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水在州南。自易州涞水县流入境,下流合于巨马河,范阳之名本此。又州境旧有桃水。《水经注》:桃水出涿县西南奇沟东八里大坎下,东北与洹水合,至涿县东,与圣水合。今水流迁徙,非复旧迹矣。

  北涉沟在州西北。自涞水县流入,即故洹水也。又南涉沟,即故督亢水也。《一统志》:良乡县东有南涉沟、北涉沟。盖谓州北故良乡县耳。

  岐沟州西南四十里,亦曰奇沟,又为祁沟。唐末设关于此。晋王存勖天十年,遣周德威出飞狐攻燕,与镇定兵会于易水,进攻祁沟关,下之。遂围涿州,守将以城降。胡氏曰:关在易州拒马河之北,自关而西至易州六十里,由巨马河而东至新城县四十里。宋雍熙三年,曹彬、米信等与契丹将耶律休哥战于岐沟关,败绩。彬等夜渡拒马河,南趋易州,休哥领精兵追及,溺者不可胜计。宣和中,亦尝设关于此,以备金。

  督亢陂州东南十里,其地沃美,即燕太子丹使荆轲赍图以献秦者。刘向《别录》云:督亢,燕膏腴之地也。北魏主诩时,幽州刺史裴延亻案旧迹修督亢陂,溉田万余顷。又北齐主高演初,平州刺史稽晔开督亢陂,置屯田,岁收稻粟四十万石。《括地志》:督亢陂径五十余里。《寰宇记》:陂在范阳故城,东南跨连涿州新城之界。

  ○岐沟关在州西南,据岐沟之险,以置关也。详见上。

  ○驼罗口,在州东北。宋雍熙中,围涿州,契丹主隆绪由驼罗口应援,即此。

  范村在州西南。宋宣和四年,童贯伐辽至高阳关,遣种师道总东路兵趋白沟,辛兴宗总西路兵趣范村。既而兴宗至范村,为辽人所败。

  楼桑村州西南十五里。后汉末,刘先主所居。明建文时,燕王尝屯兵于此。又南三里有郦亭,后魏郦道元所居,亦曰郦村。《志》云:州南二十五里有柳河村营,西南去保定府新城县四十里。

  督亢亭州东南十五里,以督亢陂而名。亭南有月池,广三顷,其形如月。《史记正义》:方城县有督亢亭。方城,今固安县也。

  房山县州西北四十里。东至府城百二十里,西至保定府易州涞水县八十里。本良乡、宛平、范阳三县地。金大定二十九年,始置万宁县,以奉山陵。明昌二年,改为奉先县。元至元二十七年,改为房山县,属涿州。今城周三里,编户十六里。

  ○大房山县西十五里。境内诸山,此山最为雄秀。古碑云:幽燕之奥室也。山下有圣水泉,西南有伏龙穴,一名龙城峪,汤泉出焉。又有孔水洞,在山之东北,今讹为云水洞。悬崖千尺,石窦如门,深不可测。《志》曰:山亦名大防山,亦曰大房岭。五代梁贞明三年,契丹围幽州,晋王存勖遣李嗣源等趣救,至易州,以步多骑少,不利平原,乃自易州北逾大房岭,循涧而东。距幽州六十里,与契丹遇,契丹却,晋兵翼而随之。契丹行山上,晋兵行涧中,每至谷口,契丹辄邀之。嗣源等力战,败契丹兵于山口,乃得出至幽州。金废主亮贞元三年,以大房山灵峰寺为山陵,迁其太祖阿骨打、太宗吴乞买葬焉,故县有万宁之名。

  般州山县西南四十里,上有般州山寨。又西南十里为石经山,山之东为石经洞,沙门镂石以传其教,因名。《志》云:山峰峦秀,拔俨若天竺。

  ○谷积山,在县西北五十里。峰峦突起如积谷然。下有三石洞,名曰三学,中可容数千人。

  大安山县北八十里,山高险。薛居正曰:大安,幽州西名山也。唐天末,幽州帅刘仁恭筑馆居其上,曰:此山四面悬绝,可以少制众,名曰大安馆。其子守光遣兵攻之,获仁恭以归。又三峰山,在县西北五十里。《志》云:有三峰并峙,高插云霄。

  ○挟河出县东南中浣谷,流入涿州界。又胡良河,亦自县北流经县东,入涿州界。

  圣水在县西。《水经注》:圣水出上谷郡西南谷中,东流经大房岭。或曰今大房山下圣水泉,即圣水之上源,其委流为琉璃河,经涿州北,入良乡县界。又有龙泉河,出县北大安山。广阳水,出县北三十里之公村,俱流入良乡县界。

  杖引泉县西南六十里。泉水涌出,汇而成溪流,经涿州东南,入胡良河。

  ○黄山店口县北三十里。又西六十里,曰大谷口。又三十里即涞水,县北之乾河口也。

  ○孤山口,在县南五十六里,涿易二州分路处。《名胜志》:县南五十里,有上方寺,在两崖间。凿石为磴,攀而上。绝顶有泉如斗,汩汩不穷,其寺曰斗泉寺。又有乱塔寺,山曰红罗,俱称陡绝。

  附见:

  涿鹿卫在州治西北,永乐七年建。又有涿鹿左卫,在州治西,永乐八年建。涿鹿中卫,在左卫西,永乐十一年建。

  昌平州府北九十里。东至蓟州一百八十里,西至延庆州八十里,北至废开平卫七百七十里。

  春秋时燕地。秦属上谷郡,汉因之。后汉属广阳郡。晋属燕国。后魏初属燕郡。太和中,分属燕州,寻又置昌平郡。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