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苏轼请浚西湖谓每岁四月八日郡人数万会湖上所活羽毛鳞介以百万数皆西北向稽首祝千万岁 绍兴闲臣寮言 銮舆驻跸王气所存尢宜涵养以示渥泽乞仍以西湖为放生池禁勿采捕 庆元四年赵安抚师(上睪下廾)创德生堂于石函桥之西又作二亭其一滨湖为祝网纵鳞之所名曰泳飞其一枕山凡旧刻新铭皆峙焉见高内翰文虎所为记淳佑八年赵安抚(上与下心)既更为堂又新滨湖之亭二扁皆丐
理宗皇帝奎画又有 御笔戒烹宰刻石立堂上【见 诏令门】 其覆碑之亭则 咸淳六年安抚潜说友所更建
咸淳临安志卷之三十三
 志〔十八〕
  山川十二
   湖〔中〕
    六井〔水口并续置井附〕
西国井 在甘泉坊侧
西井【一名化成井】  在安国罗汉寺前
水口 在李相国祠前
方井【俗呼四眼井】  在三省激赏酒库西
白龟池【此水不堪汲饮止可防虞】
水口 在玉莲堂北
小方井【俗呼六眼井】  在钱塘门内裴府前
水口 在菩提寺前
金牛井【今废】
南井【一名沈公井一名惠迁井】  在三桥西金文西酒库北
水口 在丰豫门外龙王堂前分入
流福坊井 在通判衙前
水口 在清波门外
镊子井 在涌金门内北
水口 在丰豫门近杨府渔庄
惠利井 在洪福桥西
水口 在玉莲堂南
景灵宫园水池
水口 在钱塘门外昭庆山门左
真珠河 在钱塘门内
水口 在钱塘门外菩提寺后【一通九曲下湖】
右井十水口九潴而汲者为井导而入者为水口自源而委实相贯通前志各自为门事辞不属览者病之今会(禾卒)颠末并系于西湖之后外有灵芝寺前水楼汲注湖水以入酿库虽不在水口之数亦傅着焉
自相国井而下六井始唐刺史李邺侯以郡城水泉恶引湖水以便民汲白乐天复加开浚 国朝嘉佑中沈礼部遘字文通为守日金牛井已废乃作南井 熙宁中陈密学襄重渫治且迁方井东坡为倅记其事刻石相国井亭上及 元佑中出守南井亦已废遂更为规置并它井皆致力焉其详见于奏乞僧子珪师号状元勘会杭州平陆本江海故地惟附山乃有甘泉其余井皆咸苦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其后白居易亦治湖浚井以足民用 嘉佑中知州沈遘增置一大井在美俗坊今谓之沈公井最得要地四远取汲而创始灭裂水常不应至 熙宁中六井与沈公井例皆废坏知州陈襄选差僧仲文子珪如正思坦四人董治其事修浚既毕岁适大旱民足于水为利甚博臣为通判亲见其事经今十八年沈公井复坏终岁枯涸居民去水远者率以七八钱买水一斛而军营尢以为苦臣寻访求 熙宁中修井四僧而三人已亡独子珪在年已七十精力不衰问沈公井复坏之由子珪云 熙宁中虽已修浚然不免以竹为管易致废坏遂擘画用瓦筒盛以石槽底盖坚厚锢捍周密水既足用永无坏理又于六井中控引余波至仁和门外及威果雄节等指挥五营之闲创为二井皆自来去井最远难得水处西湖甘水殆遍一城军民相庆若非子珪心力才干无缘成就缘子珪先已蒙恩赐紫欲乞特赐一师号曰惠迁以旌其能取易所谓井居其所而迁之义从之邦人遂以师号为井名 乾道四年周安抚淙重修诸井时坡所刻记已废乃复刻诸石且识其后今又百有余年所谓惠迁井者石泐流壅泥不可食久矣顷尝修治乃反以木为管苟简特甚无几时辄坏湖水既不应民居秽恶之流复浸淫其闲 咸淳六年安抚潜说友乃更作石筩袤一千七百尺深广倍旧外捍内锢益坚缜然后水大至每五十尺穴而封之以备淘浣且于水所从分之处浚海子口以澄其源井之上覆以巨石为四穿以便民汲南为沟以达于金文桥之河俾船水以售者取焉撤亭而新之极闳敞旁为神祠置守者使无敢污慢又别为沟疏恶水行于路之北所以为井虑者备矣 水口自 淳佑七年赵安抚(上与下心)因水涸浚湖奏请云自涌金门北至钱塘门一带荷荡正系六井水口旧为府第占据租佃牟利填塞秽浊今已支钱回买先就此处用工欲更于荷荡界至之外用石砌结疏作石窗立为界限澄滤湖水舟船不得入滓秽不得侵使井口常洁咸享甘泉实为都民久远之利 旨从之且命锄掘菱荷毋得存留其后又有侵占翳塞者安抚潜说友乃请于 朝乞行除拆会殿中鲍御史度劾奏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干办御药院陈敏贤广造屋宅于灵芝寺前水池庖厨湢室悉处其上诸库酝造由此池车灌以入天地
祖宗之祀将不得蠲洁而亏歆受之福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干办内东门司提点御酒库刘公正广造屋宅于李相国祠前水池濯秽洗马无所不施一城食用由此池灌注以入亿兆黎元之生将共饮污腻而起疾疫之灾奉
御笔陈敏贤降一官放罢刘公正与祠仍拆除所占水口付临安府交管又清波门水口其始导湖由聚景园经张府小寨分为两路并通流福坊井折入左司理院前乃置(插去手改片)池之以防虞又自池入于楼店务前河初园隶内司守者利于陆种岸水所入有司莫敢过问而小寨两路亦为居民障塞渠岸或圮不治又请于 朝乞照旧规自学士桥大湖开取水港阔一丈长四十丈至旧来铁窗棂水口通流入井仍以租钱量纳内司 旨从之由是水路之障塞者撤渠岸之颓圮者筑且与居民为厉禁然后故流尽复倚闸为门揭以巨扁将刊省(划去戈改荅)指挥于石以谂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