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清泉白石,烟树云萝,毕供其所有者哉!亦奚止乎其岩栖堪寄,为不落寞也哉!因书其简,且为正其次第,题咏之后,志二贤祀典祠田,并其寺业修复之迹云。嘉靖壬子冬十一月长至前七日,三峰山人前监察御史安城刘阳序。
  壬子之夏,余求师友于安城,与师泉、三峰二君子聚讲数月。秋,复同入南山。至是过莲峰下,谒晦庵、南轩两先生祠。祠在方广寺,云两先生尝宿此,故祠之。感仰兴怀,旬余不能去。寺僧真定辈裒集今昔诸吟咏,刻梓以永兹山胜事。三峰刘君为次第而序之详矣。余于兹抑有感焉,恒言曰“地灵人杰”,是以人之贤不肖责之地也。人亦有言“人杰地灵”,是亦地之暗系于人也。观兹集焉,辨矣。南岳之莲花峰,在崇岗绝洞中,深入而幽潜,八峰矫好,若青莲出水,蜕埃壗立,净明奇丽,岳之一胜也。禅修寂学者,往往择而栖焉,宜其人之高洁远俗,世缘不能染也。然惟传梁之时有高僧惠海,迹似影响。嘉靖初有洁空者,坚志苫行,复兴法门,是兴废由夫人也。名贤贵客,选胜搜奇,游观必至,然惟宋之两先生及近代诸君子数篇,其胜已晔然增辉,视和璞白珩有光焉,是章暗由夫人也。观兹集焉,辨矣。兹集诚兹山之墨宝乎!寺僧能世修其师之志行不替,兹山之兴而章也,其有既乎?两先生不远千里,会友问学,风雨冰雪,淬志弥励,笑谈咏歌,箴规斯存,其一游一息一话一字,人皆爱慕敬仰之不置也,固宜。后来君子,遐心苦志,时发泄于吟咏间,非徒寄兴于山水者。兹集也,可以尚友,可以考德,可以稽往,可以知来,览者将有取焉。余过时荒学,仰止前修,负良朋而愧山灵也。谨题末简,用记永怀云。嘉靖三十一年壬子冬腊月八日,宛陵周怡书。
  莲峰志卷一终
莲峰志卷二
沿革
  古莲花峰,其地潭也。数峰相逼,自山西北溷水于是曲流三百余里,至一宿河口入于湘潭。逼水初派,瀑为纾流。传萧梁时惠海尊者旉法于此,磬烟际举,五丈夫集焉。尊者已心亿之分别同异,不起于心。法已,五丈夫辞去,尊者讯之,具以龙告,且云:“闻师威仪,以何为供?”尊者曰:“以地大供。”良久,没去。有顷,雷电振簸,左绕潭,右林樾,籁响夜不停音,迟明视之,迤峰斥潭,平沙如夙洽洽者。居人、山衲俱诧异之。时梁武帝方隆佛教,天下翕然称之,故其说不中隐,以闻于朝,则惠海尊者鼻祖之自来也。或曰:惠海尊者为方广开山,盖海印双僧之流也。
  寺以尊者故建,今寺后拜经台乃其址,始于天监二年岁癸未,历陈、隋、唐、宋、元,或革或沿。然此山以龙立,以法沿,由梁以前未显,实为潭始基之故出梁始。既历陈、隋、唐、宋、元,明兴,寺盖未绝。年湮久渐圮。嘉靖二年癸未,僧洁空德蕴、义天德仁修之,板屋铁瓦。洁空者,即偈所谓七十三年老洁空之禅悦也。
  又历九十六年所,万历四十七年己未,火。僧少庵如峰、安然性柱再建。
  又历甫九年,崇祯元年戊辰,火。己卯,督学使迁治郧中丞昆山王公永祚、澄川属僧凝然、性翰。壬午,学使梁溪高公世泰汇旃益命之。性翰出其衣钵、资粮,以隆武元年乙酉十一月十二日再造。与其役者,楚抚义兴、堵公胤锡、仲缄。衡阳王介之石子、管嗣裘冶伸、夏汝弼叔直、王夫之而农襄之也。
  呜呼!山岂不以人哉?则朱张二夫子最矣。匪徒峰也,自唐元和韩子登南岳,望蓝岭挥涕焉,嗣宋三百年矣,非二夫子谁可与登岳者?况峰之岧峣一隅,多荒岁月者哉!又非尹子、湛子、刘子诸人之兴起于二百年后,则两夫子不传。二贤祠者,祠两夫子者也。湛子若水、尹子台、刘子阳初建,亡岁月。田与祠,尹子所捐也。
  嘉会堂,湛子所命也,以命祠。
  祠与寺废未兴,高公世泰问其址,乃立五楹,骈立,窈然幽邃。弘光元年夏,堵公胤锡隘之,作前宇,王介之、夏汝弼、王夫之实经营之。
  始火,仪部曾凤仪舜卿迁祠主于集贤,礼也。《记》曰:“庙火,三日哭。”寄主于别宫,古之道也,不旷食。
  祠成,奉主于故宫者,衡山知县董公我前受于、衡李朱公子觐永、李吴公晋锡。董以癸未殉节死。名祀煌煌,援贤益彰,非其人弗翔,董令协也。
形胜
  凡峰胜不系于峰者,弗缀;不倚于峰者,弗缀:小苗裔于峰者,弗缀。故云峰形之胜,自天台来,南迤径妙高,折入寺。寺径菁幽,泉鸣履下,洑出林间,耳不绝潺湲,日穷于苍翠,到恋响台下,乃复见妙高以北坟起蜿蜒,其一支也。
  自观音峰来,西援径数小峰,入寺,有三巘壁立,若倚傍屏护之。错落口垂,矗为万叠,而山得不俭,此又其一支也。
  自国清东来,径朝阳,上为潭,水绝潭而东,水气白,隔山不能壁立,湃腾未息。径数邱或林麓,或頳冈,峰之水又注焉。又绝,水桥争接之。入寺,则西峰援大坳以迄乎北,周匝若罗,画溪绣谷,咸在其中,此又其一支也。
  自大小坳来,通天一栝,北下鸟道危崖,乃得泉石,青葱幽咽,宜游者之乐憩乎!此峰径之胜,莫妙于两坳。然自寺望之,仅见出道,不见胜处,其一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