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

三七卷志六地理四零零

杂志第六。

地理四。

<高句丽><百济>。

三七卷志六地理四零一

○按『通典』云:"<朱蒙>以<汉><建昭>二年,自<北扶余>东南行,渡<普述水>,至<纥升骨城>居焉。号曰<句丽>,以<高>为氏。"古记云:"<朱蒙>自<扶余>逃难,至<卒本>。"则<纥升骨城><卒本>,似一处也。『汉书志』云:"<辽东郡>距<洛阳>三千六百里,属县有<无虑>,则『周礼』<北鎭><医巫闾山>也,<大辽>于其下置<医州>。<玄 郡>,距<洛阳>东北四千里,所属三县,<高句丽>是其一焉。"则所谓<朱蒙>所都<纥升骨城><卒本>者,盖<汉><玄 郡>之界,<大辽国><东京>之西,『汉志』所谓<玄 >属县,<高句丽>是欤。昔<大辽>未亡时,<辽>帝在<燕景{燕京}>,则吾人朝聘者,过<东京>涉<辽水>,一两日行至<医州>,以向<燕 >,故知其然也。自<朱蒙>立都<纥升骨城>,历四十年,<孺留王>二十二年,移都<国内城>。[或云<尉耶岩城{尉那岩城}>,或云<不而城>。]

三七卷志六地理四零二

○按『汉书』:"<乐浪郡>属县,有<不而>。"又<总章>二年,英国公<李绩>奉勅,以<高句丽>诸城,置都督府及州县。目录云:"<鸭 >以北已降城十一,其一<国内城>,从<平壤>至此十七驿。"则此城亦在北朝境内,但不知其何所耳。

都<国内>,历四百二十五年,<长寿王>十五年,移都<平壤>。历一百五十六年,<平原王>二十八年,移都<长安城>。历八十三年,<宝臧王{宝藏王}>二十七年而灭。[古人记录,自始祖<朱蒙>,王{至}<宝臧王{宝藏王}>,历年丁宁纤悉若此,

而或云:"<故国原王>十三年,移居<平壤>东<黄城>,城在今西京东<木觅山>中。"不可知其然否。]<平壤城>似今西京,而<浿水>则<大同江>是也。何以知之?『唐书』云:"<平壤城>,<汉><乐浪郡>也,随山屈 为 ,南涯<浿水>。"又『志』云:"<登州>东北海行,南傍海 过<浿江>口<椒岛>,得<新罗>西北。"又<隋><炀帝>东征诏曰:"沧海道军,舟 千里,高帆电逝,巨舰云飞,横絶<浿江>,遥造<平壤>。"以此言之,今<大同江>为<浿水>,明矣。则西京之为<平壤>,亦可知矣。『唐书』云:"<平壤城>亦谓<长安>。"而古记云:"自<平壤>移<长安>。"则二城同异远近,则不可知矣。<高句丽>始居<中国>北地,则渐东迁于<浿水>之侧。<渤海>人<武艺>曰:"昔<高丽{高句丽}>盛时,士三十万,抗<唐>为敌。"则可谓地胜而兵强。至于季末,君臣昏虐失道,大<唐>再出师,<新罗>援肋{助},讨平之。其地多入<渤海><靺鞨>,<新罗>亦得其南境,以置<汉><朔><溟>三州及其郡县,以备九州岛焉。

三七卷志六地理四零三

○<汉山州>。<国原城>[一云<未乙省>。一云<托长城{ 长城}>。]。<南川县>[一云<南买>。]。<驹城>[一云<灭乌>。]。<仍斤内郡>。<述川郡>[一云<省知买>。]。<骨乃斤县>。<杨根县>[一云<去斯斩{未斯斩}>。]。<今勿内郡>[一云<万弩>。]。<道西县>[一云<都盆{都盖}>。]。<仍忽>。<皆次山郡>。<奴音竹县>。<奈兮忽>。<伏忽{沙伏忽}>。<蛇山县>。<买忽>[一云<水城>。]。<唐城郡>。<上忽>[一云<车忽>。]。

<釜山县>[一云<松村活达{松材活达}>。]。<栗木郡>[一云<冬斯 { 冬斯}>。]。<仍伐奴县>。<齐次巴衣县>。<买召忽县>[一云<弥邹忽>。]。<獐项口县>[一云<古斯也忽次{古斯也衣次}>。]。<主夫吐郡>。<首 忽>。<黔浦县>。<童子忽县>[一云<仇斯波衣>。]。<平淮押县>[一云<别史波衣>,淮一作唯。]。<北汉山郡>[一云<平壤>。]。<骨衣内县>。<王逢县>[一云<皆伯>。<汉>氏美女迎<安臧王>之地,故名<王逢>。]。<买省郡{买省县}>[一云<马忽>。]。<七重县>[一云<难隐别>。]。<波害乎史县>[一云< □{ 蓬}>。]。<泉井口县>[一云<于乙买串>。]。<述 忽县>[一云<首泥忽>。]。<达乙省县>[<汉>氏美女,于高山头点烽火,迎<安臧王>之处,故后名<高烽>。]。<臂城郡>[一云<马忽>。]。<&内乙买{内买}>[一云<内 米>。]。<铁圆郡>[一云<毛乙冬非>。]。<梁骨县>。<僧梁县>[一云<非勿>。]。<功木达>[一云<熊闪山>。]。<夫如郡>。<于斯内县>[一云<斧壤>。]。<乌斯含达{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