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钱一分二厘;又支给本道、本府经历、儒学役食(本道皂役十二名、快手十二名、听事吏二名,工食连闰共银一百六十两二钱;本府库子四名,工食连闰共银二十四两八钱;本府经历民壮八名,工食连闰共银四十九两六钱;本府儒学斋夫二名,工食连闰共银一十二两四钱):共银二百四十八两。俱于乾隆二十年,改归台湾县就近支给。此项银两,编为「起解」项下(?)更旧两察院吏役夏季工食银六十八两二钱,今定三年一次察巡,值年送;余裁。

  耗羡

  通县额征田园供谷折银(每石征耗谷一斗折银五分)、匀丁并番丁饷银(每两征耗银七分、加封平余银二分,共银九分)、杂项饷银(每两征耗银一钱、加封平余银二分,共银一钱二分),共征耗银三千七百六十四两三钱四分六厘零。内:

  田园供谷(新旧额征四万五千八百四十五石二斗二升五合)应折征耗银:二千二百九十二两二钱六分二厘零。

  匀丁饷(匀丁额征银七百一十七两三钱二分零)应征耗银:六十四两五钱五分八厘零。

  番丁饷(额银五百二十八两八钱二分)应征耗银:三十七两五钱九分二厘零。

  蔗车饷(额银五百六十二两八钱)应征耗银:一百二十二两四钱。

  鹿皮饷(额银二十二两五钱五分)应征耗银:二两零三分四毫。

  梁头饷(额银二百八十两六钱六分八厘)应征耗银:三十三两六钱七分二厘零。

  潭港饷(额银四百四十二两九钱七分四厘)应征耗银:五十三两一钱四分八厘零。

  采捕乌鱼旗饷(额饷九十六两六钱)应征耗饷:一十一两五钱九分二厘零。

  罟、罾、■〈罒上令下〉、縺等饷(额银二百二十六两二钱九分)应征耗银:二十七两一钱四分四厘零。

  官庄饷(额银九千三百三十二两九钱六分七厘)应征耗银:一千一百一十九两九钱四分八厘零。

  番檨宅饷(额银六两)应征耗银:七钱二分。

  (附)养廉

  通县每年支销养廉银共二千二百二十两,向例在耗羡项下支给。内:

  本县知县养廉:每年八百两。

  县丞养廉:每年四十两(内本县耗羡项下支给二十两、府征盐价项下支给二十两)。

  典史养廉:每年四十两(支给同上)。

  下淡水巡检养廉:每年四十两(支给同上)。

  派解巡按察院养廉:每年四百两;又代彰化县解银一百两(原逐年解送,今遇巡按年解送)。

  派解台湾道兼理学政养廉:每年四百两。

  派解台湾镇总兵官养廉:每年二百两。

  派解台湾府知府养廉:每年四百两;又代彰化解银一百两。

  派解台湾府同知养廉:每年二百两。
 

卷五

  典礼志

  礼以经邦国、和神人。上自朝廷燕飨、下至闾阎会饮,明自秩宗庆典、幽及坛壝祭祀,无能一日去诸礼也。古者月吉始和,悬诸象魏,至明且备。后世典章残缺,绵蕞贻讥。至凤山僻在海隅,蛮服裸国,尤不能一一鉴于成宪。夫天下车书一统,遵道遵路,宁以殊方而或忘经纬?爰据成式,荟而录之;并将历古祀典,讨论源流,以资博考。庶使万古不磨之典,虽在遐方绝域犹有持循而不敢废焉尔。志典礼。

  共目二:公式、坛庙。

  公式

  坛庙

  公式

  按公式一册,各县通行仪节,无关博雅。惟是邑僻处海隅,凡大典所在,无甚典籍可据;即「会典」一书,藏书家亦罕购焉。爰据成例纪载,识者鉴之。

  庆贺仪:万寿圣节,行庆贺礼。前期结彩于邑治关帝庙,备鼓乐仪仗,迎龙亭奉堂上。前、后各三日昧爽,文武各官穿蟒袍、补服,分东西坐班。至期,鼓三严,文武各官俱朝服,分左右门入;恭诣丹墀东西,北向立。以本县儒学为纠仪官,立丹墀东北。司班唱『排班』。班齐,乐作。司礼唱『跪,叩,兴』。各官行三跪九叩礼。司礼唱『礼毕』。乐止,各官以次出。纠仪另行三跪九叩礼(千秋令节,前、后各一日;余坐班、叩贺同。元旦、冬至俱先一日迎龙亭,余本日;叩贺同)。

  接诏仪:诏书颁发至北门外,传报。文武各官具龙亭、采舆、仪仗、鼓乐,赴北门外迎接。赍送官捧诏书奉龙亭中,南向;赍送官东立,西向。各官朝服,北向跪迎。鼓乐前导;赍送官上马,同各官随亭后行。至邑治,奉龙亭于堂上。设开读台于丹墀上,西南向。赍送官主堂东;文武各官分班恭诣丹墀东,西北向立。司班唱『排班』。班齐,乐作。赞礼生赞『跪,叩,兴』各官行三跪九叩礼。乐止,展读生升台,各官皆跪。赍送官奉诏书授展读生,宣讫;赍送官复捧泰龙亭中。乐作,赞礼生赞『叩,兴』。各官再行三跪九叩礼,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