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州府南百八十里。南至兖州府百三十里,西至兖州府东平州百八十里,西南至兖州府济宁州二百二十里,西北至东昌府三百七十里。

  春秋、战国时齐地。秦属齐郡。汉为泰山郡地一云即汉初济北郡,郡治博阳。六年,以济北、博阳二郡封齐,寻又置泰山郡,治奉高。武帝又以奉高、博阳并为郡治。或谓博阳即博也,恐误。晋及后魏因之。隋郡废,属兖州。大业初,属鲁郡。唐武德五年,置东泰州。贞观初,州废,仍属兖州。天宝初,属鲁郡。乾元初,复故。宋仍属兖州。金置泰宁军,又改泰安军。大定三十三年,升为泰安州。元初,属东平路,后隶济南路。明初属济南府,以州治奉符县省入编户九十七里,领县二。今仍为泰安州。

  州北阻泰山,南临汶水,介齐鲁之间,为中枢之地。山东形胜,莫若泰山,泰山之形胜,萃于泰安。繇此纵横四出,扫定三齐,岂非建瓴之势哉?

  ○奉符废县今州治。春秋时,齐之博邑也。《志》云:古博城,在今州东南三十里。《左传》:哀十一年、公会吴子伐齐,克博。又《国语》:吴王使王孙苟告周曰,遵汶伐博。汉三年,韩信袭破齐,田横走博阳。《汉书》作田横走博。盖博即博阳也。又灌婴追横至嬴、博。汉置博县,属泰山郡。晋因之。后魏曰博平县,泰山郡治。北齐改郡曰东平。隋初郡废。开皇十六年,改县曰汶阳,属兖州,寻又改汶阳曰博城。唐初,置东泰州,寻还属兖州。乾封初,改为乾封县。总章初,复曰博城。神龙初,又为乾封。宋开宝五年,移县治岱岳镇,即今州治也。大中祥符初,改县曰奉符,又筑新城,在今州东南三里,而以岱岳镇为旧城。金置泰安州,复还旧治。今州有石城,即金所筑也。元因之。城周七里有奇,门四。

  奉高废县州东北十七里。汉置县,为泰山郡治。后汉及晋宋因之。后魏仍属泰山郡。隋开皇六年,改曰岱山县。大业初,并入博城县。唐初,置岱县,属东泰州。贞观中废。《汉志》注:奉高县西南四里有明堂。武帝元封初,从封禅还,坐明堂。明年,作明堂于汶上。太初元年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祀上帝于明堂。天汉三年春三月,上行幸泰山修封,祀明堂。天汉四年,幸泰山,祀明堂。后汉元和二年,幸泰山,柴告岱宗,进幸奉高,祀五帝于汶上明堂。《括地志》:博城东北三十里汶水,有明堂故城。《志》云:此周明堂也,其在州东十里者曰汉明堂。魏收《志》:奉高有故明堂基。《水经注》:古引水为壁雍处,基渎存焉。世谓此水为石汶。

  嬴城州东北百里。春秋时齐邑也。《左传》:桓三年,公会齐侯于嬴。哀十一年,公会吴师伐齐,克博,至嬴。十五年,公孙宿以其兵甲入于嬴。又孟子反于齐,止于嬴。汉初,灌婴败田横之师于嬴下,寻置嬴县,属泰山郡。后汉初,陈俊讨张步,步连结泰山群盗,与俊战于嬴。建安中,尝为嬴郡,曹操表糜竺领嬴郡太守,是也。晋仍为嬴县,宋因之。后魏移置于废莱芜城,即今莱芜县也。《水经注》:汶水自莱芜,又西南径嬴县南,又南至奉高。或云:莱芜县北二十里有故嬴城。

  ○泰山州北五里。亦曰岱宗,五岳之一也。详见前名山泰山。

  高里山州西南五里。汉太初元年,幸泰山,禅高里,是也。高,一作蒿。或以此为亭禅山。其左为社首山,周成王、唐高宗玄宗、宋真宗,皆禅于此。○徂徕山,州东南四十里。《诗》:徂来之松。谓此也。一名尤来山,亦曰尤崃山。后汉初,赤眉渠帅樊崇保此,自号尤崃三老。桓帝延熹四年,岱山及博尤来山皆颓裂。唐李白等尝隐于此。上有紫源池,玲珑独秀,诸峰及天平、东、西三寨下有白鹤湾。

  石闾山州南四十五里。汉武太初、太始及征和中,皆禅于此。《史记·封禅书》:石闾在泰山下址,南方方士多言此仙人之闾也,故上亲禅焉。○亭亭山,在石闾南五里。《史记》:黄帝禅亭亭。按:《汉志》巨平有亭亭山。刘昭曰:即禅亭也。《水经注》:汶水自博县,又西南经亭亭山东,又西南经巨平县东。水上有石门,旧分水下溉处。又云云山,在州东南百二十里。《封禅书》:无怀、伏羲、神农、炎帝、颛顼、帝喾、尧、舜、汤,皆禅云云。即此山也。

  梁父山州东南百十里。《史记》:秦始皇封泰山,禅梁父。《封禅书》:八神,二曰地主,祠泰山、梁父。《后汉书》:建武三十二年,禅于梁父。《志》云:梁父山西接徂徕,南入泗水县界,其东即云云山也。又介丘山,在州南五十里。《志》云:宋真宗封泰山,登介丘。即此。

  肃然山州东北七十里。《史记》:武帝封泰山,下阴道,禅泰山下址东北肃然山。是也。其东南即莱芜县界,山势巍峨,对之肃然,因名。

  长城岭州西北六十里。《志》称齐威王筑城以备楚,自平阴缘河历泰山北冈上,东至海千余里。按《管子》云: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则春秋时已有长城矣。《战国策》:燕王曰:齐有长城巨防。《史记·齐世家》:威王十一年,赵侵我长城。又《楚世家》:还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