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西南八十里,西临大江,昔仙人白仲都居此,山因以名。《吴志》:孙峻杀诸葛恪,又遣其党追杀恪子竦等于白都,即此山云。

  慈姥山府西南百十里。以山有慈姥庙而名。积石临江,崖壁峻绝,一名鼓吹山,以山产箫管也。山下有慈姥溪,与太平府当涂县接界。旧《志》:慈姥港泄慈湖以东之水入江。近港又有慈姥矶,今曰和尚港。

  横山府西南百二十里。周八十里,高二百丈。《左传》襄三年,楚子重伐吴,取鸠兹,至于衡山,盖谓此山。一名横望山,以四面望之皆横也。西连太平府界,今亦见太平府。

  白土冈府东十三里。隋贺若弼与陈兵战于白土冈,擒萧摩诃于此。《金陵记》:白土冈周回十里,高十丈,南至淮,即钟山之南麓也。

  石子冈府南十五里。其地有梓桐山,山北为石子冈。《吴志》:建业南有长陵,名石子冈,葬者依焉。孙峻杀诸葛恪,投尸于此。隋平陈,韩擒虎自横江至新林,任忠迎降于石子冈,引擒虎入朱雀门。今有擒虎垒,在府西四里。《寰宇记》:石子冈周回二十里。今城南高座寺后,即石子冈之地。又有白杨路,《志》云:石子冈之横道也。陈始兴王叔陵反,部麾下渡小航,将趣新林,萧摩诃追擒之于白杨路。即此。《金陵志》:路在府城南十里。

  落星冈府西北九里。齐东昏侯永元元年,江州刺史陈显达举兵逼建康,军于新林,潜军夜袭宫城,明日以数千人登落星冈,新亭诸军皆溃还。又陈霸先讨侯景,于石头西落星山筑栅。胡氏曰:石头城西有横陇,谓之落星冈,亦名落星墩。又府西三十里有落星洲,西南五十里有落星山,皆以星殒得名。又有落星山,在今摄山之西南,见上。

  武帐冈在台城北。六朝时,仿洛阳旧制,置宣武场,设行宫殿便坐于此,冈因以名。杜佑曰:武帐冈在广莫门外。宋元嘉二十二年,以衡阳王义季为南兖州刺史,饯之于武帐冈。又二十五年,大于宣武场。大明三年,南兖州刺史随王诞举兵广陵,上亲总禁军顿宣武堂。《志》云:冈在石灰山侧,宣武城盖置于此。

  西陵旧《志》在府东北十五里。俗名松陵冈,即钟山之南麓。吴大帝葬焉,亦曰孙陵。晋卞与苏峻战于孙陵,败绩。齐武帝建商飙馆,以九日宴群臣于此,俗因呼为九日台。○东陵,在府北,覆舟山东麓也。刘裕讨桓玄,玄使桓谦屯东陵,卞范之屯覆舟山西。胡氏曰;东陵在覆舟山东北。又有白木陂,在东陵之东。苏峻之乱,陶侃等讨之,侃督水军向石头,庾亮等自白石南上,峻突陈不得入,将回趣白木陂、马踬,为官军所杀。

  燕子矶在观音门西。《金陵记》:幕府山东有绝壁临江,梯磴危峻,飞槛凌空者,弘济寺也。与弘济寺对岸相望,翻江石壁,势欲飞动者,燕子矶也,俱为江滨峻险处。○道士墩,在府南。萧衍东下,至新林,命邓元起据道士墩,以逼台城。《志》云:墩旧在台城南五里。

  ○大江在府城北二十二里。自太平府流入境,至城西南,绕出东北,入镇江府界。《金陵志》:都城在大江东南,自府西南一百十里之慈姥山。至府东北百里之下蜀港,凡二百余里,一名扬子江。《江乘记》:大江从县西二百二十里承当涂,分浦上田为界,纡回二百九十三里,与和州乌江及扬州六合,并分中流为界,西引蜀汉,南下交广,东会沧溟,北达淮泗,自大禹疏凿之迹,无不通焉。魏文帝出广陵,望长江曰:嗟乎,此天所以限南北也。宋元嘉二十七年,魏主焘南寇,至瓜步,伐苇为筏,声言欲渡江,建康震骇,遣刘遵考等将兵分守津要游逻,上接于湖,下至蔡洲,陈舰列营,周亘江滨,自采石至于暨阳六七百里。其后历隋唐以至宋元,南北有事,皆以滨江为要地。《宋志》:嘉定五年,守臣王度言:府境北据大江,是为天险,上自采石,下达瓜步,千有余里,共置六渡:一曰烈山渡,二曰南浦渡,三曰龙湾渡,四曰东阳渡,五曰大城罡渡,六曰冈沙渡。旧皆与河渡分额,岁万余缗,其后法制浸废,奸豪因以为厉,请更保甲,明法禁,从之。胡氏曰:江水东流,自武昌以下,渐渐向北,盖南纪诸山所迫,陂曾阝之势,渐使之然也。至于江宁,江流愈北,建康当下流都会,望浔阳、武昌,皆直南,望历阳、寿阳,皆直西,故建康谓历阳、皖城以西,皆曰江西,而江西亦谓建康为江东,建康谓采石为南州,京口为北府,皆地势然也。《郡志》:今府境之江南岸,上自慈姥浦,下至下蜀港,二百里而遥。北岸上自浮沙口,下至东沟,不及二百里。江之支流旁出者,大曰河,小曰港,曰沟,曰渡。石激水曰矶,水中可居曰洲,两山间曰夹,萦回曰套,水所注曰浦。江流南北迁徙,今昔迥殊。异时江泊石头,后徙而北,今又渐南,然尚去石头十余里。兹志其可知者。自慈姥浦而东下,为炼刀湾,为烈山港,有矶突出湍间,名乱石矶。又东北即白鹭洲,其南岸曰犊儿矶,上接江宁浦口,下为大胜河。自大胜河以东,有水数曲,曰响水沟、灯盏沟、上新河、中新河、下新河,皆濒江要地。其北岸则芝麻河、穴子河、王家套、八字沟,皆列墩燎望处也。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