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矣。晋省入西都县。胡氏曰:汉创筑三城,光禄、居延、令居是也。

  浩城在镇东。旧《志》云:在兰州广武县西南百余里。汉县,属金城郡。孟康曰:浩,音合门。颜师古曰:浩,音诰,水名也。者,水流峡中,岸深若门也。杜佑曰:浩,读若ト。汉神爵初,先零诸羌犯塞。遣义渠安国备羌,至浩,为羌所败,还令居。后汉亦为浩县。或谓之浩隘。建武十一年,先零羌与诸种羌寇金城陇西,据浩隘。陇西太守马援深入讨击,大败之。又中元二年,西羌寇陇右,马武将兵讨之,战金城浩,复追击到东西邯,大败之。刘昭曰:浩有雒都谷,马武破羌处也。晋仍属金城郡。永宁中,张轨置晋兴郡,盖治浩。张骏时,郡属凉州,即此。隆和三年,秃发乌孤使从叔吐若留镇浩。义熙十年,西秦乞伏炽磐灭南凉,以王基为晋兴太守,镇浩是也。《隋志》:浩县,后周并入湟水县。

  临羌城在卫西二百八十里。汉县,属金城郡,在浩河西。神爵中,赵充国击西羌,西至西部都尉府。或曰,即临羌也。又充国奏:临羌东至浩,羌人故田及公田,民所未垦,可二千顷以上。又云:循河湟漕谷至临羌,以示羌人。是也。后汉亦为临羌县。《地记》:汉地自临羌以西,即为塞外。胡氏曰:汉宣帝置护羌校尉,治金城令居。东汉初,治安夷。章帝建初二年,徙临羌。安帝永初二年,徙狄道。四年,又徙治张掖。元初二年,徙令居。晋仍为临羌县,属西平郡。后魏废。隋大业四年,吐谷浑为铁勒所破,走入西平境内,遣使求救。诏安德王雄出浇河,宇文述出西平迎之。述至临羌,吐谷浑畏述兵盛,帅众西遁,即汉临羌故城矣。《水经注》:羌水出湟中西南山下,经护羌城东,故护羌校尉治也。又东径临羌城西,是护羌校尉常治临羌西界也。沈括曰:吐蕃有临江寨,至安乡城,东西千余里。临江,即临羌之讹矣。

  安夷城在镇东北。汉金城郡属县。后汉因之。建初二年,以西羌叛,诏护羌校尉自安夷徙屯临羌。晋仍为安夷县,属西平郡。隆和三年,南凉秃发乌孤以其弟利鹿孤镇安夷,是也。后废。《水经注》:湟水东合安夷川水,又东径安夷县故城,在汉西平亭东七十里。○破羌城,在镇西北。汉宣帝神爵二年置县,属金城郡。后汉因之。永和三年,叛羌攻没破羌县,是也。晋省。

  乐都城在镇西北二百三十里。《水经注》:湟水径乐都城南,又东径破羌故城南。是乐都在破羌西也。前凉置城于此。后凉吕光因置乐都郡。晋隆安三年,秃发乌孤自西平徙治乐都。又义熙六年,秃发亻辱檀自姑臧还乐都。十年,西秦乞伏炽磐袭乐都,亻辱檀世子虎台拒守。其臣梁肃以外城广大难守,请聚国人守内城。虎台不听。城溃,炽磐入乐都,置凉州刺史镇焉。宋元嘉五年,河西王蒙逊攻乐都,克其外城,绝城中水道。乞伏元基击却之。其后没于吐谷浑,城废。

  龙支城镇东南八十里。城西有龙支堆,因名。汉为金城郡允吾县地。后汉时,置城于此。和帝使曹凤为金城西部都尉,屯龙耆,即此城也。晋隆安二年,南凉秃发乌孤击羌酋梁饥于西平。饥退屯龙支保,乌孤攻拔之。后魏时,置北金城县。西魏又改为龙支县。后周属凉州。隋因之。唐改属鄯州。仪凤三年,鄯州都督李敬玄奏败吐蕃于龙支,是也。后没于吐蕃,号为宗哥城。宋大中祥符中,吐蕃厮罗徙居邈川。其相李立遵居宗哥,请命于宋。宋命为堡顺军节度使。元符二年,王赡取其地,旋复陷于吐蕃。崇宁三年,王厚收复。后废。又卫南有龙居废县。《隋志》:西魏时置龙居、路仓二县。后周废入西都县。

  归义城在镇西南。汉筑城以招徕诸羌,因名归义。后汉元和三年,烧当迷吾顺命,因退居河北归义城,是也。章怀太子贤曰:河北者,逢留大河之北。黄河至大小榆谷北,则有逢留之名。后汉永元中,金城长史上官鸿开置归义、建威屯田二十七部。侯霸复置东西邯屯田五部,又增置逢留二部,列屯夹河,合三十四部。永初中,羌叛而废。归义城,盖屯戍处。

  白土城在镇南。晋置白土县,属金城郡。或曰,县本曹魏所置。《十三州志》:左南津西六十里有白土城。城在大河之北,为缘河津济处。其西北有白土川,因名。晋太和二年,凉张天锡讨叛将李俨于陇西,使常据自左南,张统向白土,即此。后凉吕光置三河郡,治白土县。三河,谓金城河、赐支河、湟河也。时光自称三河王,因置三河郡。义熙八年,西秦乞伏炽磐攻南凉三河太守吴阴于白土,克之。后魏郡县俱废。《水经注》:河水经邯川城南,又东经临津城北、白土城南。是也。

  左南城在镇东南。旧《志》云:在白土城东六十里。前凉置晋兴郡,左南县属焉。县亦张氏所置也。《十三州志》:石城西百四十里有左南城。河水经其南,曰左南津。又东接χ罕界。晋太和二年,凉张天锡讨李俨,使常据自左南进,败俨兵于葵谷。天锡自仓松进屯左南。又义熙十年,南凉王亻辱檀西讨乙弗部。西秦王炽磐入其乐都。亻辱檀诣炽磐降,至左南,炽磐因赐亻辱檀爵左南公,即此。后魏县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