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初徐达引河入泗以通运处也。永乐中,亦尝修浚,今俱堙废。

  氵河在州南二十五里。《志》云:旧自黄河分流。正统中,河自黄陵决入氵,为河所夺,今河去而氵存,雨潦时,可通舟楫。○水,在州西南三十里。《尔雅》:济别为氵楚。吕忱曰:水决复入为,汉高即位于水之阳。张晏曰:水在济阴界,取泛爱宏大而润下也,有受命坛在焉。《志》云:坛在今曹县定陶之间,为水所圮。又孔氏曰:,敷剑反。又大祢沟,在州西。《志》云:《诗·卫风》:出宿于[1111],饮饯于祢。谓此水也。一名冤水,汉冤句县以此名。今堙。

  荷泽州东南三十里。即《禹贡》之荷泽也。《水经注》:济水又东,荷水出焉。旧《志》:济水西自河南考城县界来,会于荷水,东入城武县界,今涸。○雷泽,在成阳故城西北。《禹贡》:雷夏既泽。《史记》:舜渔于雷泽。郑玄曰:泽在城阳西北十余里,其陂东西二十余里,南北十五里,与濮州接界,今涸。《志》云:州西南三十里有饿虎牢池,四壁突起如城,内有深渊,广三顷余,大旱不竭。又州南四十五里有灵圣湖。

  ○文台《括地志》:在冤句西北六十五里。《史记》:隐陵君施酒文台。又信陵说魏安王所云文台堕,垂都焚者。又灵台,在故成阳县西。尧冢也。《吕氏春秋》:尧葬林。《后汉志》:成阳有尧冢灵台。元和二年,东巡狩,遣使祀尧于成阳灵台。又延光三年,复使使者祀焉。皇甫谧曰:林即成阳也。郑玄云:班固谓尧作游成阳,盖尧游成阳而死,遂葬焉。《水经注》:成阳西二里有尧陵,陵南一里,有尧母庆都陵,于城为西南,称曰灵都,乡曰崇仁,邑号修义,皆立庙。四周列水潭而不流,水泽通泉,泉不耗竭至丰,鱼、笋、栝、柏成林,二陵南北列,驰道径通,阶墀修整,盖宋时尚存。金末,黄河决溢,故迹遂堙。

  曹县州东南百二十里。东南至河南归德府百二十里,西南至河南仪封县百里。汉定陶县地,隋析置济阴县,为曹州治。唐、宋因之。金人徙州治乘氏故县,仍置济阴为附郭。元因之。明初,以水患,徙治安陵镇。二年,又徙盘石镇,即今治也。四年,改州为县,属济宁府。正统十一年,复置曹州,以县属焉。今编户四十八里。

  ○济阴城县西北六十里。本定陶县地。或曰:汉济阴郡亦治此,世谓之左城,以在左山南也。哀帝葬其父定陶恭王,并置陵邑,因谓之葬城。后魏谓之孝昌城。魏收《志》:孝昌二年,置西兖州,治定陶,寻徙左城。兴和二年,侨置沛郡,治孝昌城,领考城、己氏、新安三县,孝昌亦即左城矣。后齐郡废。隋改置济阴县,为曹州治。唐因之。《通典》:汉济阴郡治即今县治。误也。自隋以后,州郡始皆治此。城西去黄河十里,金大定二十八年,圮于水。

  乘氏城县东北五十里。春秋时乘丘地。庄十年,公败晋师于乘丘。《战国策》:张仪谓魏王,齐伐赵,取乘丘,收侵地,虚顿丘危。《史记》:周安王二年,三晋伐楚,至乘丘而还。是也。汉置乘氏县,属济阴郡,景帝封梁孝王子买为侯邑。应劭曰;乘氏,故乘丘也。后汉亦为乘氏县,和帝封梁商为乘氏侯邑于此。兴平初,吕布入濮阳,与曹操争兖州,引兵至乘氏,寻为曹所败。晋属济阳郡,后魏仍属济阴郡。隋属曹州。唐、宋因之。金大定六年,县废。二十八年,移州治于此,改置济阴。西南去故州城二十八里。明初省县入州,州治再徙,故城遂墟。虚顿丘,见直隶县及清丰县。○大乡城,在县北。魏收《志》:乘氏县有大乡城。宋永初末,北魏将刁雍寇青州,为州兵所败,收散卒保大乡山。或曰:即大乡城,似误。

  楚丘城县东南四十里。春秋时,戎州己氏之邑。《左传》:隐七年,戎执凡伯于楚丘。又襄十年,宋享晋侯于楚丘。楚丘盖在曹,宋间。汉置己氏县,属梁国。后汉改属济阴郡。晋属济阳郡。后魏亦属济阴郡。魏末改属沛郡。隋开皇六年,改为楚丘县,属宋州。唐初属戴州。贞观十七年,又改属宋州。宋因之。金初属曹州。寻属归德府,后又改属单州。元属曹州。明初省。《志》云:春秋时楚丘有二,此为曹伯境内之楚丘,非卫地之楚丘也。

  句阳城县北三十里。汉县,属济阴郡。后魏因之。晋属济阳郡,后省。句,读钩。杜预曰:句阳县北有垂地,亦名犬丘。隐八年,宋公、卫侯遇于垂。《传》云:遇于犬丘。是也。又桓元年,公会郑伯于垂。《战国策》:无忌说魏王,文台堕,垂都焚。谓此也。○安阳城,在县东。宋裒曰:楚丘县西北四十里有安阳故城。秦二世二年,楚宋义救赵,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又沛公将傅宽从攻安阳,即此城也。魏收《志》:己氏县有安阳城。

  桂陵城在县西北五十里。本齐邑。《史记》齐威王二十六年,以田忌为将,大破梁军于桂陵。其后秦穰侯葬此,世谓之安平陵,亦曰安陵镇。明初移曹州治焉。今为安陵集,有安陵巡司。孔颖达曰:桂陵在乘氏县东北二十一里。似误。○葭密城,在县西北三十里。《竹书》:鲁季孙会晋文公于楚丘,取葭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