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隋开皇三年,改平阳为义阳县,属申州,大业二年改属义州,皇朝复属申州。
淮水,西自唐州桐柏县界流入,东北经县,去县三十七里。
故曹城,在县东三十八里。梁将曹景宗将兵侵魏所筑。
故平靖关城,在县南七十六里。旧有此关,不知何代创立。按义阳有三关之塞,此其一也。武阳、黄岘二关,在安州应山县界。长老云:“此关因山为障,不营濠隍,故名平靖。”
锺山县,上。西至州四十里。本汉黾阝县也,属江夏郡,宋永初中属义阳郡。
高齐於此置齐安郡,後改为万岁郡。隋开皇三年罢郡为齐安县,仍属申州。四年,以近锺山,改齐安为锺山县。
淮水,经县北四十里。
涩水,出县南霸山,去县七十五里。山石之,波流塞涩,因以为名。
石城,在县西南二十一里石城山上,本晋义阳县所理。
罗山县,上。西南至州一百一十里。本汉黾阝县地,梁武帝置西汝南郡於此。
隋开皇三年,并入锺山,十六年於锺山析置罗山县,属申州。武德四年置南罗州,领罗山一县。八年州废,以县属申州。
罗山,在县西南九里。
淮水,经县北,去县二十里。
光州,中。弋阳。本属淮南道,贞元已後隶蔡州节度使。开元户二万九千六百九十五。乡六十一。元和户一千九百九十。乡六十二。
《禹贡》扬州之域。春秋时弦国之地,鲁僖公五年,楚人灭弦,弦子奔黄。
在秦属九江郡。在汉为西阳,属江夏。晋安帝立光城县,理於此。梁末於县置光州,隋大业二年,罢州为弋阳郡。武德三年,改为光州总管府,贞观元年为光州都督府。太极元年,自光山县移於今理。
州境:东西四百四十三里。南北二百三十五里。
八到:西北至上都一千七百三十里。西北至东都九百二十里。东北至寿州四百三十里。西南至大别山三百里。西南至申州二百六十里。西北至蔡州三百里。
贡、赋:开元贡:葛十匹,生石斛六十斤。赋:纟,绢。
管县五:定城,殷城,固始,光山,仙居。
定城县,上。郭下。本汉弋阳县,属汝南郡。自汉至萧齐,常为戈阳城。武德三年置弦州,领定城一县,贞观元年省,定城属光州。
淮水,北去县六十七里。
黄国故城,在县西十二里。春秋时黄国,後为楚所灭。
殷城县,中。北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汉期思县地,属汝南郡。宋侨立苞信县於此,梁以苞信县属义州。隋开皇四年,改苞信县为殷城县,属弋阳郡。武德三年,重置义州,以县属光州。
浍水,在县西五里。
定城关,在县南四十里。高齐以南迫陈境,因置此关,隋废。
温汤,在县南山中,其汤绿色。
固始县,上。西南至州一百五十五里。本汉封蓼侯之地。春秋时蓼国,楚并之,今县城是也。自东晋已後,蓼县省。宋明帝失淮北地,乃於此侨立新蔡郡,领固始一县。隋开皇七年改属义州。大业三年废义州,属弋阳郡。
淮水,经县北八十里。
茹陂,在县东南四十八里。建安中,刘馥为扬州刺史,兴筑以水溉田。
孙叔敖祠,在县西北隅七十五里。
光山县,上。北至州三十里。本汉西阳县地,属江夏郡。魏属弋阳郡。宋孝武帝大明初,於此立光城县,隋开皇三年废入乐安县,十八年又置光山县。
光山,一名弋山,在县西北八十里。
淮水,经县北七十里。
木陵故关,在县南一百三十二里。齐、陈二境,齐置此关以为禁防。周因不改,隋开皇九年平陈後废。
仙居县,中。东至州一百里。本汉大县,春秋时弦国,楚灭之。汉以为县,属江夏郡。至宋分立乐安县,天宝元年改为仙居县,县西有仙居山,因以为名。
谷水,在县北九里。
大县故城,在县北四十里。春秋时弦国之都也。
仙堂六陂,在县西南十一里。梁武帝大同元年,百姓堰谷水为六陂,以溉稻田。

●卷第十
◎河南道六淄青节度使郓州兖州青州齐州郓州,东平。大都督府开元户三万三千三百八十九。乡六十二。元和户今为淄青节度使理所。
管州十二:郓州,兖州,青州,齐州,曹州、濮州、密州,海州,沂州,莱州,淄州,登州。
县七十三。
《禹贡》兖州之域。春秋时属宋,即鲁附庸须句音劬。国,太昊之後,风姓。
《左传》“公伐邾,取须名。”战国时,其地属魏。秦为薛郡地,在汉为东平国,属兖州。後汉封皇子苍是为宪王。宋及後魏,并为东平郡。周宣帝於此置鲁州,寻废。隋分兖州万安县置郓州,大业三年罢州,为东平郡。隋乱陷贼,武德五年讨平徐圆朗,於今郓城县置郓州,为总管府。本理郓城,贞观八年,以下湿移理须昌。贞元三年,为都督府。
州境:东西一百八十七里。南北二百六十四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八百二十里。西南至东都九百六十五里。东北至齐州二百八十里。东南至兖州一百九十里。西南至曹州三百三十里。北渡河至博州一百八十里。
贡、赋:开元贡:绢十五匹。赋:绵,绢。
管县十:东平,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