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百道回。几度登临看不尽,晴川华薄又相催。
铜井山,在邓尉西,去青芝仅半里,一山两名:北曰铜坑,相传晋宋间凿坑取沙土煎之成铜,故名。王世贞有《铜坑看梅诗》。南曰铜井山,顶有岩洞,其悬溜汇而为池,名曰铜泉,亦有庵。张羽、徐贲有《游铜井诗》。山之西为孙家岭,有堰。今名涧里。东为马驾山,汪琬有记。略云:马驾山在光福镇西,与铜井并峙。山中人率树梅、艺茶、条桑为业,梅五之,茶三之,桑视茶而又减其一,号为光福幽丽奇绝处也。俗称吾家山,不甚高而四面皆树梅。康熙中,巡抚宋荦题“香雪海”三字于崖壁。圣祖、高宗南巡皆临幸驻跸,旧有亭及御碑,今亭圮。下即司徒庙及涧上村。北为观山,在铜坑、铜井两山中凹处,名官山村。朝士坞,又北为乌龙山。
西碛山,在铜井西、弹山西北方,广五六里,其巅有划船石,西麓怪石巉岩,有泉注出曰夹石泉,味浓厚。吴宽有《游西碛诸山诗》。山北麓为窑上村,旧有内窑、外窑。多果木,枇杷尤夥,居民百余家,有小丘曰熨斗柄,长百余丈,斗入湖中,唐寅为绘图,题曰“黄茅小景”,并系以诗,文徵明、祝允明、张灵诸人皆有和作。唐寅《为邱舜咨画熨斗柄图诗》:震泽东南称巨浸,吴郡繁华天下胜。衣食肉帛百万户,樵山汲水投其剩。我生何幸厕其间,短笠扁舟水共山。黄茅石壁一百丈,熨斗湖水三十湾。北风烈烈耳欲堕,十里梅花雪如磨。地炉通红瓶酒热,日日蒲团对僧坐。四月清和雨乍晴,杨梅满树火珠明。岸巾高屐携小伎,低唱并州第四声。人生谁得常如此,此味惟君曾染指。若还说与未游人,生盲却把东西指。山之西南曰迪山,有程氏逸同,下即潭西村。清高宗尝临幸其地。东南为铁山。石色如铁,故名。
安山,在铜坑隔岸,西北近游湖,东麓居民多种杨梅,有钱武肃王庙,子孙世守其祀。附近有岰里、葛沙二小山。
竹山,在青芝山南,上有缪状元彤墓。
米堆山,自玄墓东麓过柴庄岭,别为米堆山,以形似得名。山半有五云洞,至种福庵前与穹窿山脉分界,亦滨太湖,迤南有和合山坞。属香山区。又东南为吕山,俗所谓山西湾也。
渔洋山,在吕山西南,属香山区,与法华相连,上有董文敏公墓。清初王士祯登玄墓遥望,爱其幽胜,因自号渔洋山人。
法华山,又在渔洋西,一名乌钵山。以上有法华寺,更名二山,西南北三面皆在湖中,峰坞幽阒,游者鲜至,而自玄墓遥望,若翠屏横列于前,天然图画也。渔洋东南小黄山麓有教场,相传伍子胥练水军所筑,亦曰教场山。或谓孙武教吴宫美人战地者,误也。
太湖包光福区西境,铜坑口为之锁钥,有巨桥,西受太湖水,过东西二崦为光福塘。旧设铜坑汛,今废。
东西二崦,亦称上崦、下崦,在虎山桥左右,旧传此地有王气,沈氏居焉,伪吴张士诚凿分二崦而族人散。王世贞《虎山桥诗注》。唐寅题光福图有“东崦荷花西崦菱”之句。乌程董氏筑堤栽柳,益称胜景。袁宏道记述:长堤一带桃柳相间,每三月时,灿缦如万丈锦,妖童丽人,歌板相属,不减西湖。僧为予言,董氏创此堤,费不赀,时年饥甚,民无所得粟,董氏令载土一舟易米数斗,数日之间遂成大堤。 《吴门表隐》:撄鸭墩,在光福上崦内,有古僧万祖■塔,浮庙墩,在下崦内,明董氏所筑。
虎山桥,跨虎山峡,宋嘉泰中建,元改三洞,明申文定公时行重建。徐枋《记略》:凡游邓尉者,必游虎山桥,虎山固邓尉诸山之始也。其地四面皆山,中汇二堰以受诸山之水,回环上下约二十余里,有石梁在乱山中,雄跨二堰间,层峦映带,波光极目,如长虹夭矫,横亘碧落。予避世土室,尺[足]不窥户,惟春秋一出,展先文靖公之墓,而独以酷爱邓尉山水之胜,不得不破土室之戒。一岁中,尝三四过之,每至虎山桥,辄徘徊不能去也。 吴宽《虎山桥诗》:南人相见诧杭州,自料西湖让一筹。天为渔家开下崦,晚宜画舫驻中流。新诗已判纵横写,佳景从教次第游。孺子歌声何处起,落霞孤鹜水悠悠。 王鏊诗:湖上仙山翠巘重,画阑面面对芙蓉。人家斜日东西崦,野寺浮岚远近钟。我欲濯缨来此处,谁能筑室傍前峰。放舟又过溪桥去,恐有桃源此际逢。 王世贞诗,桥外天空自爽然,青山面面吐青烟。千花映水霞争发,双崦分流月对悬。踞石醉呼光福酒,隔林歌起太湖船。不须指点论王气,麋鹿苏台更可怜。汪琬诗:新柳条垂[垂条]着水齐,画桥[船]行傍虎山堤。卷帘渐觉香风入,一路看梅到崦西。 张尔泓诗:湖绕青山山映湖,绿杨隐隐下飞凫。桥边一望僧归路,欲带残钟入画图。
光福塘,自上崦分流,东过福利、张墅官二桥,计十四里而达善人桥。又东十三里为香山溪,通木渎斜桥为南塘。东渚塘,自下崦分流,东北行至东渚龙塘桥。又东北流达浒墅关为北塘,其支渠通篁村。
寺院
光福讲寺,在光福下街。梁九真太守顾氏之家山也。大同中建寺及舍利塔七成。唐咸通间重建。宋获铜观音像。康定元年,居民于庙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