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沁、吕四州;四年为都督府,移治白马城,改浮山为神山县。贞观六年废都督;十二年移治所于平阳古城;十七年省西河县,以废吕州之霍邑、赵城、汾西三县来属。天宝元年改为平阳郡。干元元年复为晋州。元和十四年割襄陵属绛州。太和元年改属河中府。梁开平四年升为定昌军节度。后唐同光元年为建雄军。皇朝因之。
元领县九,今十:临汾、洪洞、襄陵、神山、霍邑、赵城、汾西、冀氏、岳阳、和川。
州境:东西三百二十四里,南北三百五十里。
四至八到:东南至东京九百里,东南至西京六百二十四里,西南至长安七百三十里,东至潞州三百九十里,南至绛州一百四十里,西至慈州二百五十里一作二百一十五里。,北至汾州三百六十里,东南至泽州四百六十里,西南至慈州二百一十里,西北至隰州二百五十里,东北至沁州二百九十里。
户:唐开元户,六万八百五十二。皇朝户,主二万八百八十九;客四千七百六十六。
风俗:诗《含神雾》云:“唐地硗确。其人俭而蓄积,外急而内仁。”《地理志》云:“晋之人,君子深思,小人俭陋。”《别传》云:“刚强,多豪杰,矜功名,薄恩少礼,与河中太原同。”
姓氏:平阳郡六姓:柴,贾,解,马,路,邓。晋阳郡二姓:习,景。
人物:卫青,字仲卿,平阳人也,汉武帝时为大将军,封长平侯。郅都,行法不避贵戚,号郅苍鹰。霍去病,平阳人,武帝时为票姚校尉。霍光,去病异母弟,封博陵侯。尹翁归,平阳人,为扶风令,语不及私。邓攸,字伯道,襄陵人。贾逵,字梁道,襄陵人,为弘农太守。魏太祖曰:“使天下二千石,悉如贾逵,吾何患矣!”唐员半千。晋州临汾人。
土产:蜡烛,贡。蜜蜡,贡。葡萄,红豆,紫草,紫参。赋:麻,布。

临汾县。旧十三乡,今十乡。本汉平阳县,属河东郡,在平水之阳,故曰平阳县,卽今州城也。魏置平阳郡,平阳县属焉。自魏至宇文周属郡不改。开皇元年改平阳为平河县,三年罢郡,县属晋州;其年又改平河县为临汾县。大业三年罢州,置临汾郡,县仍属焉。唐义旗初属平阳郡。武德元年罢郡置晋州,县仍属焉。刘元海城,晋永嘉之乱元海僣称汉,于此置都,筑平阳城。昼夜兴作,不久则崩,募能城者,赏之。先有韩媪者,于野田见巨卵,傍有婴儿,收养之,字曰橛儿。时已四岁,闻元海筑城不就,乃白媪曰:“我能城之,母其应募。”媪从之。橛儿乃变为蛇,令媪持灰随后,遗志焉,谓媪曰:“凭灰筑城,可立矣。”竟如所言。元海问其故,橛儿遽化为蛇,投入山穴,露尾数寸。使者斩之,仍掘其穴,忽有泉涌出,激溜奔注,与晋水合流,东入于汾。至今近泉出蛇,皆无尾,以为灵异,因立祠焉。天井,在县北五十里,汾水东。《前赵録》曰:“刘元海元熈三年,晋将军曹抽袭赵平虏,卜休于天井,逆战灭之。”卽此也。襄陵故城,汉襄陵县城,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本晋大夫却犨城是也。平山,一名壶口山,《尚书》谓:“壶口治梁及岐。”卽此地,今名姑射山,在县西八里,平水出焉,足美石。《山海经》:“宪山之南三百里,有姑射山。”《冀州图》云:“西入文城郡,以山为界。”《庄子》:“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氷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尧见之,窅然丧其天下。”卽此地也。石孔山,有九孔相通,深不能穷。潏水,今名三交水,东自襄陵县界流入。汾河,《水经注》云:“汾水出平阳壶口山,东经狐谷亭。” 《冀州图》云:“汾水东北从西河界入,厯郡西南入绛郡。”《前赵録》云:“晋永嘉三年,刘元海徙平阳,于汾水得白玉印,方四寸,高一寸二分,龙钮。其文曰‘新室之印’,卽王莽所造。”又南,与平河水合流。沁水,《冀州图》云:“沁水东北从上党至郡,东南入长平界。”平水,《冀州图》云:“平阳故县西南十五里有平水,卽晋水也。”其旁有故城宫阙基地,皆刘聪遗迹。涝水,源出乌岭山,俗名长寿水。夏水池,《郡国志》云:“县西南三十里有大池,其水六畜不敢饮,一名翻镬池,卽煮眉间赤头处,镬翻因成池,池水上犹有脂润。” 礼城,尧妻、舜二女之地。高梁城,《河北图》云:“在县东北三十七里。”《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杀怀公于此。”又《郡国志》云:“卽高梁之墟。”犨氏亭,晋大夫郄犨食菜之地,今有亭。狐谷亭,《郡国志》云:“卽狄侵晋、取狐厨,今为亭。”霍将军祠,在州西南下,唐天宝七年勅置。尧庙,在县南六一作十。里,尧碑云:“旧在汾水西,晋元康中移于汾水东。显庆三年,移就今庙。”姑射神祠,在县北十三里姑射山东,唐武德元年勅置。龙子祠,在姑射山东,平水之源,其地茂林蓊郁,俯枕清流,实晋州之胜境也。刘和墓,在县南三十五里,元海太子也,欲诛刘聪,为聪所杀。刘聪墓。在县西南十一里,元海第四子。
洪洞县。东北六十里,旧十六乡,今四乡。本汉杨县,卽春秋时杨侯国也。《左传》曰:“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也。”杜注曰:“八国,晋所灭,杨县属平阳。”晋《地道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