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大王庙
在京岘山 【旧传王为后稷庶子佐禹平水至会稽诲人浚道后祀之至宋胡文恭宿请登祀典或云禹平水土而人祠之未详也】
    柳如京庙
在北固山下
   丹徒县
    西岳别庙
在鹤林门外 【西岳别庙在鹤林门外○(钞本此条在东岳别庙条后) 案此志之例郡城以内属于本府郡城以外属于丹徒县故上文祠类瓜步江神祠(在金山龙游寺)刘武翼祠(在登云门外)林文节祠(在紫府观内)皆属于丹徒县不与本府之祠相杂庙类之西岳别庙既在鹤林门外自当属于丹徒县不得与东岳别庙同属于本府明矣今改正下文徐偃王庙(在崇德乡大渎山下漕河之西)汉留侯庙(一在丹徒镇漕河之东一在彭城)张司徒别庙(在丹徒镇官庄口)白龙庙(在长山之麓)辛王庙(在新丰镇)白兔山神庙(在城东南十五里)萧练三姑庙(在城东三十里)石公山神庙(在城东北二里)句骊山神庙(在城西南七十里)褒忠庙(在西津蒜山下)旌忠庙(在通吴门外)灵顺庙{一在塘(土追)山上一在乌盆澳}邓艾庙(在京口港上)林仁肇庙(在朱方门外)关王庙(在京口坊竖土山之侧)平水大王庙(在京岘山)天妃庙(在竖土山东)下元水府庙(在还京门外)张王别庙(一在鹤林门外一在华山一在下兰)昭惠庙(在雩山)石马庙(在高资涧西)夏禹庙(在马迹山顶紫府观之东)司马公庙(在义里乡炭渚桥侧)唐葛周三将军庙(在塔山之巅)炳灵公庙(在丁角镇)皮场庙(在江口坊京口闸左岸)东平忠靖王别庙(在小沙中保)汉王别庙(在乐亭汉王桥北)其地皆属于丹徒县不应与本府之庙并列今皆一一改正】 旧号云胜庙即华岳金天王之行庙也唐天宝六年有天使崔明祈醮于新淦县之玉梁洞梦与神遇使还具以状奏其年八月敕于九仙台云储洞置庙大和中有金陵彭彦规使于新淦县闻神之灵乃画庙图而归寻为丹徒令因置庙于此绍兴初因火庙坏越二十载庚午郡人相率重建
    徐偃王庙
在崇德乡大渎山下漕河之西宋绍兴闲创宝庆中庙坏淳佑癸卯里人重建州郡春秋递至祝版以祀 【每遇水旱有祷辄应故州郡春秋递至祝版以祀】 归附后毁于兵燹延佑二年众复建一在下鼻塘
    汉留侯庙
二即张子房别祠一在丹徒镇漕河之东未详所始 【土人亦谓之张司徒庙非也今别有张司徒庙去留侯庙不远在官庄口然此庙莫知其所始前志言昔有土人知中州过留侯祠下奉香火以归立庙于此】 宋建炎焚毁绍兴辛酉重修 【宋进士刘应□篆额】 景定四年隐士徐某新之 【隐士号梅窗其名字未详】 归附后庙圯皇庆元年里人复建 【皇庆元年里人冷德新胡体仁捐已赀兼募众重建】 一在彭城宋嘉定闲建 【去城三十里曰彭城宋嘉定元年民多疫有道人至其境施药疗病得更生者千余家一日道人辞去老稚送之道人身轻如羽悬空五尺行向山林不知所之正怅望闲空中忽有人云七十年前此地有张子房庙今废久矣乡人遂立庙岂施药者即子房耶见咸淳志】 张司徒别庙在丹徒镇官庄口
    白龙庙
在长山之麓宋元丰六年赐庙额曰灵渊宣和中封惠泽侯 【元丰六年夏大旱州遣官诣庙酌泉归祷山颜出云与泉偕行既至府居而雨者三日是岁境内有年守臣许遵以状闻诏赐灵渊庙宣和中封惠泽侯】 绍兴癸酉加为灵应昭济公曹岠有记 【其略曰元丰时许公之祷雨也万方曲尽因访佛老之徒有名行者得倪尊师而礼之尊师曰吾不能致雨有弟子姓白近在扬州城中以革补鞋为业可使人致之当得其所据小木床斯来矣遂如此言果至以师故不敢隐则曰今欲雨无所取水凡溪壑坎井之一泓一滴各有所司乃取太守砚池墨水吸而噀之有顷雨至而色尽墨其人不知所在又从其师物色之云已归长山方知为长山之龙也旧尝以其事绘像于壁而庙别立倪尊师之祠庙坏未久其说犹可据因并录之绍圣丁丑通判夏侯元栽松记在庙内】
    辛王庙
在新丰镇宋绍兴七年立杨天成为记 【其略曰韩国赵侯辛君讳翼字大鹏灌阳人也少时仕韩为郎中秦起兵破韩是时天下皆乱惟公独守坚越韩相皆城立公为赵侯然秦势勇不能守泛海而南入闽无所知名闭门不出尝以家财求客为韩报雠于秦然闽无烈士尝令家僮陈奎求之晓夜究心仅仅十六载陈奎叛公追至毗陵不捷以千金求之得诸句容遂杀之公因疾于毗陵岁余邦人以紫虚君丹药赠君病愈闻秦已破是年饥人互相食啖公倾帑藏尽救饥民汉兴天下稍定公置田千亩茅屋数椽以养道修真至汉安五年无疾而逝卜葬辛塘之南至隋立祠于南冈之东祈祷无感不通至唐中兴土人以君之事告于朱方守臣自君之薨仅六百八十余年灵感以护邦人至宋真宗方封王号绍兴七年迁祠于此绍定六年四月一日书立石 今按碑中所载事不出于史传且言紫虚君丹药近乎老氏虚诞之说姑录于此以俟识者】 干道己丑重建
    白兔山神庙
在城东南十五里
    萧练三姑庙
在城东三十里
    石公山神庙
在城东北二里
    句骊山神庙
在城西南七十里
    褎忠庙
在西津蒜山下即忠州刺史魏胜之庙宋隆兴闲立 【宋隆兴中金人犯淮甸统制官忠州刺史魏胜力战于清河口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