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访询;应请总局宪饬查抚垦局详细开报,庶能得其确数也。

  竹南堡社

  中港社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中港土城内。土名番社(「府志」「厅志」皆作距城三十里。今俗皆称二十五里,非经丈量难得实在里数。故册中所载里数,皆据俗称而言)。屯丁三十三名,余丁口一百三十六。

  附考

  中港社,原在中港土城内东北隅(今土名社寮前)。嘉庆末,始迁西南隅,即今所也。其从前未归化之番,散入内山。今曲栗县属之狮潭底一带生番,盖皆其种类。

  竹南堡老衢崎一带地方,乾隆二十八年官派中港社番丁设隘防御生番,嘉庆四年裁撤。

  中港社番归化已久,与齐民无别;谨据实登载。此外,如狮里兴、南庄、田尾一带生熟各番及后山生番之在竹南堡界内者,其社名及丁口若干?访查未确,未敢登载;亦偶于叙山处就见闻所及,略举大概。欲得详细,应请总局宪饬查抚垦局,庶能得其确数也。

  街市

  竹堑堡街

  东门街在县城东门内。

  西门街在县城西门内。

  南门街(一名文兴街)在县城南门内。

  北门街在县城北门内。

  北鼓楼街在县城北鼓楼内(北鼓楼,即旧城北门楼遗址)。

  大爷街在县城内城隍庙口。

  衙门口街在县署口。

  暗街子在县城东门内。

  九芎林街在县东二十里。

  树杞林街在县东南二十五里。

  北埔街在县东南三十二里。

  香山顶寮街在县西九里。

  香山下寮街在县西十里。

  竹南堡街

  草店尾街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中港土城北门内。

  新街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中港土城北门内。

  中街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中港土城内适中之地。

  旧街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中港土城南门内。

  头分街(分俗作份,非)在县西南二十五里。

  三湾街在县南三十二里。

  竹北堡街

  咸菜瓮街在县东四十二里。

  新埔街在县东二十二里。

  观音街在县北五十里。

  大区园街在县北六十五里。

  竹堑堡市

  米市一在县城内北鼓楼外。一在县东二十里九芎林街。一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树杞林街。一在县东南三十二里北埔街:皆城厢砻户及各材庄农人用竹篮挑运到此,排设街中为市。每日辰时毕集,日晚则散。

  柴市一在县署口,每日巳、午二时为市。一在县城北门外外天后宫口,每日未、申二时为市。一在县东二十里九芎林街,每日辰、巳二时为市。一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树杞林街,每日辰、巳二时为市。一在县东南三十二里北埔街,每日辰、巳二时为市。

  草市一在县城南门外,俗名草埕,每日辰、巳二时为市。一在县城北门外外天后宫口,每日未、申二时为市。

  炭市一在县署口,每日巳、午二时为市。一在县城西门内内天后宫口,每日巳、午二时为市。一在县城北门外外天后宫口,每日未、申二时为市。一在县东二十里九芎林街,每日辰、巳二时为市。一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树杞林街,每日辰、巳二时为市。一在县东南三十二里北埔街,每日辰、巳二时为市。

  鱼市一在县城内太爷街,溪鱼每日下午为市;海鱼无定时,大约下午为盛。一在县城北门内,视太爷街稍稀。

  菜市一在县署口。一在城内太爷街。一在县城内南门街。一在县城北门内。一在县城北门外外天后宫口。

  果市一在县东二十里九芎林街,每日辰、巳二时为市。一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树杞林街,每日辰、巳二时为市。

  土豆市在县城北门外外天后宫口,每日辰、巳二时为市。如遇土豆新出时,则于黎明为市,日出则散(他处土豆八、九月始收成,独海口沙园所产皮白而味鲜,五月初旬则有之。新出两、三日,价常五、六倍)。

  瓜市一在县城北门街,每年五、六两月瓜熟时,每日辰、巳、午三时为市。一在县城内南门街,为市与北门街同,而繁盛不及北门街。

  苎市在县城内南门街。每日巳、午二时,内山客人挑运到此为市。

  竹南堡市

  米布一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中港街。一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头分街:为市与竹堑堡同。

  柴市一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中港街。一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头分街。

  炭市一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中港街。一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头分街。

  鱼市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中港新街。

  竹北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