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者,曰亚夫山,与县城相倚。又凤台山,在县治西,顶方如台,因名。○双图山,在县东十里。两峰相对,宛如画图。

  南岷山县南十五里。上有九井、十三峰。元至正间,群盗作乱,主簿马蒙古夕率民筑堡垒于此,邑赖以全。○回龙山,在县北三十里。耸翠嵯峨,萦回盘绕。又有琼珠山,在县西北四十里。山峰蜿蜒,若琼珠相连。

  ○西溪水在县治西。回环曲折,流合南充县之曲水,注于嘉陵江。或曰,西溪即流溪之支流矣。

  蓬州府东北百四十里。东至夔州府达州四百二十里,西北至保宁府二百里,北至保宁府巴州二百十里。

  秦巴郡地,两汉因之。晋属巴西郡。宋齐因之。梁置伏虞郡。后周置蓬州治安固县。隋初,郡废州存。大业初,州废,并其地入清化、宕渠、巴西三郡。唐武德七年,割巴、隆、渠三州地置蓬州初治安固县,寻徙大寅县。天宝初,曰咸安郡。至德二载,改曰蓬山郡。乾元初,复为蓬州。宋因之亦曰咸安郡。元至元二十年,升为蓬州路,寻复为蓬州徙治相如。明因之,以州治相如县省入编户七里,领县二。今因之。

  州南屏果、渝,北控利、阆,山川奇秀,雄峙东陲。

  ○相如废县今州治。本汉安汉县地,属巴郡。梁置相如县,梓潼郡治焉。后魏郡废。刘句曰:县南二十里有汉司马相如故宅,县因以名。隋亦为相如县,属隆州。唐武德四年,改属果州。宋因之。宝六年,改属蓬州。元徙蓬州治焉。明初,省县入州。《城邑考》:州旧无城,天顺中,始筑城立栅。弘治中,始以砖石。今城周四里,有门四。

  安固废县州东北百五十里。本汉宕渠县地。晋李势时为獠所据。齐梁始置安固县,属伏虞郡。其地亦名恒陵。《北周书》:恒陵所在险固,方数百里,群獠居之。天和三年,恒陵獠叛。遣赵文表讨之。獠中先有二路,一平一险。文表阳称从宽路进,出不意引兵从险路入。獠相率出降。事平,遂置蓬州,治安固县,以文表为刺史。隋大业初,州废,县属巴州。唐武德元年,仍属蓬州。天宝初,更名良山。宝历初,省入蓬池县。大中间,复置良山县。宋熙宁五年,废。建炎三年,复置,仍属蓬州。元至元二十年,并入营山县。

  咸安废县州东南百里。亦汉宕渠县地。梁置绥安县。隋开皇末,改今名,属渠州。唐武德七年,改属蓬州。至德二载,改为蓬山县。宋仍属蓬州。熙宁三年,省为蓬山镇,属营山县。

  ○凤凰山州治南一里。隔嘉陵江,其山一峰突起,两峰相接,状若凤凰飞舞。又五马山,在州北五里。其山五峰高耸,势如奔马。

  云山州东南二十里。四围壁立,其上平广。宋淳初兵乱,移州治于山上,藉以保固。元人复还旧治。又北山,在州东八十里。《志》云:蓬州之主山也。○三合山,在州西五十里。三峰并起,围环相合,因名。

  ○嘉陵江在州西。自保宁府南部县流入界,经州治南,复折而西南,入南充县境。

  巴江在州东北。自保宁府巴州流入境,又东南流经营山县,至渠县界,而合于渠江。

  ○龙溪驿《志》云:旧在州治南。景泰中,移于城西水浒,后改属大竹县。

  营山县州东南六十里。南至广安州百四十里。汉宕渠县地。梁相如县地。唐武德四年,析相如县地置朗池县,属果州。宝应元年,改属蓬州。宝历初省。开成二年,复置。宋初因之,仍属蓬州。大中祥符五年,改曰营山。元因之。今城周二里有奇,编户三里。

  ○云凤山在县治北。山势高骞,因名。治西又有太白山。○芙蓉山,在县东北八里。峰峦丛秀,若芙蓉。又衮山,在县西十五里,石壁峭立,上有凤凰台。

  大蓬山县东北七十里。与小蓬山相对峙,相距二里许。唐以山名州。一名绥山。《志》云:蓬山有朝阳洞,空阔可容数百人,久塞。万历中,重开。

  ○巴江在县东。自蓬州界流经此,入渠县境,县东六十里有七曲汇,水流萦回,七曲两岸,崖石悬绝,飞湍喷沫,若烟雾腾涌。盖即巴江矣。○蓝溪,在县西十里。下流合于嘉陵江。

  仪陇县州北百八十里。西至南部县百三十里。汉阆中县地。梁置仪陇县,又置隆城郡。隋郡废,以县属隆州。唐初因之。武德三年,于县置方州。八年,州废,还属蓬州。刘句曰:州旧治金城山。开元二十三年,徙治平溪。是也。宋仍属蓬州。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七里。

  ○蓬池城县南三十里。亦汉阆中地。梁置大寅县,属隆城郡。隋属隆州。刘句曰:梁时县治斗子山,后移治斗坛口。唐武德初,仍属隆州。七年,改属蓬州。开元二十九年,徙州治焉。广德元年,更名蓬池县,寻省。开成初,复置。宋亦为蓬州治。元移州治相如县,而以蓬池省入仪陇。《郡志》:蓬池故城,在今州东六十里。又云:县东北十里有良山城。似皆误。

  伏虞城县东六十里。梁置宣汉县于此,并置伏虞郡。西魏因之。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