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里。其石甚巨,一指推之则摇,力推则屹然不动。
  五虎山 在嘉登里,有巡检司。
  福斗山 在嘉登里。与琅岐、青洋俱列海澳中。
  明林良箴《福斗山》:“载酒入江色,应寻福斗游。委蛇山翠晚,汹涌海涛秋。屿合双龟近,门深五虎浮。风恬鲸练净,月出蚌珠流。”
  荷溪 地名龙井。近溪,有元中训计议郑恺所居,碑刻“跃龙津”三字。
  白田山 在钦仁里。产蕉草,可为布。坑曰“蕉坑”,溪曰“蕉溪”。
  林硕墓 在合北里长湾山。硕,永乐间官布政使。
  由凤山折而南,为城门山、郑湜宅、虹桥、真隐院、西峡江、大象山、珠山、枕峰寺、方南铺、青布岭、灵济宫、琅峰、苦竹溪、白鹿峰、大田驿、陈暹墓、陈全之墓、昭格庙、绿榕桥、荣绣里、安民桥、长坑桥、义溪铺、尤铺、常思岭。
  城门山 在永福山之巅。有鳌顶峰,峰之东有魁岩,峰之中有飞来石。石之西有龙观井。峰之下有宋省元林执善宅,子孙世居之。
  郑湜宅 在城门山鳌顶峰之东。湜,庆元中为起居郎。湜墓亦在城门,卒谥文肃,事具郡志。
  虹桥 一名红桥,跨永福、归仁二里。桥南有亭,成化二十一年重修,响卜有灵,远迩咸集。
  真隐院 在永福里。唐光化二年建。地近西峡,往来必憩于此,有“且止堂”,今为公馆。
  宋吴千《且止堂》诗:“无心终日看云飞,空梵犹如鸟道遗。欲问堂中常住相,黄花翠竹几人知。”
  西峡江 在永福里。受永福印溪之水,流十四里与东峡江合。东峡跨归仁、高详二里。两山夹峡,上纳汀、建、延、邵之水,下吞兴化、泉、漳潮汐。阔可数计,其深叵测。中流有石如砥柱,名浮焦。焦下有潭,龙潜其中。岁旱,有祷辄应。江南、北各有亭待渡,官募大、小舟十数,往来如织。
  宋林亦之《过西峡渡》:“白鹿山头云欲颓,峡门滩下水如雷。锦囊破裂元无用,席帽嵚崎还更来。我自未能逃世俗,人谁便解脱尘埃。扁舟且趁牛羊渡,莫问如今第几回。”
  明郑善夫《渡峡江》:“凛秋行日夜,短别去故里。倦此有所思,陟山复临水。重峡亘天堑,下足顿逸轨。廻飚激伏澜,绝流渡濛汜。西崦积暝色,翳翳敛夕靡。所忧风波集,击柝志未已。至人乘虚无,君子虑终始。蹈险乃真见,履顺有灭趾。矢言涉大川,勿负横江耻。”张时彻《峡江道中》:“玉峡江深驾鹳,青楼夹岸转流霞。帆樯返照穿红叶,山郭浮云拥白沙。久客盘餮谁是伴,满城砧杵正思家。自怜朱瑟那能御,独坐长更望斗槎。”顾大典《渡峡江》:“岸廻潮痕出,江迥峡路长。云帆不可辨,海气更微茫。”陈翰臣《渡峡江》:“云来峡气长,朝旭动海树。地穷天堑见,下马问古渡。舟凌寒潮征,帆带孤鸟鹜。苍茫南北廻,烟岸渺何处。中流破急浪,恍若轻滟滪。风波销客魂,惨淡起百虑。岂不戒垂堂,勉强趁归路。登岸慰脱险,回首尚馀怖。”杨德政《渡西峡》:“岂忘垂堂戒,何因涉险行。青山吹欲动,白浪涌如崩。鸥鹭惊飞尽,蛟螭结伴行。谁云舟楫好,未若羽毛轻。”陈价夫《西峡》:“西峡风涛天地廻,海门无日不喧豗。雪晴罟网春犹集,江冷鱼龙秋自哀。芳草远连螺女庙,暮云深傍越王台。长年三老愁看汝,舟楫于今莫浪开。”
  大象山 在高详里。高耸插天,为城南大障。其分脉,为西峡临大江之珠山,高百丈。
  珠山 为大象分脉,周遭溪水环绕,九山若九龙戏珠焉。
  黄石山 脉连珠山,有蟠环之势。
  枕峰寺 在归义里。宋建隆元年建。西峡江之南,驿道往来,候潮稍憩于此。国朝正统九年重建。又吉祥寺,宋景祐初建。国朝成化间,知府唐珣重建。
  宋刘克庄《游枕峰寺》:“石磴招提古,松萝暝不分。排云双树转,隔水一钟闻。林影迎残雨,山光倚夕曛。醉来归路远,秋思正纷纷。”王十朋《饭枕峰寺》:“门外峰如枕,宜眠清净身。禅僧自面壁,谁是枕峰人?”“饭罢匆匆别,劳生可奈何。不能留一宿,有愧此峰多。”
  明王应钟《枕峰登眺》:“招提千仞倚高峰,上界平临浩劫空。万迭西来云海尽,一灯东度粤南通。山中乔木含秋气,天外昙花落晚风。试问元龙登眺外,新诗题遍几株松。”陈邦注《题枕峰寺壁》:“粉壁龙蛇怪,苍岩鸟迹深。客来僧隐定,凉月落前林。”
  方南铺 在方山之南。上接枕峰,下通梁山。
  青布岭 在积善里。又名青铺,林氏居之。
  陈炜墓 在积善玉水山。炜官布政使,事具郡志。
  灵济宫 在金鳌峰下。五代时,二徐真人下闽屯兵处也。左有龙湫,潭水湍急如龙之喷瀑,通苦竹溪,流至林埔,抵西峡江。林浦前有金墩,石出土中,如金色,中有战场及试剑石。真人徐姓,兄弟二人,兄曰知证,封江王;弟曰知详,封饶王;并南唐主知诰之弟也。率师入闽,秋毫无犯,闽人德之。晋开运二年,闽人为立祠鳌峰下。宋太平兴国八年,里人方珏立祖庙于芝屿。祥符元年,又立庙于潢溪。政和七年,潢溪庙废,并迁今所。国朝永乐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