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麻竹,大于莿竹而无莿;但不坚厚,只可制车笼、糖笼、仓笨、篾笼等物(「诸罗县志」)。比鲎脚绿尤大,而质不坚韧(「凤山县志」)。或取叶以包黍,笋味亦佳(「彰化县志」)。
  人面竹,高四、五尺,「华彝考」:节密而凸,宛如人面,故名(「诸罗县志」)。一名佛眼竹(「淡水厅志」。谨案:广东「肇庆府志」:佛肚竹,出阳江封川,俗呼人面竹。节小而中大,堪作杖。是人面竹一名佛肚竹。其作佛眼者,亦以其形似得名也)。
  珠篱竹,高丈许,如指大,人居用以编篱(「诸罗县志」)。俗呼蒌篱竹(「淡水厅志」)。
  芦竹,戴凯之「竹谱」:有竹象芦,因以为名。「泉郡志」:生溪涧湿处,丛小叶疏(「诸罗县志」)。似黍,生水涯遍处(「台湾府志」)。
  棕竹,高二、三尺,节密而生,皮似棕,故名(「诸罗县志」)。皮似棕而节密,高不满四尺(「台湾府志」。谨案:「岭南杂记」云:棕竹干如竹,而实心、密节,皮青色。外有棕皮,节节包之,叶与竹无异;最难长,可为杖。棕竹难长,故高不满四尺也)。
  绿竹,无莿,而长不甚高,围亦不甚大,笋极清甘(「彰化县志」)。
  大竹,产内山,皮薄而腹空,大可作水桶。
  紫竹,叶似麻竹而紫,枝似棕树而小,一叶一节,高者丈余,种以供玩(俱同上)。
  石竹,大如筀竹,可为器;出朴仔篱等社(「诸罗县志」)。如长枝而差小,中较坚,不似诸竹虚心(「凤山县志」。谨案:广东「肇庆府志」云:石竹坚劲如石,出阳江、恩平、高明。大者径二寸,老而坚者刀斧不能入,可御倭刀。据此,则石竹坚劲如石,因以为名。旧志未详,今补之)。
  绉竹,皮有绉纹,惟锡口庄有之(「淡水厅志」)。
  乌竹,种出内地。
  黄竹,生莿竹中,逐节黄色如线,一寸广,青黄相向;加蜡仔庄有之(同上)。
  七弦竹,见台湾府「凤山志」。貌儿竹、红竹,见「淡水志」。俱无注。
  ——以上竹之属。
  附考
  竹亦可为器用,但质薄劣,蛀虫易生,不能经久。遍处皆竹,数十竿为丛,远望若柳,绝无萧疏之致(「赤嵌笔谈」)。
  竹有大如斗,高数寻者(「台湾纪略」)。
  竹多丛生,节疏,叶长;至冬则其叶尽落,及春复生,颇似江柳(「台湾随笔」)。
  刺竹,番竹种也;大者数围,叶繁干密,有刺似莺爪,殊坚利。惟台有之。土人多环植屋外,以御盗;今城四周遍栽之(「台湾采风图」)。
  竹丛一望蒙密,略无娟翠细香;供人玩味,则惟刺竹一种而已。此种数十竿为一丛,茁笋不出丛外;每于丛中排比而出,枝大于竿,又节节生刺,如鸟爪,捎人甚锐,人不敢近。是用植以固樊园焉;而构栌、枅柱、几榻、筐筥之属,亦于是资。其他中土产者,间有之(「海东札记」)。
  台地特产者,有莿竹;叶繁干密,旁枝横生,有刺似鹰爪,殊坚利。城堡多环植之,以御盗(「东瀛识略」)。
  观音竹,枝弱叶小,蓻植盆中,亦可供玩(「台海采风图」)。
  江南竹,亦名南竹,自内地来;鱼港篱落每用之(同上)。
  郡治绿竹最多,辄数十竿为一丛,生笋不出丛外,每于丛中排比而出,枝大于竿,又节节生刺;人入竹下,往往牵发毁肌,莫不委顿(「稗海记游」)。
  ·鸟兽类
  鸠,即斑鸠,与内地异色,青黑者曰斑鸠甲;项下赤色者曰火鸠。又有一种身绿,嘴、足皆红者,曰金鸠;惟淡水出(「台湾府志」)。台有土鸠、白鸠;土鸠青黑色,间杂以白,俗名斑甲。金鸠一名金佳(「诸罗县志」)。又有白鸠、绿鸠(「凤山县志」)。白鸠毛如雪,知气候,其鸣应更,来自咬■〈口留〉吧(「台湾县志」)。金鸠产自深山,白鸠或呼为洋鸽(「淡水厅志」)。白鸠每交一时即鸣(「澎湖厅志」)。
  画眉,似莺而小,黄黑色,好斗善鸣,清圆可听,与内地相类,但眉无白者(「诸罗县志」。谨案:「南越笔记」云:画眉又名黄眉。粤「志」谓:眉长而不乱者,善鸣;毛短者,善斗。高翥诗云:春色满山归不得,刺桐花里画眉啼。台地多刺桐花,宜为此鸟所栖止矣)。
  鹰,一名爽鸠,北路有极大者,名曰板雄(「诸罗县志」)。眼圆性猛,雄者形小、雌者体大(「噶玛兰厅志」)。
  鹞,「通志」:大如鹰,苍黑色,尾稍短,善击鸟(「诸罗县志」)。
  乌鶖,身黑尾长,较小于鹰,能搏鹰、鹞、鸢诸恶鸟(同上)。时集田间牛背上(「彰化县志」)。形如八哥,通体黑,喙如锥,尾长飞疾,鸣如黄莺,善作百鸟声,能知更递唤,恶鸟不敢近(「淡水厅志」)。
  鸜鹆,万毕术曰:一名塞皋,断舌可使言语,南唐李煜谓之八哥(「诸罗县志」)。鸜鹆即八哥(「台湾县志」)。断其舌尖,畜久能为人言(「凤山县志」)。似鵙而有帻(彰化县志」)。八哥,俗呼鵁鴒鴒;又有海八哥,黑身、红顶、绿足,一名田鸡乌须、鸷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