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去县二十七里。
经城县,上。四。东至州六十里。本後汉分前汉堂阳县,於今县西北二十里置经城县。後魏省并入南宫县,孝文帝又於今理置经城县,又置广宗郡。高齐省郡及县,仍置武强县於此。隋开皇六年,移武强县於此,置经城县,属贝州。皇朝因之。
张甲枯河,东去县十里。
漳南县,上。二。西南至州一百一十里。本汉东阳县之地,隋开皇六年置东阳县,属德州,取汉东阳之名。十六年改属贝州,十八年改为漳南县,以漳水在县北,故名也。皇朝因之。
永济渠,在县东五十里。
漳水,在县北四十六里。
临清县,紧。五。东北至州六十里。本汉清泉县地,後魏孝文帝於此置临清县,属魏郡。高齐省。隋开皇六年复置临清县,属贝州。皇朝因之。贝丘城,在县东南五十里。汉贝丘县城也。城内有丘,高五丈,周回六十八步,城因此为名。
《春秋》“公田于贝丘”,是齐州地,与此异也。
永济渠,在县城西门外。
夏津县,上。二。西北至州九十里。本汉俞阝县地,吕佗、栾布皆为俞阝侯,田奉邑亦在俞阝,属清河郡。隋大业二年改属贝州,天宝元年改为夏津县。
屯氏河,在县北。
永济县,紧。四。东北至州一百一十里。本汉贝邱县地,临清县之南偏,大历七年,田承嗣奏於张桥行市置,西井永济渠,故以为名。
永济渠,在县西郭内。阔一百七十尺,深二丈四尺。南自汲郡引清、淇二水东北入白沟,穿此县入临清。按汉武帝时,河决馆陶,分为屯氏河,东北经贝州、冀州而入渤海,此渠盖屯氏古渎,隋氏修之,因名永济。
澶州,顿丘。上。元和户三千二百六十九。乡一十七。
本汉顿丘县地,武德四年分魏州之顿丘、观城二县,於今理置澶州,因澶水为名,又分置澶水县。贞观元年废澶州,以澶水县属黎州。今卫州黎阳县理是也,非成都管内黎州。大历七年,魏博节度使田承嗣又奏置澶州。
州境:东西一百二十九里。南北七十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五百里。西南至东都六百三十里。西南至卫州二百五十里。北至魏州一百一十里。南至濮州濮阳县三十六里。东至濮州范县一百一十里。西至相州内黄县七十里。西至相州临河县八十里。东北至魏州朝城县九十四里。
贡、赋:开元贡:平纟由,绢。赋:纟,绵,绢,粟。
管县四:顿丘,临黄,观城,清丰。
顿丘县,望。郭下。本汉旧县,因县东北顿丘以为名,属东郡。晋属顿丘郡。
隋废郡,属魏州。武德初割属澶州,州废还属魏州,大历初又属澶州。
秋山,在县西北三十五里。
黄河,在县南三十五里。
颛顼陵,在县西北三十五里。
帝喾陵,在县北三十里。
卫康叔墓,在县东北九十里。
临黄县,上。西至州六十七里。本汉观县地,後汉改观县为卫县。後魏孝文帝分卫县置临黄县,以北临黄沟,因以为名,属顿丘郡。隋改属魏郡。武德初割属澶州,州废还属魏州,大历初又割属澶州。
黄河,南去县三十六里。
卢津关,古高陵津,县东南三十五里。
魏长贤墓,在县北十五里。贞观七年追赠定州刺史,即徵父也。
观城县,紧。西至州二十四里。汉观县,古之观国。《左传》曰虞有三苗,夏有观扈。《国语》注曰:“观国,夏启子太康之第五弟所封也,在卫县,夏相灭之。”汉以为县,属东郡。後汉改观县为卫国县,属东郡。隋开皇六年改卫国县为观城县,属魏州。武德四年,以观城属澶州,州废还属魏州,大历初隶澶州。
卫灵公墓,在县东南四十二里。
清丰县,上。东至州二十五里。本汉内黄县地,大历七年於清丰店置,因以为名。
黄河,在县南五十里。

●卷第十七
◎河北道二恒冀节度使恒州,常山。大都督府。开元户四万二千六百九十四。乡八十七。元和户一万七千五百八十。乡七十。今为恒冀节度使理所。
管州六:恒州,冀州,深州,赵州,德州,棣州。县四十四。都管户六万二千六百匹。
《禹贡》冀州之域。周为并州地。春秋时属鲜虞国。战国时属赵。秦兼天下,为钜鹿郡之地。汉高帝三年,韩信东下井陉,击破陈馀、赵王歇,以钜鹿之北境置恒山郡,因恒山为名,後避文帝讳,改曰常山。两汉恒山太守皆理於元氏,晋理於真定,即今常山故城是也。後魏道武帝登恒山郡城,北望安乐垒,嘉其美名,遂移郡理之,即今州理是也。周武帝於此置恒州,隋炀帝大业九年罢州,以管县属高阳郡。武德元年,重置恒州。三年陷贼,四年讨平窦建德,仍旧焉。
州境:东西二百一十里。南北二百七十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九百九十里。西南至东都一千一百三十里。西取太原路至上都一千七百六十里。东北至定州一百二十里。东南至城县六十里,从藁城北至定州一百二十里。东南至深州一百八十里。西取井陉路至太原府五百里。
西北取五台山路至代州五百三十里。
贡、赋:开元贡:罗。赋:绵,绢。
管县十:真定,城,九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