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有马鞍山,亦高峻。马鬃岭州东四十里,官路所经,接镇远、石阡二府界。岭之阳有马蹄井。○七里谷,在州东五里,俗名七里冲。两山壁立,中通一路。杨应龙畔时,屯兵二十七营于此,以窥黄平,盖以此为贵竹咽喉也。又州城东有梅子洞,以多梅树而名。又有燕子洞,在州西十五里。

  ○两坌江州西南十五里。有两源:《一统志》:两坌江源,一出上塘,一出大原。流转三波,合而为一。流入平越界,即麻哈江之上源也。又州西有水,流入两坌江。○泠水河,在州城东,水白而寒,三伏亦不可涉,下流亦入两坌江。

  西门河在州西北。自北而东,入镇阳江。又东溪在州东北,流入西门河。○苗里水,在废重安司西南,出苗里寨,下流入镇阳江。

  ○马鬃岭关在马鬃岭上。其东有镇宁关,属石阡府。又烂泥关,在州北。《志》云:州北十五里,又有深沟关。○丹章寨,在废重安司西南,旧为叛苗屯聚处。

  余庆县州西百六十里。北至四川遵义府百六十里。元末为余庆州,属播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十五年,改长官司,隶播州宣慰司,土官毛氏世守其地。万历二十七年,改置今县。编户〔一〕里。

  ○白泥废长官司县东北百四十里。元置白泥等处长官司,属播州安抚司。至正末,改为白泥州。明洪武十七年,复为长官司,授土酋扬氏世守,隶播州宣慰司。万历二十七年,并入余庆县。

  ○拱辰山县南百五十里,以山势北向而名。又紫霄山,在废白泥司东四十里,山势巍耸,上凌霄汉。

  ○小乌江县南六十五里。源出县东境之树溪。西南流入于乌江。《志》云:县东北有鱼窟头山,鳌溪出焉,下流入小乌江。

  白泥河在县东废白泥司南。源出黄平州葛根洞,流经此,又东北入南府界,亦入于乌江。

  ○走马坪寨在县东南。旧为控扼苗蛮之处。嘉靖三十四年,督臣冯岳以播州之三度关、余庆之走马坪、石阡之龙泉司为三省接壤苗蛮之冲,请各立哨堡于其地。瓮安县州西北百八十里。西至四川遵义府百二十里。《志》云:宋绍兴中,开设瓮水寨,为黄平府地。土酋犹氏世守。明洪武十七年,犹恭以地归附,授瓮水安抚司,属播州宣慰司。万历二十七年,播酋杨应龙作乱,出瓮安,犯龙里。事平,改置今县,编户〔一〕里。

  ○草塘废安抚司县东百里。元置旧州草堂等处长官司,隶播州军民安抚司。土酋宋氏世有其地。明洪武十七年,宋显威以地归附,授草塘安抚司,仍隶播州宣慰司。万历二十七年,并入瓮安县。

  ○旗山县南五里。山顶有洞,一名川岩。又万丈山在废草塘司东南二十里,崖壁高峻,矗立万丈。又有后岩,在废草塘司治北,沿岩曲折而上,石壁列两傍,如雉堞然。○龙洞,在县北三里之鼠场,极幽邃,水深数仞,中有一石,横架如桥,宽平可涉。

  ○乌江县西五十里,与四川遵义府接境。又东北入石阡府界。县境诸山溪之水,皆流合焉。

  ○黄滩关县西十五里。明万历中,李应祥自平越进攻播贼,破四牌、乾溪等寨,直抵黄滩关,是也。《志》曰:四牌寨在县东四十里,旧播州叛苗所聚。

  飞练堡在废草塘司北十里,傍有飞练泉。万历中,播酋作乱,攻贵州边界,围飞练。又攻东坡、烂桥诸寨,焚之。楚黔路梗,黄平、龙泉所在告急,是也。东坡寨即兴隆卫之东坡堡,与烂桥寨皆接偏桥卫境。

  西坪寨在县西。明景泰五年,草塘苗贼黄龙、韦保等作乱,攻劫西坪、黄滩等处屯寨营堡。贵州督臣蒋琳会四川兵进讨,龙等据地泡山寨。其党黄定干据水坪大寨,官军击破之,尽焚其巢。分兵破中潮山及三百罗等寨,贼犹据沿江崖箐以抗拒。于是克乖西、谷种、乖立诸寨,擒其贼首。余寨遂望风逃遁。○乾溪寨在县东。或云元所置乾溪、吴地等处长官司也。明初,废为寨。又东有中坪寨。

  天邦囤在废草塘司西北三十里。万历中,贵州兵讨杨应龙,与贼战于飞练堡。贼佯走天邦囤,诱官军至,尽歼之。

  湄潭县州北百里。本播州之苦竹坝、三里、七牌地。明万历二十七年,议者以湄潭川当川、贵之险要,始置县于此。四十七年,官军讨永宁叛酋,败贼于湄潭,是也。今编户□里。

  ○容山废长官司在县东。旧《志》:在播州东三百二十里。元置容山长官司,隶播州安抚司。明初因之,授土酋张氏世守,地界湖、贵间,溪山荒旷,土地卤瘠。嘉靖中,为臻洞所残破,民夷桀骜,长官不能治也。万历中,平播因以兵威略定其地,故有湄潭驿。于是改置县,而长官司遂废。○湄潭水在县西。《一统志》:播州东二百里有湄潭水,下流入乌江。○三江水,在废容山司东五里。有三源,俱出苗界山箐中,流经司东之望浦,合为一川,下流亦入乌江。

  凯里安抚司府东北百里。西北至四川遵义府三百二十里。

  本柯蛮地。元为播州安抚司地《名胜志》: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