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壤,宜陶。蓝溪经其下。有坪曰桐树坪,地势平衍,上多桐树。又龙归山,在县东北四十里。山势蜿蜒若龙,其木多漆。

  百丈岭县北三十里。岭极高峻,乃江、闽分界处。鸟道悬绝,旧传越王无诸常筑台于此。蓝溪出焉,南流入濉江。又蟠湖岭,在县西北七十里,接江西南丰县界。上有湖,潴水不涸。东有大峰,高五百丈。又有小峰,高二百丈。

  ○濉江在县治南。本名绥江,以绥城县名,后讹绥为濉也。俗名大溪,出宁化县界中顺山。经县南五十里,亦曰宁溪。又东北流至此,曰濉江。又东流七十里,有金鼎滩,乱石险厄,湍水冲激,中有一石如鼎。又东北入泰宁县界。《志》云,县东南二里有洛阳溪,源出金铙山,北流入大溪中有滩,曰金滩。又有都溪,出云盖山,东南流入濉江。县境诸溪凡十有七,俱汇入濉江。○桃源溪,在县西南二十里金铙山下,亦曰西源。众山环秀,溪潴其中,绕流三级,谓之陈家氵祭,亦曰三层氵祭。居民百余家,拟于桃源,导流北入濉江。又九流氵祭,在县东北七十里,流为楚溪,中有黄澜滩,东入泰宁县界,会于大溪。

  ○西安镇县西四十里。宋置西安寨,在县西六十里。元改为巡司。明洪武三年,迁于今所。○罗汉寨,在县城北。宋乾道四年,群寇何白旗作乱,张浚请设兵置寨于此。又永平寨,在县西六十余里,旧名罗源箸竹,寇区也。宋绍定五年置寨。又军口寨,在县东南四十里,亦宋绍定五年置。元改巡司。县东南五里又有将屯寨,亦宋置。为屯戍处。相近有地名巢隔,相传唐陈岩率民兵御黄巢,使隔绝不能进,因名。后皆废。

  洛阳驿县东南二十五里。又有都溪驿,在县西三十里。今俱废。《明志》:县西熊家岭有绥城驿。县东有凤山驿。县治北有濉江驿。皆宋元时置。明初废。《宋志》:县有龙门等三银场。○镇安桥在城东,宋绍定初建,垒石为址者凡七。自元以后,屡经修建,长二十余丈。

  附见:

  邵武卫府治东南。洪武初,改元邵汀万户府置。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读书中文网
钱建文 制作 
读史方舆纪要
 
 

卷九十九

卷九十九
  ◎福建五

  ◇泉州府东至海百二十里,南至海百有三里,西南至漳州府二百七十里,西至汀州府五百五十里,西北至延平府五百五十里,东北至兴化府百六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四百五十里,至江南江宁府三千二百五十五里,至京师七千二百五十五里。

  《禹贡》扬州地。周闽越地。秦属闽中郡。汉属会稽郡。三国吴属建安郡。晋属晋安郡。宋、齐因之。梁天监中,析置南安郡治晋安县。隋平陈,郡废属泉州时泉州治闽县。大业初,属建安郡。唐武德五年,置丰州治南安县。贞观初,并入泉州。圣历二年,置武荣州治南安。三年,州废,还属泉州。久视元年,复置。景云二年,改为泉州改故泉州为闽州,而以武荣州为泉州。开元中,始治晋江。天宝初,曰清源郡。乾元初,复曰泉州。五代时,属于王闽,后属于南唐石晋开运二年,南唐得泉州地。三年,南唐置清源节度使,以授留从效。宋仍曰泉州亦曰清源郡。乾德初,改清源军曰平海军。元曰泉州路福建行省尝置于此。今详见前福州府。明初,曰泉州府,领县七。今因之。

  府倚山为险,滨海称雄,北奠吴会之藩篱,西连岭粤之唇齿。一有不虞,不惟八闽数州同忧共患而已。盖水陆异用,战守殊趣,一隅之地,而千里之形在焉。论泉南者,第谓其土膏民沃,华实所资,抑末矣。

  晋江县附郭。晋为晋安县地。隋为南安县地。唐开元八年,始析置晋江县,为泉州治。今编户百二十九里。

  ○刺桐城即府城。以昔时城下多植刺桐树而名。《志》云:郡旧有衙城、子城、罗城、翼城。内外有濠,舟楫可通。城市岁久类多堙废。衙城在子城内,相传留从效所筑。子城则唐天中王审知所筑也。罗城亦留从效所筑。子城周三里有奇,罗城周二十三里有奇。宋太平兴国二年,陈洪进挈地归朝,诏三城皆隳坏。宣和以后,复葺旧址。嘉定四年,始大加修治。绍定三年,郡守游九功于罗城之南筑翼城,石二里有奇。元至正十二年,以四方盗起,监郡亻契玉立议寻故址增筑,乃拓罗城、翼城而一之,周三十里有奇。城在五代时名葫芦城,以城不正方也,改筑,后象其形曰鲤鱼城。明洪武初增筑。累朝复相继修葺。至万历中,地震,城圮,益加营缮。城内有濠,颇深广,潆洄三面,独东北阻山麓无濠。濠本在城外,元末拓城,城南濠因入城中。城有陆门六,水门一,隆庆二年,增为三。周广皆因元旧。

  ○泉山府城东北八里。一名清源山,一名北山,一名齐云山。周围四十里,横跨十余里,高数千仞,郡之主山也。《寰宇记》:泉山以山有孔泉而名。朱买臣谓东越王居保泉山,即此。山多石,泉出石窍中,故曰孔泉。上多岩洞诸胜,其得名者凡三十六处,而尤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