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之为洞者二又上之为洞者二其东为小洞者一
 祠火龙而邃有泉濡濡出西折而上又为洞者一
 再西为大洞者一即石经堂也形方如矩平视如幔
 顶中奉金身如来修丈余跣而端立足踏石板下藏
 玉匣金瓶贮舍利三颗东北壁上嵌法华石经一部
 西壁为杂编有白石柱以竖四隅若撑其顶洞之底
 复有二洞不可测识总之七洞皆藏石经也石经版
 约方三四尺层累相承以洞口窥之有暖气袭人但
 石扉封固不可开开则有风雷之变考碑记自北齐
 至隋有沙门静琬发愿刻十二部经藏之此山后其
 徒续成之歴唐宋辽金功始成其半在石洞半在西
 峪之寺塔噫真稀有之事哉
  首善书院记         叶向髙
 首善书院者御史台诸君所创为南皋邹先生少墟

 冯先生讲学所也额曰首善者以在京师为首善地
 也二先生语余为记余曰记讲学者必其素常学问
 之人髙不知学何以为辞二先生固强之余乃言曰
 古之所为敎学则庠序学校尽之矣当其时里党之
 习师儒之所修明舍三徳六行五伦之外无他物也
 自孔门之学兴于洙泗始言心言性言道徳仁义而
 其指归不出于孝弟时庠序学校废而贤人君子之
 有志于学者始欲得圣贤为之依归以共维世教于
 不坠其上下之相为补救如此汉唐以来以杂途词
 章取士置徳行伦常于不讲至宋而濓洛关闽诸儒
 乃复绪邹鲁之言转相授受鹿洞鹅湖始有书院
 以聚徒讲学亦杏坛之遗意也明兴设科罗才虽取
 词章而学宫功令载在卧碑者一本于徳行至以明
 伦额其堂其大指与三代同而末流之弊逐功利而
 迷本真乃反甚于汉唐贤士大夫欲起而维之不得
 不复修濂洛关闽之余业使人知所向徃于是通都



 大邑所在皆有书院而京师独缺欲讲学者率寄迹
 于琳宫梵宇黄冠缁流之所居而无一敬业乐羣之
 地盖二百余年于兹矣夫大学之道明徳新民归于
 止至善其释止至善首言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其重
 邦畿如此而要其所止又不外于君臣父子之伦盖
 圣人之教人明白显易不为奥说渺论又如此夫惟
 君臣父子之伦明而后朝廷尊朝廷尊而后成其为
 邦畿可为民止故曰商邑翼翼四方之极非他之通
 邑大都所得而比也二先生之惓惓于此举意念深
 矣吾闻邹先生之学深参黙证以透性为宗以生生
 不息为用其境地所诣似若并禅机元而包括于
 胸中冯先生之学反躬实践以性善为主以居敬穷
 理为程其识力所超又若举柱下竺干而悉驱于敎
 外要之于规矩凖绳伦常物理尺尺寸寸不少踰越
 与世之髙谭性命忽略躬行者大相径庭则二先生
 师世淑人之模范又无不同故凡谒邹先生者盎然

 如太和元气之薫蒸疑游华胥之庭其见冯先生则
 屹然太山乔岳生仰止之心今合二先生振铎于邦
 畿又适值圣天子道化覃敷统接尧舜一时名流济
 济如龙源锺先生辈相与于喁倡和共明君臣父子
 之伦阐皇极以示归使凡有志于大学者毋以至
 善为荒唐而唐虞三代之治可复还于今日则其所
 补于世道岂浅鲜哉徃徐文贞在政地好讲学朝绅
 借以为市江陵矫之至尽毁天下之书院使世以学
 为讳余愧不能为文贞奉二先生于皋比而幸与之
 同朝时聆其謦欬又读其论学之书目覩书院之建
 未尝不忻忻然有执鞭之愿世得无执江陵之见以
 诮余乎余亦甘之矣书院在大时雍坊十四铺贸易
 自民间为赀一百八十两皆五十三道所输经纪
 其事者司务吕君克孝御史周君宗建以天启二年
 月日开讲是为记
  重修三屯营城记       戚继光



 国初捐大宁藩封界乌梁海为内属赖障辅郡莫重
 蓟镇初镇桃林口宣徳初移于狮子谷天顺又移三
 屯营去喜峯二舍矣营曰三屯忠义卫三百戸屯地
 也属迁安县西百二十里左山海右居庸而绾毂其
 中以要贡路示重非拥武卫北城何以张形势而抗
 威棱哉旧城庳薄而隘南有垝垣为韯杀营即移镇
 府所茇也二营间有阛阓每以无城戒暴客而屯戍
 非土著两防空营以行虽名重镇虚亦甚矣遵化县
 去此五十里忠义三卫一所附之而此惟三百戸势
 轻不足以犄角镇府麾下移兵饷顾抱檄印于卫非
 所以尊统驭而急御侮之完筴也自嘉靖以来是镇
 益重隆庆二年乃以余总理之边垣孔亟经营六年
 次第就绪二营阛阓日壮而全镇之众常练于此弗
 足以容戍者病之乃谋辟城于制府刘公巡抚杨公
 当上即位诏増饬边城二公因得所请适少司马汪
 公阅师而以移卫谋之公于元年条其便冝制以忠

 义中卫移之三屯城内其掌印佐贰巡捕指挥及千
 户经歴各一佩印赴之旗军春秋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