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地方
  ○升南京太仆寺卿毛埕为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操江
  ○命署都督同知陈义扬威营坐营管操仍于白羊口防守
  ○升蔚州守备指挥佥事杨机为署都指挥佥事充右参将分守宣府南路绥德卫指挥同知蓝□守备灵州
  ○命万全都司都指挥佥事祝隆本司掌印
  ○礼部尚书毛澄等言宸濠反逆 皇上亲率六师往正其罪与宣德间亲征汉庶人高煦故事相同柦一应礼仪无从查考请于师还之日 圣驾从正阳门入遣官告谢 天地 太庙 社稷 上诣 奉先殿 几筵殿各谒见毕朝见 皇太后次日早 上御午门楼文武百官朝见行五拜三叩头礼毕行献俘礼劾奏得旨仍择日诏告天下次日早文武百官上表庆贺诏曰宸濠朕自有处置余如所拟
  ○丁丑太监魏彬传旨令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鸿胪寺锦衣卫六科十三道每衙门止留佐贰官一员在京其余并内阁皇亲公侯驸马伯俱赴行在时 上久驻于外京师汹汹传言江彬欲为变及闻尽召诸大臣人情益惧
  ○己卯大学士杨廷和毛纪赴通州因言臣等恭诣行在伺候朝见伏闻 圣意欲命多官会议逆贼宸濠罪状臣等切惟宸濠悖逆天常灭绝人纪肆行反叛覆载不容今幸 皇上亲统六师布昭圣武罪人既得亟宜明正典刑以雪神人之愤但我朝 祖宗以来凡议拟大罪必于内阙即古庙议之意处决重囚必于市曹即古刑人于市与众弃之之意此乃一定不易之成规百五十余年莫之敢变况 圣驾亲征逆贼之时已尝告于 天地 宗庙 社稷今日奏凯还京岂可不复行祭告以答庇护之灵贶乎请 圣驾到京之日先行祭告俟献俘之后将逆党奏请 圣断然后论功行赏诏告天下如此则大礼既举大法以彰国是不摇人心胥定我 皇上攘外安内之功兼备而无遗矣不纳
  ○辛巳大学士杨廷和等言昨司礼监官传谕 圣意欲令臣等拟旨命多官议处反贼宸濠并从逆拱樤等十四名罪犯臣等仰惟 皇上为宗社生灵之故亲统六师往正宸濠反逆之罪先行祭告 天地 宗庙 社稷诏告天下仍书谕各王府然后出师是 皇上奉 天地 祖宗之命躬行天讨而非为己私也今罪人既得地方以宁班师北还驻跸通州咫尺京师未先祭告以复 天地 祖宗之命又未诏告天下及书谕各王府以慰远近亲<锍-釒>之心乃遽欲议处宸濠等罪恶则出师为有名班师为无名使 圣武神威伐叛安民之奇勋伟绩皆泯无闻于世矣臣等受恩深厚叨列扈从此而不言其为负国孰大于是所降旨意臣等不敢撰拟伏乞 圣明鉴纳
  ○癸未整理兵粮兵部左侍郎兼左佥都御史王宪等奏江西之捷言随驾太监魏彬等内阁大学士梁储等朱彬张永张忠朱泰朱晖及都督朱周朱琮白玉宋赟太监于经刘祥朱政王镐等锦衣指挥张玺张伦都御史王守仁知府升按察使等官伍文定邢珣等都指挥余恩李楫等守备升参将杨锐知府升少卿张文锦南京守备太监等官黄伟乔宇等操江南和伯等官方寿祥刘玉等纪功科道等官祝续等御史谢源等巡抚苏松侍郎李充嗣漕运镇远侯顾仕隆都御史臧凤巡抚都御史丛兰刘达伍符王珝管河都御史龚弘都御史秦金许廷光太仆寺卿等官汪举毛珵等巡按御史孙漳等功各有差俱宜升赏参政王纶等都指挥马骥等御史王金等副使曹雷等罪各有差俱宜究问故都御史孙燧副使许逵死于乱俱宜褒奖其首称 上亦曰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太师镇国公所奉旨皆以案验为辞谓总督亲征指授方略以致元恶就擒真万世纬绩且军令严明惟在吊民伐罪所至秋毫无扰臣等睹兹盛事不胜庆幸盖八月十三日奏也至是始得旨各赐敕奖励赍奏人各如例升赏有功官员军民人等令兵部即会议以闻计贼平之后已一年有半矣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三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四
  正德十五年十二月己亥朔
  上在通州
  ○巡按直隶御史叶忠上<锍-釒>行在所曰乃者宁藩不道 陛下赫然震怒降诏亲征以万乘之重下侵一将之事识者固以为非策矣幸而天祐 社稷元凶就擒此亟宜振旅还师之时也顾乃经岁未返道路若于候迎公私疲于供应内而人心危疑外而四夷窥伺 陛下智勇不世出岂诚昧于此哉殆必左右谗佞之人有荥惑 陛下以售其奸者夫 陛下之天下谁与之 天地 祖宗之所以福 陛下者也今天地之大祀未举 祖庙之时祭或缺 陛下之心能安乎 皇太后惟 陛下一子今侍膳之礼久旷倚闾之念必动 陛下之心能安乎三年一考察三年一策士皆国朝大典今过常期者已七八月矣几务滞而弗行 社稷虚而失守 陛下之心能安乎且师之所处荆棘生焉今六师久暴饥者弗食劳者弗息万一变生肘腋何以御之昔人有言白龙鱼服困于豫且又曰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可不惧哉愿速发明诏即日班师上副 宗社之托下顺臣工之心初 上渡江时忠上此奏人为危之 上亦不罪也
  ○以太监金义陈浩充正副使封朝鲜国王李怿嫡长子峼为世子仍以文绮四袭赐之
  ○己丑命怀宁候孙瑛武靖伯赵弘泽管领红盔将军直宿侍卫丰城候李旻南京协同守备山西行都司都指挥佥事李瑞于五军营大营万全都司都指挥佥事马经于殚忠劾义营各坐营管操江西都司都指挥佥事高厚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