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选者评。孟郊一诗流之幽逸者耳。殊未足踵武诸大家。而退之说士乃甘于肉。其自谓嗜善心无宁者此也。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十字中尤妙在。妥帖。二字。樊宗师文最奇崛。
  而退之以文从字顺许之。其亦异乎世之所谓妥帖者矣。
  王安石曰。吟诗各有所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此李白所得也。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鲵碧海中。此老杜所得也。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此韩愈所得也。
  。彦周诗话。曰。六朝诗人之诗。不可不熟读。如。芙蓉月下落。杨柳月中疏。锻炼至此。
  自唐以来无人能及也。退之云。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此语吾不敢议。亦不敢从。
  又曰。退之云。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盖能杀缚事实与意义合。最难能之。知其难则可与论诗矣。此所以称东野也。
  。隐居诗话。曰。孟郊诗蹇涩穷僻。琢削不暇。真苦吟而成。观其句法格力可见矣。其自谓。夜吟晓不休。苦吟神鬼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而退之荐其诗云。荣华肖天秀。捷疾愈响报。何也。竹坡诗话。曰。韩退之。荐士。诗云。孟轲分邪正。眸子看皗目毛。杳然粹而清。可以镇浮躁。余尝读东野。下第。诗云。弃置复弃置。情如刀剑伤。及登第则自谓。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一第之得失。喜忧至于如此。宜其虽得之而不能享也。退之谓。可以镇浮躁。恐未免过情。
  李光地曰。此荐孟郊之诗。而首段叙诗源委。极其简尽。李太白便谓建安之诗。绮丽不足称。杜子美则自梁。陈以下无贬词。故惟韩公之论最得其衷。虽然。陶靖节诗蝉脱污浊。六代孤唱。韩公略无及之。何也。此与论文不列董。贾者同病。犹未免于以辞为主尔。
  顾嗣立曰。公此诗历叙诗学源流。自。三百篇。后。汉。魏止取苏。李。建安七子。六朝止取鲍。谢。余子一笔抹倒。眼明手竦。识力最高。唐初格律变于子昂。至李杜二公而极。所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知公平生最得力于此也。后以东野继之。似犹未足当此。若公之才大而力雄。思沈而笔锐。则庶乎可以配李杜而无惭矣。
  。全唐诗话。曰。李翱荐孟郊于张建封云。兹有平昌孟郊。正士也。伏闻执事旧知之。郊为五言诗。自前汉李都尉。苏属国及建安诸子。南朝二谢。郊能兼其体而有之。李观荐郊于梁肃补阙书曰。郊之五言诗。其有高处。在古无上。其有平处。下顾两谢。韩送郊诗曰。作诗三百首。杳默咸池音。彼三子皆知言也。岂欺天下之人哉。
  古风
  今日曷不乐。幸时不用兵。无曰既蹙矣。乃尚可以生。彼州之赋。去汝不顾。此州之役。
  去我奚适。一邑之水。可走而违。天下汤汤。曷其而归。好我衣服。甘我饮食。无念百年。聊乐一日。
  原选者评。史记。韩信传。曰。农夫莫不辍耕释耒。礻俞衣甘食。索隐曰。恐灭亡不久。故废止作业。而事美衣甘食。此篇结意类此。可谓长歌之哀深于痛哭矣。
  胡渭曰。诗云。幸时不用兵。此必贞元十四年以前作也。十五年则吴少诚反。而大发诸道兵以讨之矣。本识赋役之困。民无所逃。却言时不用兵。正宜甘食好衣。相与为乐。辞弥婉而意弥痛。山枢。苌楚之遗音也。
  樊汝霖曰。安史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不下三四。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不廷不贡。往往而是。故托古风以寓意。观诗意当在德宗之世。与。烽火。诗意相为表里云。
  嗟哉董生行
  淮水出桐柏山。东驰遥遥千里不能休。淝水出其侧。不能千里。百里入淮流。寿州属县有安丰。唐贞元时。县人董生召南隐居行义于其中。刺史不能荐。天子不闻名声。爵禄不及门。
  门外惟有吏。日来征租更索钱。嗟哉董生朝出耕。夜归读古人书。尽日不得息。或山而樵。或水而渔。入厨具甘旨。上堂问起居。父母不戚戚。妻子不咨咨。嗟哉董生孝且慈。人不识。惟有天翁知。生祥下瑞无时期。家有狗乳出求食。鸡来哺其儿。啄啄庭中拾虫蚁。哺之不食鸣声悲。彷徨踯躅久不去。以翼来覆待狗归。嗟哉董生。谁将与俦。时之人夫妻相虐。兄弟为雠。食。
  君之禄。而令父母愁。亦独何心。嗟哉董生无与俦。
  原选者评。神味苦淡。节族自然。集中寡二少双。惟。琴操。间有近之者。
  俞皐曰。古诗长短句。盛于太白。如。蜀道难。远别离。等篇。实为公所取法者。其奇横偏在用韵处贯下一笔。然后截住。以足上意。如。尽日不得息。亦独何心。等句是也。
  山石
  山石荦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支子肥。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
  山红涧碧纷烂熳。时见松枥皆十围。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革几。嗟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原选者评。以火来照所见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