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洛都。喜曰:吾知羌不能为军矣,使发数千人守杜四望峡中,兵岂得入哉?《隋志》湟水县有土楼山,即四望山也。洛都,即破羌故城之雒都谷。

  拔延山在卫南二百余里。隋大业五年,大猎于拔延山,长围亘二十余里。《隋志》西平郡化隆县有拔延山。《通典》在廓州广威县,炀帝征吐谷浑时经此。广威,即隋化隆也。又连云山,亦在州西南二百余里。《隋志》达化县有连云山。

  浊浑山在卫西北。旧《志》云:在赤海之西。唐贞观九年,李大亮破吐谷浑于浊浑山,即此。又热水山,在卫西南五百里。《志》云:山南出暖水,流入青海。山北有冷泉,即西宁河源。

  丰利山在卫西青海东。隋开皇初,吐谷浑寇凉州,遣将元谐击破之于丰利山,又败之于青海。又尔汗山,在卫西。隋开皇三年,行军总管梁远破吐谷浑于此。○库山,亦在卫西。唐贞观八年,李靖等讨吐谷浑。任城王道宗败之于库山。靖因与道宗等分道穷追。是也。

  曼头山在卫西北。宋泰始六年,北魏主宏遣其将长孙观西击吐谷浑王拾寅,败之于曼头山。唐贞观八年,李靖等伐吐谷浑,自库山分两道,靖趣北道,其部将薛孤儿败吐谷浑于曼头山。《志》云:隋置河源郡,有曼头城,城盖因山得名也。○车我真山,在卫西六百余里。隋大业五年,炀帝追吐谷浑可汗伏允于覆袁川。分命元寿南屯金山,段文振北屯雪山,杨义臣东屯琵琶峡,张寿西屯泥岭,四面围之。伏允潜遁,遣其名王诈称伏允,保车我真山,是也。金山,亦在卫西界。

  赤岭卫西三百二十里。《续通典》:石堡城西三十里有山,土石皆赤,北接大山,南连小雪山,号曰赤岭。去长安三千五百里,自鄯州鄯城县西行二百里,即赤岭也。北魏主诩时,宋云等奉使西域,自洛阳行四千里,至赤岭,乃出魏境。又西行再期,至乾罗国,得佛经一百七十部而还。唐仪凤三年,娄师德使吐蕃。吐蕃迎之于赤岭。开元十九年,吐蕃请交马于赤岭,互市于甘松岭。宰相裴光庭曰:甘松,中国之阻,不如许赤岭。乃听以赤岭为界,表石刻约。二十二年又立碑于赤岭,分唐与吐蕃之境。二十六年,命河西节度萧景、陇右节度杜希望,分道经略吐蕃,碎赤岭碑。天宝八载,哥舒翰克吐蕃石堡城,复以赤岭为西塞。长庆二年,吐蕃复请定疆候。大理卿刘元鼎过石堡城,西行数十里,土石皆赤,名曰赤岭,盖陇右故地。距长安三千里,即开元中与吐蕃分界处也。甘松岭,见四川松潘卫。

  承风岭卫西二百九十五里。唐仪凤三年,李敬玄与吐蕃战于青海。兵败还,顿承风岭,阻泥沟自固。贼屯兵高冈以压之。别将黑齿常之引军袭击其营。贼败,遁去。杜佑曰:岭在广威县西南,东北去鄯州三百十三里。○白草岭,在卫西北,近甘州界。《水经注》:西平鲜谷塞东南有白草岭。刘宋元嘉初,西秦乞伏炽磐遣太子暮末等出貂渠谷,攻北凉,白草岭、临松郡,皆破之。

  勒姐岭在卫东。阚る曰:金城安夷县东有勒姐河,与金城河合。勒姐岭,勒姐河所出也。汉时,勒姐羌居之。晋义熙十一年,沮渠蒙逊攻拔西秦广武郡,又败西秦兵于浩。西秦王炽磐遣将折斐等据勒姐岭,邀其还路,蒙逊击擒之,即此。姐,音子。又白土岭,在卫东南,岭盖与白土故城相近。唐大中四年,吐蕃叛将论恐热遣兵击鄯州帅尚婢婢于白土岭。胡氏曰:岭在河州凤林县西。○星岭,在故龙支城西北。隋大业四年,征吐谷浑,度星岭而北,是也。吐蕃置城于此,曰带星岭城。宋元二年,赵元昊攻吐蕃厮罗宗哥城及带星岭城,即此。

  榆谷在卫西。《水经注》:河水经西海郡南,又东径允川西,历大小榆谷北。二榆土地肥美,本先零羌所依阻。后汉建武中,烧当羌滇良集诸种,击破先零,夺居大小榆谷地,繇是始强。章和末,烧当豪迷唐据大小榆谷,侵扰河湟间。护羌校尉邓训,发兵掩击迷唐于写谷。羌乃去大小榆,居颇岩谷,众悉离散。永元四年,聂尚代邓训为校尉,招迷唐等复居大小榆谷。迷唐遂叛,寇金城塞。五年,校尉贯友攻迷唐于大小榆谷,破走之,因作河桥于逢留大河以度兵。十一年,迷唐降,入居金城。诏将其种人还大小榆谷。迷唐以汉作河桥,兵来无常,故地不可复居,辞不肯徙。校尉吴祉等促使出塞,遂复叛还赐支河曲。十四年,时迷唐衰息,西海及大小榆谷左右无复羌寇。俞麋相曹凤上言:西羌为寇,常居大小榆谷。土地肥美,有西海鱼盐之利,阻大河以为固,缘山滨水,可广田畜,故强大常雄诸种。请及时规固二榆,屯田积谷,隔塞羌胡交关之路。从之。永初中,以羌乱,复罢。自晋以后,皆为羌胡所据。后周击逐吐谷浑,复收其地。隋大业四年,筑长城,自榆谷而东,以御吐谷浑也。胡氏曰:大小榆谷,即唐之九曲也。去积石军三百里,水甘草良,宜畜牧。景云初,吐蕃请河西九曲池。鄯州都督杨矩奏与之。吐蕃置洪济、大漠门等城,又置独山、九曲两军以守其地。地肥饶,吐蕃就之畜牧,因以入寇。矩悔惧自杀。开元二年,吐蕃寇临洮,至渭源。宰相姚崇等奏吐蕃旧以河为境。神龙中,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