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府东北十二里,古子国。《左传》桓九年,楚师围,即此。《寰宇记》:城,在邓城南八里。晋置县,属襄阳郡。后废。

  偃城府北五里。《括地志》云:古郾子国也。关羽围樊城,魏将徐晃自宛赴救,至阳陵陂时,羽遣兵屯偃城。晃诡道欲绝其后,遂得偃城。即此地。《记》云:阳陵陂,在偃城西北十里。偃城,在安养县北三里。○废杜县,在府西。晋渡江后,侨立京兆郡及杜县,以处流民。宋因之。大明土断,割襄阳西界为实土。齐、梁因之。西魏末,废。

  山都城在府西北八十里。本南阳之赤乡。秦置山都县,汉属南阳郡,吕后封王恬启为侯邑。后汉仍属南阳郡。建安初,南阳韩暨避袁术之命,徙居山都山,盖县境之山也。晋改属襄阳郡。刘宋属新野郡。齐属义安郡,后入于魏,县废。杜佑曰:故城在义清县东南。似误。今其地与新野接界。又常平废县,在府西南。《隋志》:西魏置义安县,后又置长湖郡治焉。后周改县曰常平。大业初,郡废,县属襄州。唐因之。贞观八年,省入襄阳县。又义安废县,在府西北。《齐志》:宁蛮府所领有义安郡义安县,后没于魏。西魏义安县,盖即萧齐故地为名,后梁因之。寻废。府境又有华阴废县,刘宋置南天水郡,治华阴县。沈约曰:郡寄治襄阳之岩洲,盖汉水中之洲也。齐因之,后废。

  新城在府东南十里。蒙古围宋襄樊时所筑。咸淳三年,宋将夏贵救襄樊,不敢进,乘霖雨汉水溢,分遣舟师出没东岸林谷间。阿术谓诸将曰:此虚形,不可与战,宜整舟师以备新城。明日,贵果趣新城,至虎尾洲为阿术所败。

  ○岘山府南七里。亦曰南岘。《唐六典》:岘山,山南道之名山也。黄祖为孙坚所败,窜岘山中。羊祜镇襄阳,尝登此,亦曰岘首山。晋建元二年,梁州刺史桓宣击赵将李罴,败于丹水,移戍岘山。宋嘉定十年,金兵犯襄阳,复围枣阳,孟宗政午发岘首,迟明抵枣阳,驰突如神,金人骇遁。《水经注》:山上有桓宣所筑城。今凤林关在山上。○望楚山,在府西南八里,本名马鞍山。山麓与岘山接,所谓马鞍山道也。晋刘弘镇荆州时,改名望楚。郦道元曰:刘宋武陵王骏屡登陟,望见鄢城,故名。《南史》:孝建初,朱修之为雍州刺史,南郡王义宣叛,遣其党鲁秀自江陵来攻。修之断马鞍山道,据险自守,屡败秀兵处也。《胜览》:山高处有三磴,一名笑山。

  万山在城西十里,下有曲隈。或讹为方山。刘弘牧荆州,制岘、方二山,泽中不听捕鱼。杜预在襄阳刻两碑,一沉万山之下。《水经注》:汉水自隆中,又东经方山北,即杜预沉碑处。盖方山即万山矣。《宋·邓琬传》:孔道存在襄,破柳世隆于万山。即此。宋咸淳五年,蒙古围襄樊,其将张弘范议曰:襄阳未下,以粮援未绝。而江陵归峡,行旅休卒,道出襄阳南者相继也。若筑万山以断其西,立栅罐子滩以绝其东,则毙之之道矣。史天泽遂筑长围,起万山,包百丈山,令南北不相通。又筑岘山、虎头山为一字城,联亘诸堡,以为必取之势,于是襄樊大困。其相近者曰九里山,起伏凡九,亦曰九里冈。○土门山,在府西四十里,其形如门。又十里为鹤子山,旁有鹤子川。《志》云:县西五里又有襄山。《荆楚记》:水驾山而上曰襄。

  鹿门山府东三十里。旧名苏岭,上有二石鹿,因改今名。宋景定四年,蒙古从降将刘整计,请置榷场于襄阳城外,且请筑土墙以护货物,吕文德奏许之。遂开榷场于樊城外,筑土墙于鹿门山,外通互市,内筑堡壁。又筑堡于白鹤,由是敌有所守,以遏南北之援。襄樊城外,哨掠日至。咸淳五年,蒙古将张弘范军于鹿门,自是襄樊道绝,粮援不继。白鹤或作白马,今府城东南十里有白马山,上有白马泉。《寰宇记》曰:鹿门山南有霸王山,又南为杨桥山。春秋楚为杨桥之役,即此地。误矣。《志》云:杨桥山,在今府东五十里。

  隆中山府西北二十五里。诸葛武侯隐此。《汉晋春秋》: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水经注》:沔水东径隆中,历孔明旧宅北。是也。苏轼诗:万山西北古隆中。亦谓此。今府南十里有卧龙山,又府西南三十里有伏龙山,皆以武侯名也。○柳子山,在府西北七里,檀水出其下。梁简文为州日,泛舟穷柳子之源,即此。又有紫盖山,在府北五里。宋时改名中岘山。《襄沔记》:紫盖山、万山、岘山,谓之三岘。

  虎头山府南三里。一作阿头山。东汉初,岑彭破张扬于阿头山,后改为虎头。宋末,蒙古将阿术谋取襄阳,登虎头山望汉东白河口,是也。《志》云:府西南九里又有阿头山。○百丈山,在府南三十里。蒙古逼襄阳,宋将来兴国赴救,以百艘泊百丈山下,即此。又团山,在府西北三十里。宋嘉定中,金兵犯襄阳,来自团山,势如风雨。赵方将扈再兴败却之。咸淳中,李庭芝援襄阳,舟师出青泥河,进至团山,是也。旁有仙女洞,即正德中聂贤采石为堤处。《志》云:仙女洞,在府北三十里。

  ○汉江在府城北。自郧阳府流入府境,经均州、光化、城县而东,由城北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