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在县西南二百里。张掖、酒泉二界上,美水茂草,山中冬温夏凉,宜放牧,牛羊充肥,乳酪浓好,夏泻酥不用器物,置于草上不解散,作酥特好,不斛酪得斗余酥。
雪山,在县南一百里。多材木箭竿。
甘峻山,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出青鹘鹰,称为奇绝,常充贡献。
居延海,在县东北一百六十里。即居延泽,古文以为流沙者,风吹流行,故曰流沙。
盐池,在县北九百三十里。其盐洁白甘美,隋月亏盈,周回一百步。
建昌军,在州西北一百九十里。
删丹县,中下。西至州一百二十里。本汉旧县,属张掖郡。按马支山,一名删丹山,故以名县。山在县南五十里,东西一百余里,南北二十里,水草茂美,与祁连山同。匈奴失祁连、焉支二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
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弱水,在县南山下。
大斗(枝)〔拔〕谷,在县南二百里。隋大业五年,炀帝躬率将士出西平道讨吐谷军,还此谷,会大霖雨,士卒冻馁死者十六七。
宁寇军,在居延水两氵义中,天宝二年置。
肃州,酒泉。下。开元户二千二百五十三。乡八。
禹贡雍州之域。古西戎地也。六国时,月氐居焉,后为匈奴所逐,奔逃西徙。
匈奴得其地,使休屠,昆邪王分守之。武帝元狩二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来降,以其地为武威、酒泉郡,以隔绝胡与羌通之路。以城下有泉,其味若酒,故名酒泉。初属张轨,后凉吕光复据有其地。后魏道武帝天兴三年,晋昌太守唐瑶移檄六郡,推武昭王为主,为大都督、凉公,领秦、凉二州牧,自敦煌迁都于此,号西凉王。后沮渠蒙逊复据有其地。后魏太武帝平沮渠氐,以酒泉为军,属敦煌镇。明帝孝昌中,改镇立瓜州,复置酒泉郡。隋开皇三年罢郡,立酒泉镇,所领县并属城州。仁寿二年,以境宇辽远,分甘州置肃州。隋末陷于寇贼,武德元年河右底定,复于酒泉县置肃州。大历元年陷于西蕃。
州境:东西五百六十四里。南北四百三十五里。
八到:东南至上都二千九百里。东南至东都三千七百六十里。东至甘州四百里。南至吐蕃雪岭二千五里。西北葭芦泉五百里。
贡、赋:开元贡:野马皮,砺石,肉苁容,柏脉根。
管县三:酒泉,福禄,玉门。
酒泉县,中。郭下。本汉福禄县也,属酒泉郡,自汉至隋不改。义宁元年,分置酒泉县。初,西凉武昭王自敦煌迁都于此,至子歆为沮渠逊所破。
昆仑山,在县西南八十里。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此山。
洞庭山,在县西七十里。四百悬绝,人不能上,遥望焰焰如铸铜色。山中出金。
白亭海,在县东北一百四十里。一名会水,以众水所会,故曰会水。以北有白亭,故曰白亭海。方俗之间,河北得水便名为河,塞外有水便名为海。
遮虏障,在县北二百四十里。李陵与单于战处。隋镇将杨玄于其地得铜弩牙箭镞。
西凉武昭王陵,在县西四十五里。
福禄县,中下。西至州一百里。本汉乐涫县,属酒泉郡。后魏太武帝平沮渠茂虔,改县为戍,隶敦煌镇。孝文帝改为乐涫县,隋改县为镇。武德二年置福禄县,取旧名也。
崆峒山,在县东南六十里。黄帝西见广成子于崆峒,汉武帝行幸雍,祠五,遂登崆峒,并为此山也。
祁连戍,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
盐池,在县东北八十里,周回百姓仰给焉。
玉门县,中下。东至州二百二十里。本汉旧县,属酒泉郡。汉罢玉门关屯戍,徙其人于此,因以名县。后魏孝明帝改为玉门郡,周武帝省入会川县,隋开皇十年复改为玉门县。皇朝因之。
金山,在县东六十里。出金。
独登山,在县北十里。其山出盐,鲜白甘美,有异常盐,取充贡献。
石脂水,在县东南一百八十里。泉有苔如肥肉,烯之极明。水上有黑脂,人以草取用,涂鸱夷酒囊及亮车。周武帝宣政中,突厥围酒泉,取此脂燃火,焚其改具,得水逾明,酒泉赖以获济。
玉门军,开元中玉门县为吐蕃所陷,因于县城置玉门军。天宝十四年,哥舒翰奏废军,重置县。
沙州,炖煌。中府。开元户六千四百六十六。乡十三。
禹贡雍州之域。古戎地也,左传所谓“充姓之戎,居于瓜州”,注云“在今敦煌”,是也。汉武帝无鼎六年,分酒泉置敦煌郡,今州即其地也。前凉张骏于此置沙州,盖因鸣沙山为名。流沙即居延泽也。以西胡校杨宣为刺史,后三年宣让州,复改为敦煌郡。凉武昭王初都于此,后又迁于酒泉。后魏太武帝于郡置敦煌镇,明帝罢镇立瓜州,以地为名也,寻又改为义州,庄帝又改为瓜州。隋大业三年,又罢州为敦煌郡。隋末丧乱,陷于寇贼,武德二年西土平定,置瓜州,五年改为沙州,建中二年陷于西蕃。皇朝以敦煌为炖煌。
州境:东西南北八到:东南至上都三千七百里。东南至东都四千五百六十里。东至瓜州三百里。西至石城镇一千五百里。西至吐蕃界三百里。北至伊州七百里。
贡、赋:开元贡:野马皮,石膏,棋子石,孛羊角。
管县二:炖煌,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