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徐永初二年江北为南兖州江南为南徐州元嘉八年】
统侨郡十七 【南东海南琅邪晋陵义兴南兰陵南东莞临淮淮陵南彭城南清河南高平南平昌南济阴南濮阳南太山南济阳南鲁】
   齐
徐州统侨郡十六【省南兰陵郡余与宋同】
   梁
南徐州 【隋志旧置南徐州南东海郡梁改曰兰陵郡】
   陈
南徐州
   隋
废南徐州为延陵镇属蒋州 【隋志陈有东海开皇九年州郡并废】
润州 【开皇十五年】
属江都郡 【大业三年废润州为江都郡之延陵县】
   唐
润州 【武德三年七年】
属江南道 【贞观元年】 统县五
中都督府 【景云二年寻废】
属江南东道 【开元二十一年】
丹阳郡 【天宝元年】
属浙江西道 【干元元年】
丹阳军 【干元二年】
合浙江东西二道置镇海军 【建中二年】
分浙江东西道浙西治润 【贞元三年】
并丹阳军为镇海军 【元和五年】
停镇海军额 【元和六年尔后节度废置不常】
移镇海军额于杭州 【光化元年】
   五代 【淮南吴杨氏南唐李氏】
镇海军 【后梁贞明元年】
徙镇海军治所于升州 【贞明四年】
   圣朝
镇海军 【开宝八年诏改镇海军为镇江军】【圣朝镇江军 案宋人作志自应称宋朝为圣朝后人刻书者仍其原文亦于体例无碍严氏元照因书中或称宋朝或称圣朝例不画一故往往改圣朝为宋朝然书中称圣朝者极多严氏所改殊未能尽今于其已改者则从改本 (钞本元志中有称宋为圣朝者今据以定为宋志而圣字已易为宋者亦不复追改焉)其未改者则仍从旧本以免纷更至于元人作志称元朝为圣朝者亦用此例 (宋志内言圣宋大宋元志内言皇元大元者仿此)】
润州升镇江府 【政和三年】
浙西安抚司 【建炎三年】
安抚大使司 【建炎四年】
公江安抚司 【绍兴五年兼十二年解罢】
  县
   秦
徒 【古谷阳】 曲阿 【古云阳】 【曲阿○ (钞本此二字在下一格)案郡县表内第三格为县第四格为封爵食邑徧考史传志乘秦时未尝以曲阿为封邑(元志卷首官制表及卷十五封君类载以镇江地为封邑者皆自汉始)而丹阳县之名曲阿实起于始皇(元志郡县表县邑格内载始皇改云阳为曲阿事甚详)则此二字当在第三格不当在第四格矣至于曲阿及丹徒乃秦时所改之名原书必当有注钞本皆脱去戴氏守梧据元志郡县表补古谷阳三字于丹徒下补古云阳三字于曲阿下今从之(下文云吴嘉禾三年复曲阿为云阳若此处不言古云阳则复字为无根矣) 】
   汉
曲阿属扬州
王莽改曲阿曰风美
   后汉
曲阿为扬州治所
   三国吴
复曲阿为云阳
改丹徒为武进 【嘉禾三年】
   晋
陵 【太康二年分曲阿之延陵乡置】
复云阳曰曲阿 【太康二年】
复武进曰丹徒 【太康三年】
晋陵郡统县七 【丹徒 曲阿 武进 延陵毗陵 暨阳 无锡】
   东晋
南东海统县七居曲阿京口
   宋
统县六十三 【南东海四县郯 丹徒胊 利城晋陵六县晋陵 延陵 无锡 南沙 曲阿 暨阳】
   齐
统县七十三【南东海七县郯 祝其 襄贲 利城 西隰 丹徒 武进 晋陵七县晋陵 无锡 延陵 曲阿 暨阳 南沙 海阳】
   梁
统县无考 【梁无志故统县不详按寰宇记梁改曲阿为兰陵县又隋志曲阿注有武进县梁改为兰陵】
   陈
统县无考 【隋志陈改兰陵为东海】
   隋
废丹徒县入延陵并兰陵县入曲阿 【开皇九年】
金山府 【开皇十五年即今之金坛】
金山县 【大业东土人保聚为之】
   唐
统县五【丹徒 曲阿 延陵 句容 白下武德九年】
白下更曰江宁 【贞观九年】
统县六 【金坛垂拱四年置自宋齐梁陈为延陵县之南界】
曲阿曰丹阳割江宁句容置升州统县四 【至德二载】
废升州江宁句容二县来属 【宝应元年】
再割江宁句容二县置升州 【光启三年】
   圣朝
元统县四 【丹徒 丹阳 金坛 延陵】
后统县三 【熙宁五年废延陵县为镇属丹阳而析其地】
  封爵 【食邑】
   三国吴
食曲阿丹徒二县 【孙韶】
丹徒侯 【孙桓】 【孙桓○(钞本桓作亘)案宋时之书以亘易桓因避钦宗之讳若照宋椠本翻刻自应仍其原文惟此书刻本久亡祇从旧钞本录出既已另写重刊则当日避写之字必须更正(袁燮絜斋集黄度行状有惇德允元语 武英殿校本云惇德原本避宋光宗讳作崇德今改从经文义例最为允协校书者所当遵也)今从严氏元照说凡桓字避写作亘及贞字避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