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观察也。前人所撰此志之提要序跋,均未言及此志“建康表”之重要,故本提要特著录之。

  金陵新志十五卷元至正刊本,明正德补版(上海图书馆藏存卷三上中、卷十至卷十二,卷十三下至卷十五)

  元张铉纂。铉字用鼎,陕西人,官奉元路学古书院山长。金陵亦名秣陵、建康,自三国孙吴始建为都,其后六朝嗣起,偏据江左,金陵遂为文物之邦。历代所修志乘颇多,见载于《唐书·艺文志》者,有《秣陵记》二卷。见载于《宋史·艺文志》者,有元广之《金陵地记》六卷,史正志《建康志》十卷,宋舜庸《续志》十卷。见载于嘉庆《江宁府志·艺文》所录,又有吴琚庆元《建康志》,周应合为马光祖修景定《建康志》五十卷。均修于张铉此志之前,而今大祇不传,惟周应合《建康志》见收于《四库全书》。此志铉纂成于至正三年,翌年奉元路儒学刊版。书首有索元岱序及修志文移、修志本末、引用书目。此志见收《四库全书》,原刻本此书外,惟北京图书馆藏有全帙。前人撰此志提要序跋虽多,均未述及金陵宋元以前志乘渊源,与此志之版刊流传,故补缀之。

  南畿志六十四卷明嘉靖十三年刊本(上海图书馆藏卷一至二、卷十,天一阁藏存卷十二至二十七卷)

  明闻人铨纂。铨字邦正,余姚县人,嘉靖五年进士,授宝应知县,历官至湖广按察司副使。官宝应时,尝纂修《宝应县志》,及官提督南畿学政,与南京太仆寺卿陈沂又纂成此志。明自永乐北迁之后,改北平为北京,以应天为南京,南北二京皆直辖郡邑,而不设布政使司,以十三府四州为畿甸,直隶南京部院,故称南畿。南畿旧无通志。此志为学政主纂,其体例似都会志书,与永乐时颁行之通志义例有异。其编例,前三卷称总志,分目凡八,卷四以下,次列畿外十四府四州,分目凡十二。而书中纪载,则惟纪都城事物者详,采掇尚属核实。

  应天府志三十二卷明万历间刊本(北京图书馆藏·上海图书馆藏胶卷本)

  此志不著纂修人姓氏。按其编次,卷前列万历五年礼部左侍郎、管南京国子祭酒事、江左殷迈序,及凡例、应天府境图。卷一至三,为郡纪,分上中下三篇。卷四沿革表。卷五至七,历官表,分上中下三表。卷八至十,封爵表,分上下二表。卷十一至十二,科贡表,分上下二表。卷十三,荐举表,一表。卷十四至三十二,列诏令志、风土志、山川志、建置志、官职志、学校志、田赋志、祠祀志、杂志,共九志。次列宦绩传、人物传、勋封传、一行传、列女传、杂传,共六传。按凡例谓:“志中所载,皆据史册,《一统》《金陵》《南畿》各邑等志。惟志与史谬戾者,则从史而折衷之。”观其书纪载明代典章制度,以及金陵往事,颇能与史传相合无谬,纪述尚为核实。考其撰人,据《明史·艺文志》有程嗣功《应天府志》三十二卷,未注修志年代。朱士嘉《中国地方志综录》,著录明修《应天府志》有二,一为万历五年刻本,王一化纂修,日本内阁文库藏。一为万历二十年刻本,程嗣功纂修,北京图书馆藏,二志均是三十二卷。兹阅此志全文,并无一辞言及嗣功之修此书也。朱氏《综录》之著录撰人,大概依据《明史·艺文志》之著录也。王一化之志,余未有见,疑或即是此志,因王一化之志著录是万历五年刻本,而此志首列殷迈序亦为万历五年,焉有一年之中同修二志之事哉?故此志之纂修人,以俟将来考证。

  上元县志十二卷明万历刊本(上海图书馆藏)

  明程三省修,李登纂。三省字师曾,富顺人,万历上元县知县。登字士龙,一字舜庸,号如真,上元县人。隆庆初以选贡充太学生,授新野知县,去官不再仕,家居三十余年。万历间登先后分纂上元、江宁二志,《上元志》登自纂成惟三卷,以下山川属之盛敏畊,人物属之顾起元,登总司校勘。按此志凡十二卷,卷前有京城图、县境图二页,卷一沿革表,历代县令表,卷二田赋志,卷三地理志,卷四建置志,卷五祠宇志,卷六古迹志,卷七职官志,卷八科贡志,卷九至卷十一人物志,卷十二艺文志,凡表二、志九,子目三十六。全书大要,归综于纪政、观风考、艺文,三者皆考覆赅博,讨论精详。如田赋一志,考往古之定额,尤足镜览,记户口则昔繁而今耗,论徭役则昔简而今增。又如纪风俗之浮漓,人物之盛衰,而皆令人有感焉。

  上元县志二十四卷清康熙六十年刊本(复旦大学图书馆藏)

  清唐开陶纂修。开陶字晋公,四川遂宁县人。贡生,康熙五十五年由山东临邑知县调任上元。官临邑时,曾纂修《临邑县志》,及调上元又成此志。上元邑乘,可稽考者,明正德辛巳知县白思齐延管景始修,万历间知县程三省又修之,于明凡二修。自明亡之际,金陵多兵燹之祸,陈迹已非,文献无征,故此志之纂颇费采摭之烦。兹按其编例,首例图考、恭记、沿革表、秩官表、科贡表。次列疆域志、山川志、建置志、民赋志、学校志、祠宇志、五行志、名迹志、艺文志。再次列人物传、摭佚,凡十六门。表、志、传三体皆备,体例为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