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翰林院科道等官九十九员集议陵庙礼制奏云 大行慈懿皇太后作配 先帝二十余年诚孝一心夷险一德孚于中外是以 先帝眷礼优隆始终无间 陛下嗣位之初既致隆于所尊而加 慈懿之徵称复推崇于所亲而上 皇太后之尊号两宫之名号既同 二母之体位相等陛下之孝餋如一天下皆知 陛下克体 先帝初心以为至仁大孝莫过于此夫善继善述是之谓孝事死如生尤孝之至也今 慈懿皇太后之丧与 皇太后千秋万岁后俱合葬 裕陵 慈懿皇太后居左 皇太后居右配享 英庙礼亦宜然是乃天理人情之至也万一合葬祔庙之制少有疑沮不合典礼关系非小在廷百辟将有言之天下之人将有言之宗室亲藩将有言之万世之下亦将有言之安保将来终无据礼改而从正者乎 上批答曰卿等所言固是正理但 圣母在上事有窒碍朕屡请命未蒙俞允朕平昔孝奉 两宫如一若因此违忤致有他虞岂淂为孝今当于 裕陵左右择吉地安葬崇奉如礼庶几两全卿等其体朕意翌日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学士柯全暨国子监祭酒邢让等三十二员上言伏惟 慈懿皇太后梓宫当合葬 裕陵内阁臣彭时等引汉吕后虽有罪宋刘后虽无子犹淂合葬祔庙为言此诚纲常所系万世不易之论也 皇上是其言且下群臣议群臣皆言 慈懿皇太后当祔左 皇太后万岁后当祔右亦庶几从宜而不失者 二后同葬 裕陵并祔 英庙于人心为安于 皇太后无损 陛下何疑而不断乎 慈懿皇太后在 先帝临御之时正位中宫历年二纪曾无纤毫失德而 陛下继统之初尊崇 圣母加号两宫礼仪如一孝餋无二今若合葬祔庙之礼有缺则 先帝在 天之灵必有不安天下后世谓 皇太后与 陛下为何如臣等历观前代未有为 皇后又为 皇太后始终无纤毫他故而不淂合葬祔庙者也逢迎者或以 宣庙胡皇后为言此与今日事体万万不侔 胡皇后乃 宣庙在御之日已让位于 孝恭章皇后今则 先帝临御未闻 慈懿皇太后之尝退让也且 先帝于胡皇后亦已复正尊号增修陵寝一依后礼矣或又以为 慈懿皇太后虽未尝退让而无所出此又不通之论也礼有之妻与继室虽无所出合祔其夫崇正体也然则 慈懿皇太后不可以无出而不合葬于 裕陵也明矣纵使 皇太后意有不怿 陛下当念 先帝遵典礼为重而于 母后从义不从命可也矧 皇太后聪明睿知洞识伦理 陛下坚以为请理无不从此盖人伦之本风化之原伏乞早降 纶音以慰 先帝之灵以全 母后之德以顺天下臣民之心而 陛下至仁大孝真足以为法于天下垂训于万世矣明日魏国公徐俌合公侯驸马伯都督锦衣卫指挥等官三十五人复上言曰近因太子少保时彭礼部尚书姚夔等所议 慈懿皇太后合葬祔庙事昨日于文华殿面奉 德音事有窒碍未蒙 俞允臣等至愚亦知 陛下纯孝至情有难处焉者然臣闻廷有诤臣实为羙事后能从谏允合天经伏望 陛下起敬起孝和气婉容上回 圣母之心下慰群臣之望礼科等科左给事中魏元等三十九员复上言曰臣等复念父母有过为人子者若不以泣谏求其必改而后已是将陷亲于不义不淂谓之孝子人君有过为人臣者若不以死谏求其必从而后已是将致君于非礼不淂谓之忠臣二者之间其事相须所系甚重不可不慎仰惟 慈懿皇太后之丧廷臣所议合葬祔庙之礼其名正其言顺允合天理克当人心此万古不易之典今陛下以为事有窒碍欲于 裕陵左右择地安葬崇奉如礼臣等闻孔子有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夫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今欲置梓宫于他所必将奉 神主于别室是于天理未安人事不顺以是葬祭为崇奉如礼此臣等所未喻也若以为出于 圣母之意当起敬起孝悦则复谏不可因未淂命而遽已内则曰与其淂罪于乡党州闾宁熟谏此特为一乡之人言耳等而上之诸侯不谏使亲淂罪于一国天子不谏使亲淂罪于天下今 陛下既知廷臣所议为正理而未能谕谏 圣母以必从恐或陷于有过之地而不淂于天下之心未淂为孝亲之至臣等既知其非礼而不能死诤是又将置 陛下于有过之地而贻天下万世之讥又岂爱君之道哉河南等道监察御史康永韶等四十一员复上言曰人君之治天下莫大于孝而孝莫大于爱亲爱亲者不在于从命而在于从义盖从命乃一时承顺之私从义诚万世至当之公顺一时之私孝之小者从万世之公孝之大者迩者廷臣进议 慈懿皇太后合葬祔庙之礼 陛下以为 圣母在上事有窒碍未蒙 俞允臣等有以知 陛下非不欲俯徇群臣之议但以重违 圣母之命耳夫众臣之议天下之公论也 圣母之命一时之私恩也从天下之公则纲常正伦理明慰 先帝之灵惬天下之望从一时之私则纲常斁伦理亏违 先帝之意起天下之疑公私之间所系非小伏望 陛下断以大义俯从公议幸甚礼部尚书姚夔合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尚书李秉等四十四员复上言曰天下者 祖宗之天下 皇上有 祖宗之天下当谨守 祖宗之成法我国家立法垂宪一本乎三纲五常之道而议礼制度尤严于君臣父子夫妇之间各有伦序莫敢踰越今于 慈懿皇太后之丧礼宜合葬祔庙乃 祖宗之成法而 先帝之遗意也 陛下重以 母后之命恐咈其意有所从违臣等以为 母后之命固所当重而 祖宗之法尤所当重 母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