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藁之宜安南有郦阳水入之 水经 注 





  宜安在城西南二十五里其西有泥阳村疑即郦
  阳也水今涸 藁城 县志 
 响闸水 在正定县城东南隅源自城河西北隅经
  此南出明万历四年知县周应中用石甃砌流急
  有声因悬水磨于此今废闸外溉田数十顷
 井陉水 在获鹿县西北一曰鹿泉水自井陉县流
  入又东合绵蔓水
  井陉山水世谓之鹿泉水东北流屈径陈余垒又
  东注绵蔓水水经注鹿泉水一名陉水去石邑县
  十里 元和 志 
  鹿泉水在获鹿县西即井陉山水世谓之鹿泉水
  隋置鹿泉县取此 正定 府志 
 微水 在井陉县东北二十五里南流入甘陶河
 绵蔓水 在井陉县南门外源自山西流经县界合
  甘陶河
  绵蔓水上承挑水水出乐平郡之上艾县东流东




  经靖阳亭南故闗城也及北流至井陉闗下注泽
  发水乱流东北经常山蒲吾县西挑水南经蒲吾
  县故城西又东南流经桑中县故城北又东南流经
  绵蔓县故城北自下通谓之绵蔓水 水经 注 
  井陉县绵蔓水在县西南八十里韩信击赵使万
  人先背水为阵信曰陷之死地而能生谓此水也
   元和 志 
  绵蔓水在井陉县南门外发源山西平定州流至
  县界与甘淘河合 正定 府志 
 淴淴水 在平山县西一百里一作沕沕水
  淴淴水自半山涌出达于平地灌田数十顷明正
  德二年于水口建城置戍 方舆 纪要 
  沕沕水泉出山半其声沕沕倾泻殆数十丈山髙
  流深源清泉洌冬夏不竭土人利之 平山 县志 
 济水 在赞皇县南流入髙邑界
  房山赞皇山石济水所出东至廮陶入泜 汉书地 理志 





  赞皇县济水出赞皇山西北流去县南十里此别
  是一济水应劭以为四渎误也 元和 志 
  赞皇县济水去县十里即诗云出宿于济是也 太 平 
   寰宇 记 
 大唐渠 在获鹿县东北十里
  获鹿县东北十里有大唐渠自平山至石邑引太
  白渠灌田有礼教渠总章二年自石邑西北引太
  白渠东流入正定界以灌田天宝二年又自石邑
  引大唐渠东南流四十三里入太白渠 唐书地 理志 
 大明川 在灵寿县西北九十里
  横山岭西团泊口东俗呼为锦绣大明川其地两
  山夹峙中有平原数十里多产花木故名 灵寿 县志 
 黑龙潭 在赞皇县西七十里上有龙神庙
 龙潭湾 在栾城县西五里昔时治河支流也
 圣水洼 在灵寿县西北二十五里白石村其水冬
  夏不竭




 洗儿池 在新乐县羲台后
  羲台后有洗儿池相传炎帝生于此 方舆 纪要 
 莲池 在灵寿县晋州城北二里亦有莲花池
  灵寿县西南之王觉村山水冲开一池其莲特盛
  不种而葩 名胜 志 
 汤池 在阜平县西八十里池水一温一冷
 养鱼池 在灵寿县
  池在赵王城内武灵王故迹也 名胜 志 
 饮马池 在行唐县东
  池在县东庄头村相传唐尉迟敬德留守时开凿
  饮马处今池上有鄂国公庙 明一 统志 
 恒阳第一泉 在正定城西门外迤南护城河中旧
  名甘泉甘洌异于他水
 大鸣泉 在正定县西北三十里即西韩河上源也
  有泉数十穴大者如车轮溉田百余顷少东有小
  鸣泉又有鵰桥泉在县西二十里源自大鸣泉凡





  四五十穴明宣德初知县李守义引水灌田万厯
  四年知县周应中复浚又开三阳河俱由丁家桥
  斜角头李家庄入河溉田甚广
 凉楼坡泉 在正定县北三里东南流为周河入滹
  沱
 旺泉 在正定县东北隅大可数畆一支南流入城
  河今废一支西南流经西洋朱福屯等村明万历
  初知县周应中开浚大为民利
 白雀泉 在正定县西南三里斜角头村之南相传
  泉旧在白雀寺中故名
 马跑泉 在井陉县东五十里头泉村亦名头泉相
  传汉光武至此渇甚马跑地泉出故名
 蒙泉 在元氏县封龙山半又有龙泉亦在封龙山
 河西泉 在平山县西二十五里平地涌泉数处溉
  田数百顷
 温泉 有二一在阜平县西三十五里清莹如鉴一




  在元氏县西南八里纸屯村前居民赖之造纸即
  汦水也
 石乳龙泉 在赞皇县障石岩上形如乳吐故名
 白马泉 在赞皇县五马山上味甘美相传东晋五
  马将军游畋渇甚马足忽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