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就于广盈仓收贮别无定额】
义仓各都隅每社设义仓一所
盐仓在县东五里设置仓廒三闲
郡社稷坛在城西隅大卿桥南
雷雨师坛
风师坛在甬东隅
   乡都隅社 【名见前志】
甬东隅
城西隅
老界乡 【一都至四都 九十一社】
阳堂乡 【五都至十一都 七十九社】
翔凤乡 【十二都至十六都 六十六社】
手界乡 【十七都至二十二都 六十四社】
丰乐乡 【二十三都至二十六都 四十三社】
鄞塘乡 【二十七都至三十二都 八十六社】
句章乡 【三十三都至三十四都镇都 三十六社】
通远乡 【三十五都至三十九都 五十八社】
光同乡 【四十都至四十三都 五十社】
桃源乡 【四十四都至四十八都 五十六社】
清道乡 【四十九都至五十三都 七十九社】
湖田 【五隅 五十八社】
   坊巷桥道 【已见前志者不录】
迎恩坊在县西三里泰定二年县尹阮申之立
东津浮桥在鄞县东南二里灵桥门外唐长庆三年刺史应彪置凡十六舟亘板其上长五十五丈阔一丈四尺旧名灵现桥亦曰灵建桥盖初建桥于东渡门三江口江阔水驶不克成乃徙今建桥之地经始桥基时见虚空中微有形弯环如虹众以为异因建桥于其下而名之历代重修姓氏备见新旧志至正二年内抄到路案见行事实 【浮桥元设桥船一十六只至元二十九年差设民户一十六名各管船一只与免差徭为是涨涂东西两岸增砌石磡止用桥船一十四只差令桥夫一百四十名看守后因船户言告消乏佥补不便本路拟将排年积下支销不尽挑粮脚价一百七十定每两三分起息分借殷实之家营运获息修理浮桥至元元年二月内申奉使司帅府备奉省府札付准拟已将桥户放闲当差仍令桥夫看守及将前项钞定发下鄞县录事司召主规运递年获到息钱修桥之外余者转行作本到今通有本钱中统钞七百余定营运如遇桥木船只损坏就行支销息钱买办木物修造船只用度不曾动支官钱公私便益即目浮桥见行牌船一十四只分列江面每船两头用篾(致去至改育)二条及将系(致去至改育)并钉江底并用挺心算子木铺排船面两边又用栏干二十四座铁系二条大篾(致去至改育)四条压定以成桥道军民客旅来往通行并无阻滞】
马道一所在县南城下沿江为海道运粮舟次至正二年郡守王元恭刱立余姚州判官叶恒记 【蠡吾王公守庆元之二年治石马道于城南江浒縻漕舟以上下马道之名在昔无闻岂即所谓步者与漕运由汉历唐经涉川陆舟载车挽为费廿倍其输我世祖皇帝混一区宇天纵圣模爰创海漕以实京畿因时制法超越前古浙河东西及于江淮储积待运近仓之渠则又浅隘大舰或不能遽通必假小舟转载亦不免于跋涉之劳也庆元为郡并江通海无滩濑椒崖之险万斛之舟直抵城下视他郡则易为力然而涯涂淤淖不可揭厉遂树杙构栈致粮于舟谓之马道材出于民而吏胥并缘为奸舟人乘时要利事甫毕辄尽取以去吏不能禁为民病者久矣公究其故于是改图庀工椓木沮洳中置石其上高十有四尺基广如高而不及二尺其面则居高之半强长以尺计者百复护以木以虞冲激比置离列凡十所费出水脚之羸万六千五百缗吏助奉米六十斛以食役者作于至正二年二月己巳越三十有七日以四月乙巳讫工又屋其旁属延庆寺僧世守岁加葺俾勿坏且象大士天妃于其中以启舟人之敬畏嗟乎民社之寄休戚所系者重矣公睹数十年之积患而为深远之谋致利于无穷岂非古之所谓良二千石者乎然生民之患又有大于此者由是而扩充之其庶几乎是不可无纪以告来者公名元恭字居敬敏于为政闻善无不为其兴学校敦礼让修堤渠谨仓庾之出内屏奸悍之攘窃若此者皆可书也兹纪是役故略寮寀议协役虽大而其成之也速属以视其役者鄞县主簿哈思别督工赴役者录事司判官叶仁为屋以守者始于妙(王火)云】
  奉化州
   公宇
奉化唐以名郡故县亦以奉化名贞元闲为上县初分九乡宋景德闲并为八乡五十有二都入国朝至元庚寅析户凡五万七千七百七十有九元贞改元例以四万户之上升为州即县旧治署事皇庆元年监州木八剌改建听事三闲扁曰迁善轩三闲副厅左右各三闲吏目署于左后堂三闲扁曰清畏仪门吏舍庖湢咸备州狱三闲前进士陈观记
谯楼五闲在州治前延佑六年知州马称德因旧址开拓重建扁曰宣明置铜壶鼓角江浙儒学副提举刘致记至元三年毁未建
镇东楼在州治东北四里至元五年同知石抹朵兀只因旧址重建余姚州判官叶恒记 【石抹君贰奉化之三年镇东楼成合乐治具燕其僚吏宾友以落之州人杨中来菁江之上请书其事予谓游息以适其趣临观以疏其壅惠泽流布民情畅达孰谓非政乎是役之兴庶几有为政之道焉按志楼创于宋嘉定六年知县冯君多福处州教授王宗道为之记元贞初奉化始升州厥后州巿火楼遂毁数十百年之遗址茀然榛莽缺而弗理君欲复是州之旧观乃谘同寮厥议克协捐赀以倡义者输材工者效技未几而栋宇翚翥规制宏敞丹垩炳焕过而睹者以为加于旧焉董其役者蓟邱王伯英也巿距州治五里而近平湖潴其东联以浮梁数十楹其西则大溪经焉溪之渊为耀碑潭由潭折而为江曰长汀江之桥曰惠政楼当阛阓之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