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亦有禁他寺无小大钟虚设而不鸣楼或圯而不治不计也普宁于丹阳为甲寺钟不得不鸣楼不得不治矣夫钟所以立号也国家以号天下使朝作而暮息佛氏以号其徒使不失节度而循其宜钟一也而用异焉用之异而旦暮之同旦暮之同而沙门之听之不异也方其听时声来听处听往声所声听往来互为客主及其悟也无往无来烦恼涅盘不相流碍不知孰之为佛乎孰之为我乎然佛非为已者也故其立教广以周声发于钟大斯溥矣钟寓于楼高斯远矣使悬二肆以徒多纵入能而迅击闻不十里教不数百人非佛之愿也抑非寺之制也今之崇斯楼也其能溥佛之愿者与记云记云名代以传记云记云岁月以纪彼一瞬目观之以耳此一声钟听之以眼眼耳俱忘必有得于音声之外者】 大德闲重建大殿泰定甲子增刱法堂 【翰林待制冯海粟记】 丁卯又建方丈寺旧有十六院宋嘉定中尚余其半曰释迦曰三圣曰华严曰尊圣曰大圣曰地藏曰药师曰炽盛光今止存释迦大圣三圣而已 【三圣即药院也宋熙宁闲王君宜春日到寺诗云回廊深静锁春辉杖策看花信步归穿树莺唬红日永倚楼僧望白云飞又云花褪瑶阶双鹤舞桧依琼阁老龙蟠观此可以见旧寺之胜】 香严寺在云阳桥东唐天佑九年建旧名法果宋改今额 【尼僧处之寺有慈氏菩萨圣像老尼相传寺之西北角土中夜夜有光干道闲命工斸土数尺之闲有大石龛菩萨像在其中疑唐武宗去僧徒毁佛寺佛像时所藏今三百余年矣】
    昌国寺
在县南三十五里延陵镇唐大中初建佛殿甚古 【寺有古锺详见杂录门】
    云台寺
在青阳门外乌龟湾之西宋绍兴闲建宗忠简公泽之功德院也
    法云寺
在县东五十里唐天佑九年置
    广福寺
在大慈乡宋淳佑七年建移延庆寺内院额揭之
    崇福寺
在太平乡
    祇园寺
在县东南六十里东泊唐干宁六年建旧名金园宋治平中改今额靖康烬于兵火景定三年重建
    延庆寺
在县南三里谭庄宋嘉泰中僧皓始创庵于烈帝庙西绍定闲僧广真徙今所请废寺额揭之 【嘉泰中有僧皓以士大夫远寓丛林游方至丹阳无所乎馆遂与其徒广真干好事者度地烈帝庙西筑庵庭宇轩豁窗几明净往来者多乐居之由是日事送迎不胜其烦乃徙于庵之东南三里地名谭庄谒于郡得寺废额】 嘉熙后僧道坦继成之 【坦将家子俗姓单氏弃父泽出家戒行甚确藏殿山门经堂皆其所建】 妙果寺在县东南七里竹村宋咸淳中创 【咸淳中邑人蒋氏子弃俗出家创庵修白莲后改为寺】 归附后至元闲重修殿阁 【至元中蒋氏赐号优昙和尚重建殿及阁】 大德八年僧普度募缘增广为丹阳巨剎
    孝感寺
在县东北十五里耿冈宋枢密邵安简公之功德院 【邵氏之后多有居寺旁】
    祇林寺
在县西北十五里请金坛废寺额揭之
    定善寺
在云阳桥南一里宋淳佑中淮僧宗安置
    崇教寺
在县北三十里即经山院唐建宋治平二年赐今额有雨华台 【旧尝有僧讲经于此天花散坠因以名台】 金牛洞 【详见山水门】
    广教寺
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即沈山院 【因南唐吏部郎沈彬为处士得名院之左偏抵堂百步而北有石壁其径柏削然千仞若环翠屏即处士庵也陈辅之少时每至辄经岁始去有梁父吟牛角歌悲昔游三诗题之壁闲今皆不存】
    梁宝寺
在县南五十里丁桥西梁大同闲建
   金坛县
    慈云寺
在县治东南一百步梁大同初庐陵王府兵曹周祥建宋改今额开禧中重修漫塘刘宰为记 【其文曰慈云寺建于梁之大同而金坛置县在唐垂拱闲先后盖百有五十年今郭内之寺三曰报恩兴于久废草创未具曰笃信在郭之隅建炎有旨专以奉故中书侍郎忠穆张公之祀其宅邑之中为众所向者慈云而已固宜栋宇日辟像设日严而渡江之初衣冠流寓梵呗息而家人尔汝陛级圯而鸡犬睢盱其徒去之晨香夕灯灰寒烬冷开禧中承务郎赵君汝璔丞邑承直郎邓君谦之徯新城次于里中乃相与谋欲遂改作保义郎赵崇谋登仕郎潘炳将仕郎唐大明进义副尉茅拱与路(王肃)段康民闻而和之僧法荣善庆如松祖贤奔走其闲金谷之施来者接武既劝相寓族各适有居乃薙厥芜乃屏厥翳乃撤庙貌更其朽蠹而新之乃饰院宇聚其徒众而居之院拆为四而虚其左之前以须来者外缭周墙中耸双塔承平旧观远矣复还父老叹嗟儿童惊喜又以役之未竟而施之者之难常也岁以七月既望合众建斋籍其赢以充费遂兴两庑余五十楹峙其后为斋祭之堂虽庖湢之舍亦更新之既成而康民与僧如理妙信普应师逵来求余文以记余学孔子者于浮屠氏无考焉而康民阅再岁请不懈作而问事之颠末则自经始以迄于今盖十六年矣而康民等汲汲然惟役之祇忘其寒暑之更鬓发之改其持久不倦有如此者汝璔旋代去邓赵潘路诸君与法荣善庆如松祖贤皆前死康民方盛推其功曰微夫人不及此其成功不居有如此者至于以其术自售而不丏于人以其赢为费而不私于已皆与他为浮屠学者不类故不辞而为之书 山门金刚工制精极】
    普慈寺
在县东二十五里礼智乡梁大同中置隋大业中废唐长庆初重建
    报恩尼寺
在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