晷数校取长短同者便伪所在戴日之北度数及分每气。 各以屈申定数加 之因冬至后者每气以 因夏至后者每气加之各得每气戴日北度数及分也。 因其气所直度分之晷数长短卽各为所在每定初日中晷常数。 其测晷有在表南者亦据其晷尺寸长短与戴日之北每度晷数同者。 因取其所直之度距戴日度反之为出戴日南度然后以屈申定数加 之。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64

求九服所在昼夜漏刻。

○冬夏至各于所在下水漏以定当处昼夜刻数。 及相 为冬夏差刻。 半之以加 二至昼夜数夏至以加冬至以 为春秋分定日昼夜刻数。 乃置每气屈申漏差以当处二至差刻乘之加二至去极差度四十七及八十而一所得依分前后加 二分初日昼夜漏刻。 春分前秋分后加夜 昼春分后秋分前加昼 夜各得所在定气初日昼夜漏刻数。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65

求次日者。

○置每日屈申差亦以刻乘之差度而一所得以屈 申加其气初漏刻各得所求。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66

求距中度及昏明中宿日出所在。

○皆依阳城法仍以差度而今有之卽得。 又术置所在春分定日中晷常数与阳城每日晷数校取同者因其日夜半漏卽为所在定春分初日夜半漏。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67

求余气日。

○每以屈申漏差依分前后加 刻分。 春分前秋分后以加秋分前春分后以 漏刻法为刻不满为分各为所在定气初日夜半定漏。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68

求次日。

○以屈申漏差依阳城法求之卽得。 此术究理大体合通。 但高山平川视日不筹校日晷长短乃同。 考其水漏多少悬刻以兹 课前为审览校。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69

步交会术第六。

后准日一[余一千三百三十七秒一千七百四十四]。

终率二十二万八千五百八十二[秒六千五百一十二]。

终日二十七[余一千七百八十二秒六千五百一十二]。

中日十三[余五千九十一秒三千二百五十六]。

交朔日二[余二千六百七十四秒三千四百八十八]。

交望日十四[余六千四百二十八秒五千]。

前准十二[余四千五百五十四秒一千五百一十二唐余三千七百五十四秒一千七百四十四。]

阴历蚀限六千六十。

阳历蚀限二千六百四十。

阴历定法四百四。

阳历定法一百七十六。

交率二百二。

交数二千五百七十三秒法一万。

半交中六百[余六千七百四十五秒六千六百二十八]。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70

求天正经朔入交。

○置通积分以天正闰余 之盈终率及秒去之不盈者满宣明统法为日不满为余秒。 命日 外则所求年天正经朔加时入交泛日及秒也。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71

求次朔入交。

○因天正所入加交朔日及余秒。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72

求望。

○以交望日及余秒加之满终日及分秒皆去之数命如前各得次月及望加时所入。 若以经朔望小余 之卽各其日夜半入交泛日及余秒也。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73

求定朔望夜半入交。

○视其经朔望夜半所入若定朔望大余有进退与经朔日辰不同者亦进退交日。 否则因经为定各得所求也。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74

求次定朔夜半入交。

○因前定朔夜半入交大月加二日小月加一日余皆六千六百十七秒三千四百八十八。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75

求次日

○每日累加一策满终日及余秒去之命如前法各得其日夜半入交泛日及余秒也。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76

求朔望入交常日。

○各以其日入气  定数   加入交泛日余满。 若不足进退其日卽入交常日及余秒也。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77

求朔望入交定日。

○置其日入历  定数以交率乘之如交数而一所得以   加常日余数除如前卽入交定日及余秒也。
#高丽史50卷-志4-历1-宣明历上-078

求月行入阴阳历

○其朔望入交定日及余秒如中日及余秒已下者为入阳历已上者去中日及余秒今为月入阴历。

阴阳历[爻目] 加 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