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秩官、选举、名宦、人物、艺文十一类,各具子目,子目绪次,未经厘订,颇见散乱。泗州于北周时,改高平县置州,州治原在虹城;康熙十九年没沦于洪泽湖,州治侨于盱眙。雍正二年改升直隶州,始划盱眙为州领邑,及天长、五河,领县凡三。康熙十二年知州李德耀修《泗州志》三十卷,二十七年知州莫之翰重修州志十八卷,仅志州事未及领邑。此志增辑《莫志》后百余年之事,分叙领邑较详。水利志专载淮水历来之泛滥,记旧城湮入洪泽之事尤详。《莫志》以筑堤防水,为水利之上策,此志水利疏浚顺轨安流以为上计,书中列图以呈泗州形势,皆关治淮之策,以比《莫志》铺陈水利议策,是有辗进也。

  天长县志七卷明嘉靖二十九年刊本(天一阁藏)

  明邵时敏修,王心纂。时敏字惟勤,一字伯来,余姚县人;举人,嘉靖二十五年任天长县知县。心字惟一,邑人,嘉靖十七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出知郴州同知,即告归不仕。长天当江、淮要冲,在昔战争必经之地,以故旧志无稽。据康熙重修《天长县志》序谓:“于弘治中虽两经修辑,然其纪事未核。”而弘治二志久佚,此志为心所裁定志例,时敏再为参订;其书体例,揭纲为地舆、人事两篇,简核足征,颇能揭举荟要。物产志,纪邑之冶山有铜坑,遗迹犹存。按《唐书》载天长县出铜有铜坑。冶山又产铅,但产铅不多耳。官师志,引旧志载宋包拯审断牛舌一案。人才志,引《温公日录》《苏氏志林》《东轩笔录》;有《宋寿昌传》,寿昌天长人,七岁父出其母刘,母子不相知者五十年,熙宁初寿昌弃官入秦寻母,遇母于同州。时母年七十余,嫁党氏有数子,悉迎以归。寿昌辞官而迎嫁母,可谓纯孝矣。艺文志载苏轼诗云:“不羡白衣作三公,不爱白日升青天,爱君五十作徕服,儿啼却得偿当年。”颇感人心之句也。

  天长县志四卷清康熙十二年刊本(徐家汇藏书楼藏)

  清江映鲲修,张振先纂。映鲲字南溟,四川阆中县人;举人,康熙元年任天长知县。振先天长县人,举人,事迹未详。天长县志,自嘉靖二十九年知县邵时敏修志后,崇祯癸酉知县罗万众重修之。此志纂成于康熙壬子,翌车刻成。其书体例,分二十六门。沿革记唐玄宗天宝元年万寿日,百官表请定为千秋节,并割江都、六合、高邮三县地,置千秋县。七年改千秋节为天长节,以是又改千秋县为天长县。旧志疏而未载。按此志原本,今极稀见,流行者大都为抄本,此本为雍正时用原版重印,版已漫漶磨灭。

  萧县志十二卷清顺治七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

  清祖永勋修,许作楫纂。永勋字元若,奉天宁远县人;贡生,顺治五年任萧县知县,在任六年,升兴屯同知,官至松江知府。作楫字二济,一字天船,邑人,贡生,好著书,著有《春间亭集》《易草》《四书解》《毛诗正韵》《说文堂字说》等。萧县为古萧子国,春秋时为宋邑;秦置萧县,属泗水郡,北齐更名承高县,唐复名萧县。自五代迄明、清,皆属徐州府,民国始划属安徽省。县累经河患兵屯,万历间修县志二卷,久佚。此志修时征求未得,故此志多从采访见闻,实地观察写成,绝少沿用旧志纪载,书中纪述近事为多,古事则少,行文多慨叹邑事盛衰。

  ●稀见地方志提要卷九

  长兴 陈光贻学

  ○江西

  明林庭■〈木昂〉纂修。庭■〈木昂〉字利瞻,福建闽县人;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兵部主事,升郎中。出知苏州府,云南参政,嘉靖二年任江西布政司右参政,三年升湖广右布政使,官至工部尚书,卒谥康懿,《明史》有传。江西旧无通志,嘉靖癸未巡抚都御使盛应期属庭■〈木昂〉及宪副周广纂成是编。其书体例悉依一统志例,列藩省三卷,次列府三十四卷,文简事核,匣然有序。卷前有嘉靖四年副都御使陈洪谟序,及江西会城图一。江西建置沿革,春秋、战国时,地属吴、楚,秦为九江郡,汉初为淮南国,以豫章树氏郡属之。王莽时曰九江郡,东汉曰豫章,隶扬州刺史部,献帝时以扬州所属江东诸郡悉入吴。于是以汉豫章旧郡,乃增置庐陵、鄱阳、临川、安城四郡都尉,晋初隶扬州;元康元年割扬州之豫章、鄱阳、庐陵、临川、南康、建安、晋安,荆州之武昌、桂阳、安成合十郡,因江水之名而置江州。宋、齐因之,梁太平二年分寻阳、太原、齐昌、高唐、新蔡五郡,置西江州,治于寻阳。陈省西江州,隋置洪州总管府,及江、饶、吉、虔、袁诸州,大业初改州为郡,复为豫章、九江、鄱阳、临川、庐陵、南康、宜春七郡。唐兴改郡为州,武德五年置洪州总管府,开元二十一年置江南西道观察,管州八,洪州、饶州、虔州、吉州、江州、袁州、信州、抚州。五代初为杨吴所踞,后属南唐;宋为江西路统江、洪、抚、信诸州,南康、临江、建昌三军。元至元十五年改设江西行中书省,至正末为陈友谅所据。明洪武九年改元行中书省为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治南昌府,领府十三,南昌、瑞州、九江、南康、饶州、广信、建昌、抚州、吉安、临江、袁州、赣州、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