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则没,行人无不投饭饲之。纪胜归州。
大清镇,在县东七里。相传云:此城居三峡要冲,塞山蛮之路,孙权于此置城以备蜀,号曰吴城。开皇七年,于此置大清镇。纪胜归州。
巴东县,本汉巫县地。纪胜峡州。
兴山县,其城南枕江,西带山,东临香溪水。纪胜峡州。
高阳城,在县西三里。城在山上,楚自以为高阳之裔,故有高阳城。纪胜峡州。
屈原宅,在县北三十里。纪胜峡州。
▲夔州奉节县,本汉鱼腹县。通释十一。周辑。
永安宫,在县东七里。先主改鱼复为永安。通释十一。
白帝山,即州城所据也,与赤甲山接。初,公孙述殿前井有白龙出,因号白帝城。城周回七里,西南二里,因江为池,东临溪,惟北一面小差,逶迤羊肠,数转然后得上。通释十一。
赤甲山,在城北三里。汉时尝取邑人为赤甲军,盖犀甲之色也。补志辑原文。
八阵图,在县西七里。通释十一。补志辑。
云安县,周武帝改为云安县,属巴东郡。纪胜云安军。郡有橘官、盐官。同上。
大昌县,以为巫县。纪胜大宁监。晋武帝于此置建昌县,同上。隋开皇元年改曰大昌县。同上。
▲澧州禹贡荆州之城。纪胜澧州,春秋、战国皆属楚。秦兼天下,属黔中郡。同上。
今州理,即汉武陵郡之武陵县、零阳县地。同上。吴景帝永安六年。分武陵郡西界立天门郡同上。隋开皇九年平陈废南义阳郡置松州,寻改为澧州,以州在澧水之北,故以为名。同上。隋末陷于群盗,同上。唐武德四年平萧铣,复置澧州。
同上。
州境:东西九十里,南北一百里。寰宇纪补阙。
澧阳县,本汉零陵县地,属武陵郡。纪胜澧州。晋分零阳置澧阳县,属天门郡。同上。
大浮山,在县西南一百三十五里。纪胜澧州。
澧水,在县南六十步。纪胜澧州。
安乡县,本汉孱陵县地,属武陵,后汉分置作唐县。隋平陈,改置安乡县,属澧州。纪胜澧州。
石门县,案今县即吴之天门郡。纪胜澧州。
黄石山,在县西北二百一十里。有溪,出雄黄,颇神异。纪胜澧州。
慈利县,本汉零阳县地,属武陵郡,县在寒水之北,故曰零阳。纪胜澧州。
补志辑原文,作”以在零水之北故也。“隋改慈利,唐因之。补志辑原文。
故充城,在县西二百四十里,武德中所置崇义县东北一里故充城是也。纪胜澧州。
▲朗州禹贡荆州之域。纪胜常德府。秦昭襄王使司马错改黔中,拔之,使蜀守张若伐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同上。汉高帝五年更名武陵郡,今州汉武陵郡也。同上。隋开皇九年,文帝平陈置武陵郡改武州辰州,同上。大业三年,炀帝更为武陵郡。同上。
州境:东西一进里,南北一百七十五里。寰宇记补阙。
武陵县,本汉临沅县,属武陵郡。后汉建武二十三年武陵蛮叛,遣伏波将军马援讨之,破于临沅,即此地也。隋平陈,改为武陵县,属辰州,隋开皇十六年改属朗州。纪胜常德府。
沅水,经县南二十步。纪胜常德府。
善德山,在县东九里。此山本名枉山,开皇中刺史樊子盖以善卷尝居此山,名善德山。纪胜常德府。
枉水,出县南苍山,名曰枉渚,善卷所居,时人号曰枉渚。楚词云“朝发枉渚,夕宿辰阳”,亦此谓也。纪胜常德府。
樊陂,在县北八十九里。汉樊重居此,有肥田数千顷,岁收千万斛。经胜常德府。
张若故城,在州东四十步。初秦昭王使白起伐楚,遣张若筑此城,以拒楚,并统五溪。后汉梁松伐蛮,又修此城,自义陵移郡居之。纪胜常德府。
司马错故城,在县西二里。错与张若伐楚黔中,相对各筑一垒,以扼五溪咽喉,后马援又修之。纪胜常德府。
黄闻山,在县西一百四十里。纪胜常德府。
廖立墓,在县东北十里。纪胜常德府。
龙阳县,在州西,南北一百四十里。本汉索县地,吴分立龙阳县,属武陵郡。
隋平陈属辰州,开皇十六年改属朗州。纪胜常德府。
丹洲,沅水西北自武陵县界流入龙阳县界,历凡洲,洲长二十里,即汉李衡种柑子所。纪胜常德府。
▲忠州桂溪县。纪胜梁山军。
容溪水。纪胜梁山军。
▲万州春秋及战国并属巴国。纪胜万州。秦属巴郡,今州即汉巴郡朐忍县地。同上。后魏置安乡郡,又改万川。同上。武德二年立浦城郡。同上。
南浦县,本汉朐忍县地。纪胜万州。
岩岩梁山,积石峨峨。纪胜万州。
武宁县,周分沅阳,属怀德郡,后魏改曰武宁。纪胜万州。
梁山县,本汉朐忍县地,周武帝于此分置梁山县,属万川郡。纪胜梁山军。
景穴,有嘉鱼,其美,同于蜀汉。纪胜梁山军涂溪水,在县南八十步。纪胜梁山军。
七城山,在县西二十里。纪胜梁山军。
柏枝山,在县南十里。纪胜梁山军。
▲金州东汉末魏武破张鲁于城西,置西城郡。纪胜金州。晋武帝改安阳县曰安康县,又立安康郡。同上。
西城县,本汉旧县,属汉中郡,魏武破张鲁于西域,县置西城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