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姚存族侄纯孟皆尝知某县时显者称长官二人葬金坛乡人称之至今曰姚长官坟
     知岳州陈孝威墓
在上元乡之西张庄
     中书侍郎谥忠穆张悫墓
在上元乡望张之原
     宗正丞苏嘉墓
在上元乡去茅山十里郡人蔡雍志
     徽猷阁待制曾统墓
在方山之原
统之孙吏部尚书曾暎亦葬此山
     直宝文阁知建康府张镇墓
在县西方山
     右文殿修撰知桂州张君冑墓
在上元乡之西张庄
     大理少卿谭知柔墓
在县西强塘之原
     右司知常州庄必强墓
在县东五里横堰
     参知政事谥文简张纲墓
在希墟
     知枢密院事谥敏肃汤鹏举墓
在小墟
     大理卿吴交如墓
在上元乡三培之原
     奉直大夫知吉州王万枢墓
在上元乡白水塘之原
     云茅居士刘蒙庆墓
在方山之麓
     稻田提举堵闰墓
在唐安乡南戴庄
嘉定镇江志卷十二
 宫室 【宫室○(钞本作公廨) 案严氏元照云多景楼之类非公廨也此题亦系误列当删其说是也然删公廨而易以楼台则亦未为尽善盖下文之子目有楼有台有亭有堂楼台二字不足以包之也卷八僧寺类甘露寺条下云多景楼记附宫室类楼观 (钞本宫室作地理今特改正盖寺观居宅皆非地理之子目不应楼观独为地理之子目也)此楼观为子目而其上更有总目之证 (楼与观非一类而云附楼观者亦犹库与务非一类而卷十六织罗务叙云详见库务皆联言之以足句耳此卷有楼无观盖本有而今佚矣)况祠庙既为宫室之子目则楼观亭台之类亦当为宫室之子目更可知矣】
  楼
   丹徒县
    多景楼
在甘露寺天下之殊景也始因焚荡再建蠹斋周孚称楼非旧址唯东面可眺三隅暗甚诗云往时百仞山丹阳丽朝日江天富佳致收揽不遗一匆匆熙丰事电往那可诘故基谁为徙胜概从此失如窥一面网反堕三凌室幽怀郁尘雾老眼暗髹漆干道庚寅守臣待制陈天麟乃重徙建为记曰多景楼不知其所始与所以名寺兴于唐繇李卫公以后登北固题咏者皆不及多景则楼当建于本朝无疑独不知其岁月初为楼者谁也今楼中石刻有米公元章诗且云禅师有建楼意故书禅师不载何名当元章时尚未楼而东坡先生熙宁甲寅岁自杭过润与孙巨源王正仲会于此赋江天斜照传于乐府不知与元章赋诗时岁月相去几何岂有之而中废耶或云熙宁中主僧应天为之是皆不可知也考丹阳类集寺凡楼观四曰雨华清晖凝虚多景其一也劫火之余踪迹难辨近岁有言于太守方公滋者指优婆塞之居为旧址公因以其所名之启窗东乡仅得圌汝焦石数山长江一曲则景固未尝多也谓此为是是又未可知也下临峭壁岸稍稍坏难于立屋主僧化昭危之乃相地于寝堂之西为屋五楹牓以元章旧迹登者以为尽得江山之胜葢东瞰海门西望浮玉江流萦带海潮腾迅而惟扬城堞浮图陈于几席之外断山零落出没于烟云杳霭之闲至天清日明一目万里神州赤县未归舆地使人慨然有恢复意则是楼也安知其非故处不然亦足以实其名矣京口气象雄伟殆甲东南北固濒江而山耸峙斗绝在京口为最胜而今之建楼之地又为北固胜处昭蜀人也胸中不录录故于是举为宜其后秘撰耿秉重修吴琚诗云几年殊草创今日见天成牓曰天下第一江山
    北固楼
或名为亭舆地志北固山有亭屋五闲蔡谟以置军实刘牢之败为其子敬宣所焚梁武帝改固为顾有登北顾楼诗则其名久矣干道己丑守臣待制陈天麟建有记至嘉定甲戌待制史弥坚命郡吏搜访得之碑裂为三而失其一然其后尚可读也记曰北固京口 【阙九字】 上至梁楼坏为亭武帝登望 【阙七字】 百余年所谓亭者邈不知何许 【阙五字】 于图经耆旧云甘露即其地其然 【阙五字】 载别岭入江高数十丈三面临水号曰北固予观京口诸山起伏缭绕出入城府率如蔓斿缀今甘露最近江屹立西乡而山南北皆 【阙一字】 田葢昔江道也与南史所云合矣予于连沧观之西为亭面之而复其旧名则甘露之为北固其亦安之而不辞矣夫六朝之所以名山葢自固尔其君臣厌厌若九泉下人宁复有远略兹地控楚负吴襟山带江登高北望使人有焚龙庭空漠北之志神州陆沈殆五十年岂无忠义之士奋然自拔为朝廷快宿愤报不共戴天之雠而乃甘心恃江为固虖则予是亭之复不特为登览也旧亭在郡圃后绍熙壬子殿撰赵彦逾徙亭于山西向规制狭小至嘉泰壬戌阁学黄由增广之 【阁学黄由增广之○ 【钞本此下有方舆胜览一段】  案 四库全书提要云方舆胜览宋祝穆撰书成于理宗嘉熙己亥据此则宁宗嘉定年间其书尚未成作嘉定志者断不得见而引之此必咸淳志之文也今移入附录之内 【卷十六司马李元纮注引方舆胜览今亦移入附录】 】
    喜雨楼
在嘉定桥东嘉定甲戌守臣待制史弥坚鼎建有记
   丹阳县(缺)
   金坛县(缺)
  台
   丹徒县(缺)
   
丹阳县(缺)
   金坛县
武功台
在金坛县宇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