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闽安镇府东四十里。有巡司,洪武二年置,为会城东面之险要。《海防考》:海水潮汐与马江汇于闽安镇,有两口。一东出双龟门外,绕壶江、五虎,一南出琅琦门外,绕广石、梅花、闽安,为江海之锁钥,而会城之门户也。嘉靖中,倭寇突犯闽安,参将尹凤击败之,贼由此突犯福清县,今仍为戍守处。又有闽安税课局,与巡司同置。○五虎门官母屿巡司,见上五虎山,亦洪武二年设。

  五县寨府西北五十里。有巡司,元置,明因之。《志》云:司旧属怀安县,接闽县、侯官、古田、闽清,凡五县界,因名。又竹崎巡司,在府西北六十里滨江,正统六年置。○古岭寨,在府东,有兵戍守,为滨海之备。《志》云:闽县东有塘头、塘湾、翁崎等民城,皆嘉靖中创筑,以捍倭寇。

  三山驿在府治西南。府西北二十里曰芋源驿,又西北六十余里曰白沙驿。又西北六十里至小箬驿,以小箬溪名。又四十五里,接古田县之水口驿,皆建江所经之通途也。○柔远驿,在水部门外河口,稍北为进贡厂,明初建为外国使臣馆寓之所。又大田驿,在府南百里,义溪水经其旁。又南四十五里,至福清县之横路驿,南出兴泉之道也。

  万寿桥在府南。跨南台江上,长三百余丈,石梁水门三十有九。元大德七年建,明成化已后,屡经修葺,俗名大桥。郡境之桥,以十百丈计者,不可胜记。万寿桥与洪山桥尤为雄壮云。○阳崎渡,在府西南五十余里,即郑公渡也。万历四十年,按臣陆梦祖以峡江渡险,改官道出此。明年,以路不便,乃复用旧道。旧有阳崎税课局,明初置。《里道记》:今从南台二十里至吴山,有公馆。又南至鸡母屿,置一浮桥,由鸡母屿渡江,抵萧家道登岸,又有公馆。自此达大田驿。

  长乐县府东南百里。西南至福清县百里,北至连江县百二十里,隋闽县地。唐武德六年,析置新宁县,是年改曰长乐。元和三年,省入福唐县。五年复置,仍属福州。五代梁乾化元年,王氏改曰安昌。唐同光初,复旧。长兴四年,又改侯官曰闽兴,而以县为侯官县,三年,复故。宋仍属福州。今城周七里有奇,编户百十五里。

  ○新宁旧城县南十余里,相传县初治此,后移今治。《城邑考》:县城,明弘治三年筑。嘉靖三十二年,始增拓之。是后,屡经修筑。

  ○六平山县治北一里。蜿蜒六曲,旁有四明、石台二山。又北曰石首山,巅有巨石巍然。又南山,在县南半里,稍西曰登高山。南山之南,有五峰并峙,曰五马山。又南有三峰山。○七岩山,在县西南三十里,上有七岩,其北则诸山环峙,围绕如城,亦曰罗山。其地亦名罗城。相近者又有溪湄山,顶有湖,广五亩,冬夏不竭,谓之珠湖。《志》云:七岩山之北,最高者曰牛垄山,四面小山环抱,中有平田百余亩。

  越王山县东北三十里。山高耸,周回三十里。相传越王无疆之后居此,因名。其旁岩岭稠叠,迤北最高者,曰太常山,左接筹岩山,并为耸突。太常之阳,有岭曰风门,阴有岭曰浮崎岭,凡三十六湾,接闽县界。○龙泉山,在县东南二十余里。中有卧牛、仙冠、品石、梯云、莲花,共五峰,并高耸。其南又有群峰连接,最著者曰福湖山。又屏山,在县东南四十里,挺秀干云。又东南十里,曰灵峰山,其麓曰龙龛山,一曰天池山,与屏山竞胜。《志》云:县东又有鹤岭,西通县治,东由云洞大路,达文石、梅花等处,为北乡一带咽喉。

  御国山府东七十里。蹲峙海滨,高出云表,俨如捍卫,夷舶入贡,每视此为准,俗呼牛角山。又有钟门山,在海中,当舟行之道,有小屿如钟。○壶井山,在县东六十里滨海。山垂有一井,状如壶。潮至则咸,潮退则淡,上有岩石耸峻,俯临沧海,名百丈岩。其旁峰峦岩屿,奇胜不一,迤东则群山错峙。又有王母礁,在壶井山南,二礁对峙海中。宋末,杨妃负福王、益王航海时,经此。

  ○海县东北五十里。又县东南、东北境,皆滨海。山、港、澳、屿,回环为险。《海防考》:县西北闽安镇、五虎门诸处,实为省城门户。东北广石、梅花所,突入海中,与连江县定海所相对,亦省城右臂也。自梅花至松下巡司,中历十一澳,皆东沿大海,波涛冲激,并岸水浅,寇船难近。独松下渐南,与福清接壤,广、浙商舶,往往泊此。海坛包其东南,亦有观音澳、苏澳可以暂憩,故松下之备宜豫。《新唐书》:县东十里有海堤,唐太和七年,闽邑令李茸筑,立十斗门以御潮,且为旱潦之备。于是境内遂成良田。宋时尝因旧址修筑。

  马头江县城西北半里。自闽县流入境,江面益阔,又东北与大海相接,波涛震撼,乘舟入郡,常虞风潮之阻。《志》云:由县城西北入马江,曰太平港,旧名吴航头。相传吴王濞造船处,似误。盖吴越遣兵入闽,尝泊舟于此也。明永乐中,太监郑和由此入海,改曰太平港。又梅花江,在县东北五十里,近梅花所城,亦曰梅江,亦曰梅花澳。嘉靖三十八年,倭贼犯会城,旋自洪塘江出洋,参将尹凤追败之于梅花外洋,即此。又北曰广石江,亦曰广石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