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至卷八)

  明王时泰修,王柬鲁纂。时泰山东平原县人,万历十七年任阳武知县。柬鲁怀庆府河内县人,选贡,万历十八年任阳武县教谕。阳武古博浪地,汉为阳武县;金尝置延州,元废州复为阳武县,明以来隶开封府。阳武以博浪沙及陈平所生户牖乡事,名于史册。博浪沙在县东南三里,相传张良募力士击秦始皇误中副车处。据旧志序,县志创于弘治癸丑知县张林茂,嘉靖六年吕柟又重纂县志三卷。此志万历辛卯时泰续修,今只存此三卷矣。据乾隆《阳武县志》载时泰此志序谓,万历庚寅命柬鲁及贾悌等重纂,分舆地、宫室、食货、官师、选举、人物、王言、艺文诸门。

  河南府志二十七卷清顺治十八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清朱明魁修,董笃行纂。明魁字灿煌,辽东义州人,贡生,顺治十六年任河南府知府。笃行字天因,洛阳人;官至通政使司右通政。河南之名始于汉置河南郡,以司隶校尉督察畿辅,魏因之,晋置司州治于洛阳,领河南诸邑。《隋书·经籍志》有《司州记》及刘澄之《司州山川古今记》,可推记载河南郡事最早之书,直至北宋代加修葺;宋敏求之《河南志》号称最备,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为博物之书。宋以后亦代有修纂,而今存见者,惟明弘治陈宣《河南郡志》,此志为明魁纂成于顺治十六年,其书共二十四门,又附目二十一。考古证今,摭采浩繁,古迹艺文累累数册。洛阳为河南首邑,汉、魏以来故都,唐、宋人小说,所载洛都风物遗闻颇多,本志绝未一引,故其摭取犹属雅正。 

  河南府续志四卷清雍正六年刊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

  清张汉纂修。汉云南石屏人,康熙五十二年进士,授翰林院检讨,雍正五年任河南府知府。此志增续康熙三十四年知府张圣业府志后四十年之事,为郡人范百顺、洛家雄辑录,汉为之厘正定稿。河南置府始于元,领域甚广;雍正二年以所属陕州升直隶州,时领洛阳、偃师、巩县、孟津、宜阳、登封、永宁、新安、渑池、嵩县十县。故此志修时与前志辖域有异。

  洛阳县志十二卷清康熙间刊本(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藏。现藏上海图书馆)

  清武攀龙原修,吴源起增纂,钱肇修续纂。攀龙字际云,号兰石,山西交城县人;顺治三年进士,官河南督粮道。源起字准庵,嘉兴府秀水县人,顺治十八年进士,康熙八年任洛阳知县。肇修字杏山,一字石臣,号南山,奉天铁岭籍,浙江仁和县人,康熙三十年进士,康熙三十五年任洛阳知县。洛阳为古都会地,自晋陆机撰《洛阳记》,其后记东都事物之书,不下数十。而县志之修,据本志序有云:“嘉靖戊子武部路君直草创斯举,初就梓于定陶,陶君迁乔,嗣重刻于霸州江君北。”按《洛阳县志》于明嘉靖间知县路直始修,清顺治十五年攀龙督粮河南又为重修;其后贾汉复巡抚河南时,以攀龙之志疏略,属源起增补,成于康熙十年,又三十年肇修又为续纂,皆未易攀龙原书体例。其书分天文、地理、人物、田赋、官师、选举、秩祀、祥异、古迹、陵墓、杂纪、艺文十二门,而以图考冠于篇首,列河图、洛书、营洛、土圭、与城池五图。其书体裁文字,皆沿明人纖诡之习,而于古迹人物民习弥有考鉴,惟卷末有洛阳古今艺文目,其意欲列举关于洛阳掌故之书,颇有见地也。

  偃师县志四卷明弘治十七年修,蓝丝栏明抄本(天一阁藏)

  明魏津纂修。津字弘济,陕西郃阳县人,弘治举人,弘治九年任偃师知县,升云南临安府通判,调四川重庆通判,自乞休归。据魏津自序云:“邑旧有志,岁月寝久,不无残缺,自丙辰来宰是邑,成志全书四卷,捐俸锓梓,以永其传千载。”按其语则此志当有刻本,而今只存此抄本。观此本书法挺秀,而中无一字缺误,似据刻本誊抄。其书全篇分五十四门,无纲领目,所记山川,以侯邙、伊洛为最有名。陵墓载伊尹、田横、苌弘、颜正卿、杜甫之墓,皆在县境。土产所记,以桑枣最盛,载弘治五年调查县境有桑六十万八千一百四十六棵,枣四十八万二千七十九棵。而今偃师则不养蚕,桑亦无有矣,以知古今各地物产之变迁,则沧海桑田,变化莫测。

  偃师县志四卷清顺治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清艾元复纂修。元复米脂县人,顺治十三年以举人任偃师知县。偃师为伊、洛所经,大河绕贯,形势壮严。据本志元复序云:“偃师为高辛氏殷汤相继建都,政教翔洽;成王营洛,实为锁钥重地。”又据沿革谓:“偃师立县始于西汉,其后别立平县、缑氏县,而偃专其名,自帝喾、盘庚以来为都畿所在。”按本志所叙沿革,简略未详;迄乾隆间孙星衍、武亿纂《偃师县志》,详稽经典,以证偃师为汤之亳地也。《偃师县志》自明弘治间魏津创修,其后嘉靖间知县魏弘济、卢学韶又先后重修。此志为元复官偃师时,延豫章、郑谪星与邑人蔺楠、胡淑生等,依嘉靖旧志总纲,补缀新事;元复自为总集,笔削成书。按此志因康熙二十八年洛水涨溢,版片无存,传本今极稀见。

  登封县志七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