数日。忽一夕。梦周道服而至。谓王曰。我居幽僻。君能一往否。喜而从之。但觉其身飘然。与周同举。须臾过一岭及一门。珍禽佳木。清流怪石。殿阁金碧相照。遂与王自东厢门入。循廊至一殿亭。甚雄壮。下有三楼。相视而耸。廊间半开。周忽入。
  王少留须臾。周与一女郎至。周曰。三山之事息乎。曰。虽已息。奈情何。于是拊掌而去。逡巡东廊之门。门启。有女流道装而出者百余人。立於庭下。俄闻殿上卷帘。有美丈夫一人。朝服凭几。而庭下之女。循次而上。少顷。凭几者起。帘复下。诸女流亦复不见。周遂命王登东厢之楼。上有酒具。凭栏纵观。山川清秀。梁上有碑题曰。碧云。其字则。真诰。八龙云篆。王未及下。一女郎登。年可十五。容色娇媚。亦周之比。周谓王曰。此芳卿也。梦之明日。周来。王语以梦。周笑曰。芳卿之意甚勤也。王问。何地。周曰。芙蓉城也。曰。凭几者谁。三山之事何谓。周皆不对。王问。芳卿何姓。曰。与我同。王感其事。作诗遗周。周临别。留诗云。久事屏帏不暂闲。今朝离意尚阑珊。临行惟有相思泪。滴在罗衣一半斑。
  和鲜于子骏。郓州新堂月夜。 二首
  去岁游新堂。春风雪消后。池中半篙水。池上千尺柳。佳人如桃李。蝴蝶入衫袖。
  山川今何许。疆野已分宿。岁月不可思。驶若船放溜。繁华真一梦。寂寞两荣朽。
  惟有当时月。依然照杯酒。应怜船上人。坐稳不知漏。
  明月入华池。反照池上堂。堂中隐几人。心与水月凉。风萤已无迹。露草时有光。
  起观河汉流。步屧响长廊。名都信繁会。千指调丝簧。先生病不饮。童子为烧香。
  独作五字诗。清绝如韦郎。诗成月渐侧。皎皎两相望。
  原选者评。新堂之胜在池。故两首皆以池为言。前言春雪之消。后言秋月之入。而以。惟有当时月。二句。为两首通脉络。写池月返照之景。清沁脾腑。宋文鉴。载有。鲜于亻先新堂夜坐。诗云。秋风动微凉。天雨新霁后。闲斋独隐几。明月在高柳。新堂景色。与此所言略同。前一首即次夜坐韵也。
  中秋月寄子由三首
  殷勤去年月。潋滟古城东。憔悴去年人。卧病破窗中。徘徊巧相觅。窈窕穿房栊。
  月岂知我病。但见歌楼空。抚枕三叹息。扶杖起相从。天风不相哀。吹我落琼宫。
  白露入肺肝。夜吟如秋虫。坐令太白豪。化为东野穷。余年知几何。佳月岂屡逢。
  寒鱼亦不睡。竟夕相噞喁。
  六年逢此月。五年照离别。歌君别时曲。满座为凄咽。留都信繁丽。此会岂轻掷。
  镕银百顷湖。挂镜千寻阙。三更歌吹罢。人影乱清樾。归来北堂下。寒光翻露叶。
  唤酒与妇饮。念我向儿说。岂知衰病后。空盏对梨栗。但见古河东。荞麦如铺雪。
  欲和去年曲。复恐心断绝。
  舒子在汶上。闭门相对清。郑子向河朔。孤舟连夜行。顿子虽咫尺。兀如在牢扃。赵子寄书来。水调。有余声。悠哉四子心。共此千里明。明月不解老。良辰难合并。
  回头坐上人。聚散如流萍。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天公自著意。此会那可轻。
  明年各相望。俯仰今古情。
  原选者评。首作虽以郊寒自况。啸歌徘徊。其风流则颉颃乎太白矣。次篇专为怀辙而作。
  三作杂述所思。不避纷沓。翻成错落。
  。苕溪渔隐丛话。曰。漫叟诗话。云。南唐僧谦明中秋得句云。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先得上句。次年秋方得下句。尝见。使燕录。云。惟中秋天色。阴晴中外皆同。东坡中秋诗云。尝闻此宵月。万里同阴晴。说。与。使燕录。相合。
  中秋见月寄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万丈生白毫。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大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今宵注眼看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