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觐建于关帝庙后。前后两院共九间。——今存
  
  文庙 年久未修,乾隆八年,学正梁溥,捐俸修补尊经阁。九年,知州邵其德,重修棂星门。十九年,学正白浚修补正殿院、明堂、泮池,及周围墙垣,焕然一新。
  
  州南城上文星阁,乾隆二十二年,知州言如泗,偕本州绅士创建。四十七年,署知州严庆云,偕绅士移建于城北城隍庙后。
  
  州东门外坡间文昌洞阁,乾隆二十二年,知州言如泗建。贡生徐安现、生员闫介和、王以震、白乡约陈朝干等督修。
  
  节孝祠,旧在城隍庙西,乾隆二十三年,知州言如泗改建于文庙之省牲所遗址。为养局。
  
  学正宅,乾隆十九年,学正白浚增修东书房五间。仪门一间。
  
  现藏典籍:《廿一史》一部。《十三经》一部。《康熙字典》一部。《四书讲义》一部。《朱子全书》一部。《书经传说》一部。《诗经传说》二部。《春秋传说》二部。《性理》二部。《周易折中》二部。《明史》一部。〈驳吕诸义》二部。《周易述义》一部。《诗义折中》一部。《春秋直解》一部。《斯文精萃》一部。《纲目三编》一部。《圣谕广训》二本。《宪皇帝上谕》二十四本。《御制文初集》一部。《诗初集》一部。《诗二部》一部。《钦定四书文》一部。
  
  ○街巷
  
  中街 自州治抵南门。
  
  东街 自州治抵东门。
  
  西街 自州治抵儒学门。
  
  新街 南口通东街,折而西通州治后,抵北门。在州治后者,旧名弦歌街,为乐籍所居。明嘉靖间,知州高冈凤移于通和、亲贤等街。此为民居,因包城退后,街道甚隘。
  
  长春巷 在儒学西北。在西者,旧亲贤街;在北者,旧通和街。嘉靖间移乐籍居此,改今名。
  
  辛家胡同 旧名教养巷。西口通中街,东抵草厂沟。
  
  草厂胡同 旧名吉士巷。西口通中街,东抵草厂沟。
  
  张家胡同 西口通中街。东抵承天寺后台。
  
  钟楼巷 旧钟楼在此,故名。西口通中街。东抵乔家坝。中有一小巷,至承天寺前。
  
  东营 西口通中街,东抵三清观。
  
  所营 中巷通东营,西抵所治左,东抵掬圪沱。
  
  戴家台 旧名铁山,在草厂之南,西通钟楼巷。
  
  大寺胡同 旧名里仁巷。东口通中街,西抵西页巷。
  
  观音巷 中有阁,塑观音,故名。今改塑文昌、魁星像,以其与文庙对建也。南通西页巷,东抵大寺后,西抵土地庙,北抵苦水沟,迤西洒乐坡抵西门。
  
  西页巷 旧名富民巷。东通大寺胡同,北抵文昌阁,西有何家台,南通西胡同。
  
  西胡同 旧名世宦巷。东口通中街,西抵孙家沟 。
  
  崔家胡同 旧名格心巷,东口通中街,西抵孙家沟。
  
  仓巷 旧名多士巷,东口通中街,西抵冯家十字巷。
  
  孙家营 南通冯家十字巷,西有下营坡,抵孙家沟。
  
  冯家十字巷 东通仓巷,西抵臭水坑,北抵孙家营,南抵白家胡同。
  
  白家胡同 旧名太平巷。东口通中街,西抵西营。
  
  娘娘庙胡同 旧名修文巷。东口通中街,西抵娘娘庙。
  
  西营 东口通中街,折而西抵白家胡同。
  
  胡洵阳曰:街巷在城中,譬人之血脉,各有名号。在人口碑强有力者,塞而专之,今已去其五六矣。街居者,壅阳沟而不行疏决,巷处者,且垒土以自固其墙基。致水冲街巷之中,日趋于下。有司者不问将谁诿也。杨永芳曰:州城,仅一派山岗耳,自南而北,中街差成衢市,其余街巷,长者百步,短者数武。然闻在昔,居民栉比,货市鳞次,犹有可观。自逆贼盘踞,逾冬历夏拆屋为薪,高楼大厦尽于爨下。迄今铺房或存或废,墙户或有或无,虽休养有年,而未复也。况三沟水溃,日就崩颓,而尤甚者:乔家坝、掬圪坨、孙家营,横成溪壑,究无底止。浸及城垣,岌岌将倾矣。居民蹙额无计,每逢天雨,夜不安枕,与民同忧者,将何以处此也!
  
  ○都里
  
  宣化坊
  
  城东三里 康家塔 康家滩 俱六甲
  
  五里 贾家梁 二甲 樊 庄 五申
  
  十里 大黄坡 八甲 十五里 铁匠铺(七甲内有静乐都五甲义合都八甲)
  
  三十里 西 庄 二甲俱陈家寨
  
  东南三十里 贾家峁——有一二三九甲 董家梁——二甲
  
  四十里 太峪沟——一甲 六十里 窑圪台——九甲
  
  一百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