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蜀建兴三年,丞相亮之南征,以郡民字当作人。李恢为字当作领。时恢仍为庲降都督,兼领郡。太守,改曰建宁,治味县。宁州【别】建,〔分西七县别立〕为益州郡。旧作「宁州别建为益州郡」。兹依《晋书?地理志》补五字,并移别字在下,以通文意。后太守李?,《南中总序》作「李易」。恢孙也,与〔梁水〕【前】太守《总序》作梁水太守董慬,刘李本作仅。建【兴】〔宁〕钱本作宁,是。爨量共叛。《晋书?明帝纪》作「梁州(水)太守爨亮、益州太守李?,以兴古叛,降于李雄。」宁州刺史王逊此下当有「讨平之」字。表改益州为晋宁郡。


  滇池县  郡治,故滇【国】〔邑〕也。旧传写讹邑为国,并改上文滇国为益州,兹并改正。有泽水,【周】〔周〕钱本作周,是。回钱写作围。二百〔余〕里。《史记?西南夷传》:「蹻至滇池,地方三百里。」《班史》删去地字,承池字云「方三百里」。《后汉?郡国志》注引《南中志》云「池周二百五十里。」《范史?滇传》云:「有池周回二百余里。」《水经注》卷三十六云「周三百里许」,顾广圻校本据改二字作三。今按:古人惟目测,不能定准。近世实测滇池周岸回曲二百二十四公里,即约四百五十里。《范史》实用《常志》文。旧本盖脱余字。所出深广,下流浅狭,如倒流,故曰滇池。《汉书?西南夷传》注引作「泽下流浅狭,状如倒池,故曰滇池。」长老传言:池中有神马,《初学记》二十九,《太平御览》八百九十七,并引作「神马四匹出滇池河中。」当是参用他书别文所衍。或交焉,《艺文类聚》引作「与家马交」。即生骏驹。刘、李本与上焉字均作马。钱、《函》本此亦作马。俗称之曰「滇池驹」,日行五百里。〔有黑〕水神祠【祀】。原有脱、衍。廖本注云:「当有『有黑』二字,见《汉书?地理志》。」顾观光校勘本云:「祠下衍祀字,并依《汉志》删。」亦有温泉,如越嶲温水。又有白猬山,山无石,惟有此二字,《御览》引作「而多」。猬也。


  同劳县  〔汉旧县。〕


  同安县


  连然县  有盐泉,南中共仰之。


  建伶刘、钱、《函》本作令。县


  毋单县  〔汉旧县,属?柯郡。建兴中度。〕据《水经注》。〔有丹。〕


  秦臧县  〔汉旧。〕


      九


  建宁郡治,故庲降都督屯也,南人谓之「屯下」。属县晋〔初十七〕,晋字下旧有脱乱。兹依《晋书?地理志》补三字。【太安二年】四字是后人侧注于「益州」者,再传钞者误入正文。平乐郡分出在建兴元年,非在太安。分【为】〔置〕益州、平乐二郡〔后〕,【合】县十三。旧钞妄有衍夺,后人未校,改置作为,改后作合以适误文。宋刻更缘误文改字,遂益谬乱。明人写本每以后作后,宋刻因形似合而谬改也。户万。去洛五千六百三十九里。有五部都尉,四姓及霍家部曲。


  味县  郡治。《函海》注云:「按曹学佺《名胜志》引此作夷叟。」有明月社,夷、晋不奉官,则官与共盟于此社也。


  【牧】〔升〕麻县廖本升字作牧。  山出好升麻。有涂水。张佳胤注云:「按《汉书》为『收靡』。李奇曰:靡音麻。《晋书》建宁郡有牧麻。」吴、何、王、浙本并有此小注。


  同乐县  大姓爨旧各刻本作?。氏。


  谷昌县  汉武帝将军郭昌讨夷,平之;因名郭昌,以威夷。孝章时改为谷昌也。


  同濑县《汉书》作「铜濑」。古同、铜字通。  〔谈虏山迷水所出,东至谈入温水。〕依《汉书?地理志》补。刘昭《续汉志注》引《地道记》作「铜虏山,米水所出。」前后录音字异也。所引为《元康地道记》即《隋书?经籍志》所云《元康三年地记》。张嘉胤引此文作《汉书地道记》。而函海小注引何本,又误米水为采水,并有讹误。《水经注》亦作迷水。


  双柏县  〔出银。〕用《后汉?郡国志》文补。


  存?縣  雍闓反,結壘於縣山,繫馬?宋刻與錢寫本、張、吳、何、王本作「柳。」《函》、廖本作「?」。?,繫馬柱,見《先主志》。柱生成林;今夷言「无雍梁〔林。」梁,夷〕言马也。旧各本俱脱林梁夷三字。兹依《水经注》引补。顾观光校本依《太平御览》引作「今夷言无梁林。无梁,夷言马也。」盖衍后无字。


  昆泽县  〔有温水。〕依《水经注》补。


  漏江县  〔有漏江。〕依《水经注》文补。九十里出蠙口。《
水经注》作蝮口。


  谈槁《后汉志》作稿,从禾。刘、钱、《函》本作豪,讹。县  有濮獠。《函海》本脱县字,有小注云:「何本作●。前后汉、晋书并作槁。」


  伶丘张、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