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寇,南至瓜埠,还盱眙,为璞及臧盾所败。南齐因之。尝移北兖州来治。梁仍曰盱眙郡。东魏因之。陈大建五年,吴明彻等伐齐,盱眙降,因改置北谯州,寻废州。隋初废郡,仍为盱眙县,属扬州。唐武德初,置西楚州。八年州废,以县属楚州。光宅初,改县曰建中,寻复故。建中初,又改属泗州。五代唐长兴二年,吴升为昭信军,寻复旧。宋初属楚州。乾德初,改属泗州。建炎二年,升为招信军。四年,复为盱眙县,改属濠州。绍兴十一年,又改隶天长军。十二年,复升为招信军。元仍置盱眙县,招信军治焉。至元十四年,升为招信路。十五年,改为临淮府。二十七年府废,复曰盱眙县,属泗州。明初因之。县凭山为城,编户三十一里。

  ○睢陵城县西六十里。汉县,属临淮郡,武帝封江都易王子定为侯邑。后汉属下邳国。晋因之元帝尝侨置济阴郡。宋大明初,亦侨置济阴郡于此。泰始二年,晋安王子勋之乱,济阴太守申阐据睢陵应建康。寻没于魏,置淮阳郡。齐建元二年,崔叔阳破魏睢陵,杀淮阳太守梁恶是也。《水经注》:睢陵故县在虹县东境。宋为济阴郡治。南齐末,其地入魏,移济阴郡于淮南钟离东界,仍置睢陵县,当即是城也。梁因之。后为魏人所陷。普通五年,徐州刺史成景亻隽拔魏睢陵。太清二年,又没于东魏,改属彭城郡,寻复置睢阳郡于此。后齐改县曰池南。陈复曰睢陵。后周又改县曰招义。隋初郡废,县属濠州。大业初,又改县曰化明。唐仍曰招义,属濠州。宋为招信县,属泗州。建炎四年,还属濠州。绍兴四年,复隶泗州,寻又改属天长军。十二年,隶招信军。元初因之。至元二十年并入盱眙。今为旧县巡司。《中都志》:县西五十里有济阴城。唐初尝置济阴县,贞观初省。

  淮陵城县西北九十五里。汉县,属临淮郡。后汉属下邳国。晋属临淮郡。惠帝元康七年,分置淮陵国。永嘉后废。梁天监二年,魏扬州刺史元澄等入寇,澄分命诸将攻东关、大岘、淮陵九山,徐州刺史潘伯邻救淮陵,为魏所败。○焦城,在淮陵废县西。梁天监二年,魏元澄南寇,将军王燮保焦城,魏党法宗等攻拔之,进破淮陵,即此。又富陵城,在县东北六十里。汉县,属临淮郡。高祖十一年,黔布反,击荆王贾,贾走死富陵,即此。后汉废。后魏亦置富陵县,属淮阴郡。后齐废。

  直渎城在县南。晋义熙中,析盱眙县置直渎县,属盱眙郡。宋齐及梁因之。后魏仍属盱眙郡。隋初并入盱眙。○赘其城,在县西。汉县,属临淮郡。吕后封吕更始为赘其侯,邑于此。后汉县废。晋复置,寻又废。县西南有阳城及考城二县,俱晋末侨置县,属盱眙郡。隋初废。

  鲁城县东南三十里。后魏尝侨置鲁县,属淮阴郡。后齐废,即此城也。《志》云:县东北三里有彭城,盖亦南北朝时所侨置。○公路城,在县东北七十余里,今为公路村,相传袁术屯兵处。《城邑考》:县东北三十里有汉王城与项王城、小儿城,三城相连,相传项氏立楚后时屯兵处。

  ○东山在县治东南。山有石洞,左曰灵关,右曰剑壁,皆曲折相通。宋元嘉二十七年,魏寇彭城,将军臧盾赴救,至盱眙,魏主焘已过淮,质遣其将胡崇之等营东山。毛熙祚据前浦,皆为魏人所败。明年,魏主还攻盱眙,筑长围,一夕而合,运东山土石以填堑,力攻,久之不克。胡氏曰:东山、前浦,皆在盱眙左右。东山之北。则高家山。高家山之东,则陡山,稍南则都梁山。都梁山之东北,则古盱眙城,城临遇明河。又东径杨茅涧口,又东径富陵河口,则君山,魏太武作浮桥于此。自此渡淮,稍东则龟山矣。○台子山,在县治东一里。宋元嘉中,臧质守盱眙以拒魏人,魏主造弩台于山上,以射城中,因名。治东又有第一山,治南有清风山,皆名胜处也。

  君山县东北六里。魏邓艾尝于此堰涧为塘以溉田。晋太元四年,谢玄等败苻秦将俱难于淮阴,秦人退屯淮北之君川,即君山之川矣。宋元嘉中,魏主焘筑长围,围盱眙,作浮桥于君山,绝水陆道,即此。亦曰军山,又东北一里曰长围山。《志》云:魏主焘围盱眙,自都梁山筑长城,造浮桥,绝水路,此其旧址。

  陡山在县东北五里,下瞰淮流,其势陡峻,亦曰斗山。《一统志》:山与都梁山相接,当淮流之险峻。胡氏曰:陡山之东,古盱眙也。唐咸通十年,辛谠为泗州迎粮于淮南,舟载钱米,还至斗山,贼将王弘立帅众拒之于盱眙,布战舰塞淮流,谠击败之,遂入泗州。○望州山,在县南五里。《志》云:自南而登,可见泗州城。又县东有磨旗山,相传南北交兵,每立旗帜于山上。

  九头山县南三十五里。山有九丘,因名。梁天监二年,魏豫州刺史元澄分命诸将攻淮陵九山。或曰:九山,即此山也,或谓之塘山。宋嘉定六年,尤育言:白水塘源出塘山,其山冈阜重叠,涧萦纡,凡四十里。盖因白水塘而得名。

  龟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志》云:山有二,上龟山在县治西南,下龟山在此山西南隅,上有绝壁,下有重渊,相传禹锁淮涡水神巫支祁于此。宋嘉定十二年,山东贼时青来附,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