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地方。所有沿途办差绿营兵丁。著查明赏给一月钱粮。以昭恩赉。  

○调正蓝旗蒙古副都统巴忠、为正黄旗满洲副都统。以内阁学士扎勒翰、为正蓝旗蒙古副都统。  

○是日、驻跸兴隆屯大营。  

○戊午。谕、朕阅馆臣所进职官表志。詹事府一门。其按语内称、詹事为东宫官属。我国家万年垂统。家法相承。不事建储册立。詹事府各员。留以备词臣迁转之阶等语。是书、馆臣因朕前降谕旨。于建储一事之断不可行。明切训示。故于按语内特为揭出。其实书生拘迂之见。岂能深计及此。且使是书留传后世。安知不又訾议馆臣为无奈迎合谕旨。非其本怀耶。用是不得不再为明白宣谕。夫尧授舜。舜授禹。唐虞固公天下。即禹之传启。亦非于在位时、有建立太子之事。三代以后。人心不古。秦汉豫立太子。其后争夺废立。祸乱相寻。不可枚举。远而唐高祖立建成为太子。至于兄弟相残。建成被害。近而明神宗朝。群臣奏请豫立国本。纷纭扰乱。大抵皆为后来希荣固宠之地。甚至宵小乘间伺衅。酿为乱阶。如挺击等案。神宗召见太子。泣为慰藉。父子之间。至于如此。阅之真可寒心。可知建储册立。非国家之福。召乱起衅。多由于此。即以我朝而论。皇祖时、理密亲王、亦尝立为皇太子。且特选公正大臣如汤斌者。为之辅导。乃既立之后。情性乖张。即汤斌亦不能有所匡救。群小复从而蛊惑。遂至屡生事端。上烦皇祖圣虑。终至废黜。且理密亲王、幸而无过。竟承大统。亦不过享国二年。其长子弘皙、纵欲败度。不克干蛊。年亦不永。使相继嗣立。不数年间。连遭变故。岂我大清宗社臣民之福乎。是以皇祖有鉴于兹。自理密亲王既废。不复建储。迨我皇祖龙驭上宾。传位皇考。绍登大宝。十三年励精图治。中外肃清。皇考敬法前徽。虽不豫立储位。而于宗社大计。实早为筹定。雍正元年。即亲书朕名。缄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扁内。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至雍正十三年八月。皇考升遐。朕同尔时大臣等、敬谨启视传位于朕之御笔。复取出内务府缄盒密记。核对吻合。人心翕然。此天下臣民所共知者也。朕登极之初。恪遵家法。以皇次子、乃孝贤皇后所生嫡子。为人端重醇良。依皇考之例。曾书其名。藏于乾清宫正大光明扁额。后乃禀命不融。未几薨逝。遂命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将其名彻出。追谥为端慧皇太子。是未尝不立嫡也。但不以明告众耳。嗣后皇七子、亦孝贤皇后所生。秉质纯粹。深惬朕心。惜不久亦即悼殇。其时朕视皇五子。于诸子中觉贵重。且汉文满洲蒙古语。马步射及算法等事。并皆娴习。颇属意于彼。而未明言。乃复因病旋逝。设依书生之见。规仿古制。继建元良。则朕三十余年之内。国储凡三易。尚复成何事体。是以前于癸已年。复书所立皇子之名。藏于匣内。常以自随。是年南郊大祀。令诸皇子在坛襄事。曾以所定皇子。默祷于上帝。若所定之子。克承堂构。则祈昊苍眷佑。俾得年命延长。倘非天意所属。则速夺其算。朕亦可另为选择。毋误我国家宗社生民重寄。本年恭诣盛京。祗谒祖陵。亦如告天之言。默祝于太祖太宗之前。仰祈灵爽式凭。永垂昭鉴。朕非不爱子也。祗以宗社为重。若朕之子孙。皆以朕此心为心。实大清国亿万斯年之福也。今日召对诸皇子。及军机大臣。面降此旨。即朕前所默告上帝祖宗之言。岂容有丝毫虚饰耶。朕于天下一切庶务。无不宵旰勤求。悉心筹画。宁于继体付托之重。转不早为定计乎。秋间朕于避暑山庄河岸。御枪打。失足落水湿衣。其时不特御前王公大臣等闻知。俱即趋至问安。即汉军机大臣。接踵前赴该处。朕仍率伊等谈笑而行。并未有因内廷禁地。太监等敢于阻止者。设朕起居偶有违和。大臣等俱可直诣寝所。此皆由朕平日君臣一体。无日不接见诸臣。面承谕旨。何至有若前代夜半禁中出片纸之语。为杞人之忧乎。总之建储一事。即如井田封建之必不可行。朕虽未有明诏立储。而于天祖之前。既先为斋心默告。实与立储无异。但不似往代覆辙之务虚名而受实祸耳。故现在詹事官属。虽由旧制。而其实一无职掌。祗以备员为翰林升转之资耳。因再明切宣谕。我子孙其各敬承勿替。庶几亿万年无疆之休。其在斯乎。总之此事。朕亦不敢必以为是。其有欲遵古礼。为建立之事者。朕亦不禁。俟至于父子兄弟之间。猜疑渐生。酿成大祸时。当思朕言耳。并谕馆臣、将此旨冠于是编之首。俾天下万世。咸知朕意。  

○是日、驻跸兴隆店大营。  

○是月、江苏巡抚闵鹗元奏、江苏学政彭元瑞、三年任满。岁科两试。士论颇称公允。其办理场务。关防亦属严密。得旨、此奏圆融不实。另奏来。彼学问有何说。朕所嘉赏。作弊亦断无。但闻其出题奇巧。士论不服。汝何不奏。  

○浙江巡抚福崧奏、卫所佥丁。即以奉文佥派之日起。定限两月佥报。并查明该丁田地房产。造册呈送漕臣衙门存案。以备亏短挂欠。查变赔补。至该卫所徵解津租银两。于限满未完者。即照正项钱粮未完例题参。得旨、实力行之。不可以一奏了事。该部知道。  

○漕运总督毓奇奏、回空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