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二十日。
  速哥八剌皇后忌日青塔寺 二十一日。
  御容三朝翰林门、翰林国史院 七月上。【(以上引自徐氏铸学斋抄本析津志)(大典一七○八五庙字韵第六页上。)】
  六月,大都涓日,遣翰林院官一员,赴上都注香。比到,大臣奏上位亲嘱香授使者,乘传回京,至健德门外礼贤亭住夏。宰辅百官恭迎至京。凡各寺有影堂者,分其祭仪。【(日下旧闻考卷一○七郊垧引析津志。)】

  ○祭服

  延佑七年十二月七日,八思吉斯奉旨命省部创制三献礼仪使、大礼使、近侍官法服,下博士厅照拟。
  三献官及大礼使通五员。笼巾貂蝉冠五,青罗服五,领缘、袖襕,俱用白绫。红罗裙五,帛绫为襕。红罗蔽膝五,其罗,牡丹花纹。白纱中单五。黄绫带五。红锦绶绅五。佩玉环各二。象笏五。银束带五。玉玎珰五副。白罗方心曲领五。赤革履、白绫袜,各五緉。礼仪使四员。貂蝉冠,青罗服,红罗展,红罗蔽膝,白纱中单,黄绫带,红锦绶绅,象笏,银束带,玉玎珰,白罗方心曲领,赤革履,白绫袜,皆四。
  近侍官八员。服制并同,惟玎珰用青玉,余载三署法物库职掌。
  至元十二年十一月,议拟皇太子为亚献。其终献法服、冠冕,如一品服。貂蝉笼巾,七梁额花冠,貂鼠立笔,银立笔,犀簪佩剑,绯罗大袖一,绯罗裙一,绯罗蔽膝一,绯白大带一,锦玉环绶一,白罗方心曲领一,白纱中单一,银合勒帛一,玉珠佩二,金镀革带一,乌皮履一緉,白绫袜一緉。【(大典卷一九七九一服字韵二十七页上引析津志。)】

  ○郊祀神位

  昊天上帝藁秸一,禄以青,加神席,加青绫褥,青素方座。
  皇地祗藁秸一,禄以青,加神席,青绫褥,青锦方座。
  第一等九位,藁秸九,禄之席皆以莞,加方座,各如其方色。第二等以下,每位席以莞,凡用席三百十有二。
  前祀之日,张馔幕及二神门,皆拖黄额帷。祀前三日,百官受誓戒于中书省,从奉礼郎布版位,及祭亦如之。设烛燎。【(大典卷五四五四郊字韵十四页下引析津志。)】
  拱卫司所管之控鹤也,乃御前只孙校尉也。其服色或青、或绿、或红,皆织造,圈珠、团花、纻丝为之服。金裹木带,交脚幞头。擎执幡幢伞盖者,自有执事服色靴巾。每二十人有一押直官,骑分左右。如是者,二三里路远,皆銮驾之仪仗也。上位校尉一千六百。正宫同上。二后六百三十。三后二百。太子二百,拨过后一百,续添一百。服色白花,撒子六花,只孙青红。每一名俸钞八十两,米二石,此丁酉年数也。仪卫司,掌太子校尉,在顺承门北石桥南西巷内。【(大典一五一四○第二页下队字韵引析津志。)(以上俱引自徐氏铸学斋抄本析津志。)】

  ●寺观

  石佛寺又西转北,则城隍庙。自庙前巷口转北,金城坊是。此街坊之内有杨国公寺,杨总统之父也。坊之东,金玉府内有琉璃碧瓦所盖八座藏,藏经板在内,甚为精制。文宗敕印造三十六部,散施诸禅剎。江南亦有赐者。坊内有军铁库帝师。有大佛殿,在坊之东。翚飞栋宇,甲于他寺。【(日下旧闻考卷五十城市引析津志。)】
  归义寺 在旧城时和坊,内有大唐再修归义寺碑。幽州节度掌书记荣禄大夫检校太子洗马兼侍御史上柱国张冉撰。略曰:归义金剎,肇自天宝岁。迫以安氏乱常,金陵史氏归顺,特诏封归义郡王,兼总幽燕节制,始置此寺,诏以归义为额。大中十年庚子九月立石。【(日下旧闻考卷五十九城市引析津志。)】
  绵山寺 在悯忠阁西,今已废之甚矣。【(日下旧闻考卷六十城市引析津志。)】
  报先寺 有辽圣文神武全功大略聪仁睿孝天佑皇帝御书华严经觉林菩萨偈。【(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五十五存疑引析津志。)】
  崇圣寺 在咸宁坊,至元五年建。【(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五十五存疑引析津志。)】
  延洪寺 在崇智门内,有阁。起自中唐,至本朝,那摩国师重修之。寺西别有洞房,尤为深邃。【(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五十五存疑引析津志。)】
  圣恩寺 即大悲阁,后有方石甃八角塔。【(日下旧闻考卷六十城市引引析津志。)】 在南城旧市之中。建自唐,至辽开泰重修。圣宗遇雨,飞驾来临,改寺圣恩,而阁隶焉。金皇统九载,即其地而新之。元至元壬午春重修。中奉大夫总制翰林国史集贤院领会同馆道教事,安藏撰记。二十四年四月立石寺外。阁祠大悲观音菩萨。【(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五十五存疑引析津志。)】
  大圣安寺 在旧城。金皇统初赐名大延圣寺。大定三年新堂成,崇五仞,广十筵。轮奂之美,为都城冠。七年诏改寺之额为大圣安。【(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五十五存疑引析津志。)】
  弘法寺 在旧城。金大定十八年,潞州崔进之女法珍,印经一藏,进于朝。命圣安寺设坛,为法珍受戒,为比丘尼。二十三年,赐紫衣弘教大师。明昌四年,立碑石。秘书丞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