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殉者,并如前例。
  一、明臣如杨所修、王大年、李应荐、张捷、杨维垣辈,虽临危不屈,而名丽阉党,其素行已属有亏;自不便令其滥邀谥典。其因马士英而骤迁——如杨文骢者,抗节亦有可矜,进身究为可议。若方岳贡、邱瑜之殉难见于「一统志」,以正史律之,则殊有遗憾;而一时勳戚之臣,「明史」谓大半以兵死者,原不在尽节之数。又如张鹤鸣之信王化贞、排熊廷弼,与苏观生之拥立朱聿■〈金粤〉、构难桂王,皆偾事可诛,陨身莫赎;而马吉翔、蒲缨则表里为奸,其入缅偕亡,益无足道。且有于甲申谒贼苟免,其后乃坚拒我大兵——如传鼎铨、张家玉、卫允文、吴尔埙者,均屏而不录。至若楼琏草诏而后自经、梅殷入朝而复被害,亦不得比于完节,以见圣朝权衡予夺,衮铖昭然。
  一、「明史」久经钦定颁行,所有新谥法,难于各传添载。臣等酌议,请照「明史」格式另编一册,冠以原奉谕旨,次载诸臣议疏,次及所拟专谥、通谥清单,一体成书,与「明史」相附而行;俾读史者有可稽覆,以昭传信。
  臣等谨遵旨集议,按款分列缮册进呈,伏候钦定;俟命下之日,一体遵奉施行。
  再,臣等大学士、九卿衔名照例于摺尾谨列外,其入议之京堂、翰詹、科道员数较多,未能编列衔名,合并声明。谨奏。
  大学士臣舒赫德、臣于敏中等谨奏:奏为遵旨一并议奏事。
  左都御史张若溎奏请交直省督抚采访明季殉节事迹一摺,乾隆四十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奉旨:此摺并着大学士、九卿等一并议奏。钦此。钦遵。据称窃闻定稿衙门以「明史」及各省「通志」为断,其说是矣。然「明史」、「通志」固本朝纂修之书,抗志流贼者或载及之。若犯我颜行,方且指为不顺,孰敢大书、特书以志不朽。然则欲专求之于「明史」、「通志」,除峻秩显官有关大局者之外,其余人等,臣疑其不能多睹。请先就「明史」、「通志」查考编次进呈,并请行文直省各督抚再加采访,务期确实不爽、文献可凭,录其姓名行迹;限以半年之内,陆续具奏。臣等详加考核,取其信而有征者,编纂成书等语。臣等伏查明季殉节诸臣,蒙我皇上锡谥褒忠。臣等承命集议,谨遵原奉谕旨就「明史」及「辑览」所载,详加摘录;又思历经官修之「大清一统志」及各直省「通志」比正史义例较宽,所收均为详信,亦应酌加参考,用广搜罗。至一切野乘、稗官,诚以其传述多讹,未敢概为援引。今该左都御史以「明史」、「通志」所载无多,请行各督抚再加采访,固亦推广圣仁阐幽显微至意。臣等恭绎钦定「明史」一书原系仰禀睿裁,笔削公正;凡与本朝交涉事蹟,莫不详确纪载,毫无忌讳。故上自辽东死事诸人,下及福、唐、桂诸王臣子之阻兵抗命者,悉皆编入列传,大书特书;不特显秩崇班各详本末,即于子衿、韦布亦一一附着其姓名:方策具存,无难考见。臣等现在核办各项本于「明史」者,实什之七、八,并未有如该左都御史所云不能多睹,以致埋没疏虞之处。至如文集、说部等类,原非谓其一无可据。然如李国祯误国辱身,而谷应泰作「纪事本末」乃谓其激烈殉义,足见野史之冒滥难凭;又如吴继善降贼被杀,而吴伟业作传乃称其大骂捐躯,更见私集之阿谀难据。是以从前修史时间加刊削,实有不得不从严慎者。今臣等办理谥典,拟于「明史」以外兼及志书,裒辑已广,故专谥、通谥至有一千五、六百人;圣泽覃施,极为周溥。若因其间尚有遗佚,复令督抚采访增加;则自今上距国朝定鼎百有余年,正史既不载其名、故老又无从询问、文献并不足征,而仅据其子孙呈报之词,又将何所考核以办其诬信!转恐真伪混淆,毋裨彰瘴。况天下之忠义一也,我皇上褒崇节烈、奖恤遗芳,原主于扶植纲常,垂教万世。此不独身被易名之典者,共蒙优渥殊恩;即或当日传闻阙略,间有未发之幽潜,应亦无不正气咸伸,漏泉同感。又何必勒限行查,徒滋纷扰!应将该左都御史所奏之处,毋庸议。
  除谥典各条款已另行拟议具奏外,臣等谨遵旨将此摺一并会议;是否有当,伏候训示遵行。谨奏。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目录
  卷一专谥诸臣(一)
  刘綎(养子招孙附)、曹文诏、卢象升、孙承宗(子鉁、鋡、铈、镐、孙之■〈氵〈亠〈勹外方内〉〉〉、之澋、兄子链、锵、从孙子澈、之渼、之泳、之泽、之涣、之瀚附)、吕维祺、贺逢圣(子觐明、光明附)、孙传庭、尤世威、蔡懋德、周遇吉、史可法、黄得功、刘宗周、徐石麒、高宏图、姜曰广、祁彪佳、左懋第、袁继咸、黄道周、陈子龙、张国维、张肯堂、何腾蛟、瞿式耜、陈子壮(子上庸附)
  以上共二十六人(附入祠士民十八人)。
  卷二通谥忠烈诸臣(九)
  杜松、龚念遂、李希泌、马林(子燃熠附)、乔一琦、张承荫、贺世贤、杨宗业、罗一贯、赵率教、孙祖寿、刘之纶、黄龙、王一桂、王肇坤、乔若雯、李祯宁、宋学朱、金国凤、曹变蛟、颜孕绍、范淑泰、吴良能
  右封疆殉节
  王国兴、贺赞(弟诚附)、邵宗元、刘宗嗣
  右甲申殉节
  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