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姑不究下其章于所司
  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十六
大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十七
  嘉靖三年三月丙寅朔 敕谕礼部 圣母昭圣慈寿皇太后拥护朕躬缵承大统仰荷 慈训恩德难名兹特加上尊疏为 昭圣康惠慈寿皇太后尔礼部其择日遣官祭告 天地 宗庙 社稷恭上册宝仍道行天下宗室及文武衙门知之所有合行礼仪开具以闻是日又敕谕礼部朕恭膺 天命入继大宗祇奉 祖考孝养宫闱专意正统罔敢违越顷岁仰承 圣母昭圣慈寿皇太后懿旨以所生至恩亦欲兼尽尊朕 本生父为 兴献帝 本生母为 兴国太后朕心犹未慊然特命文武群臣集议皆谓宜加称号以极尊崇今加称 兴献帝为 本生皇考恭穆献皇帝 兴国太后为 本生母章圣皇太后尔礼部其择日遣官祭告 天地 宗庙 社稷更上天下宗室及文武衙门知之所有合行礼仪开具以闻 先是礼部尚书汪俊等言顷遵诏再集文武群臣科道等官会议大礼伏奉明旨谓朕奉承 宗庙正统大义不敢有违但本生至恩情欲兼尽命臣等参酌众论议拟以闻岂非以所生之义至尊至大虽当专意于正统岂得尽绝于□恩臣等愚昧窃谓 兴献帝后已极推尊而 圣学无穷莫能称塞请于 兴献帝帝字上 兴国太后太子上更增一字以全尊号庶上慰 圣孝下答群生所谓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疏上复留中十余日至是得旨朕于本生欲兼尽至情尊号已别有敕谕仍于 奉先殿侧立一室以尽朕以时追孝之情礼部具议议拟来闻于是礼部尚书汪俊等复执议言 陛下欲改称 庙号自尊本生立 庙大内臣等窃念此此举所系甚大 陛下入奉大宗不得祭小宗亦犹小宗之不得祭大宗也故昔 兴献帝奉藩安陆则不得祭 宪宗今 陛下入继大统亦不得祭 兴献帝是皆制于礼而情有所屈也然 兴献帝不得迎养 寿安皇太后于藩邸 陛下得迎养 兴国太后于大内受天下之养而尊祀 兴献帝以天子之礼乐则人子之情可谓获自尽矣乃今 圣孝无穷臣等敢不将顺但于正统无嫌乃为合礼臣等不自揣度窃效其愚 献帝徽称之上仍宜冠以兴字盖 献帝初封兴国识者知为今日中兴之兆其名大而且美自于本生不失尊崇而于正统无所嫌二 圣孝弥彰而又心大定矣 上曰立 庙原无著议止于 奉先殿侧别建一室以伸朕追孝之情迎养藩邸 祖宗庙无此例何当饬以为词著从实自陈俊随具疏伏罪 上切责而宥之夺司务京韶等俸一月
  ○丁卯巡抚山东右佥都御史王尧封言临清地方灾伤重大人民饥困乞将广积二仓粮米量减价值粜卖三分之一其所易银两收贮在库候年丰照数籴买还仓户部复议从之
  ○戊辰增应天府廪膳生员二十名从御史陈伯谅请也
  ○己巳翰林院修撰唐皋编修邹守益等礼科都给事中张翀等御史郑本公等具上疏极论守益等言礼者所以正名定分别嫌明微以治政安君也君失礼则入于乱臣失礼则入于刑不可不慎也今 陛下受 先帝遗诏 昭圣皇太后懿旨入缵天统此正先儒程颐所谓继祖之宗绝亦当继祖故虽长子为人后而不可辞也夫所继之祖乃百世不迁之祖大宗之统也我 太祖高皇帝至于 列圣相继之统不可一日不续者也特以 武宗为兄不可以分昭穆故考 孝庙母 昭圣以缵正统此天经地义质诸圣经而无不合者也至于本生之恩特加 帝后之号则于私亲不可谓不隆也乃又加以 皇考之称去其始封之号则于正统略无分别矣夫天下无两重之理尊无二上是以我 太祖高皇帝制孝慈录以教天下其叙五服之制有曰为人后者为所后父母服三年为所后祖父母承重为本生父母降服期年即丧服之隆降则庙制祭法皆可类推矣伏望 陛下恪遵 祖训毋为异论所惑于 兴献帝遵称避 皇考之嫌存始封之号庶于正统不致僭踰皋疏略如守益言请于本生备其尊称以伸隆孝之道系其始封以远二统之嫌翀及本公等则谓今之天下 太祖高皇帝之天下八传而至 陛下借曰 孝宗未尝亲子 陛下其守此鸿业而传之以及 陛下子子孙孙万世相承者果谁之德与故 陛下在藩之日则可曰 孝宗之侄 兴献王之子今在御之日则当曰 孝宗之子 兴献帝之侄可两言而决也奚待于纷纷哉至于立 庙大内之说实为不经 献帝之灵既不得以入 太庙又空去一国之祀而姑托享于大内焉 陛下之享 太庙其文必曰嗣 皇帝于 献帝之庙则又当何称爱敬精诚两无所窃恐 献帝之袖且将蹙然不安是 陛下之孝既不得专致于 太庙而于所以奉 献帝者反为渎礼而不足以尽其心矣 上览奏不悦以守益等出位妄言姑置不问而责举阿意二说翀及本公等朋言乱政各夺俸三月
  ○庚午礼部尚书汪俊等遵前旨具仪上请极言立 庙大内有干正统臣实愚昧不敢奉诏 上曰建室礼仪礼部还会同多官明白议拟来闻 升南京太常寺卿韩荆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理南京粮储 两广贼平总督巡抚都御史张鼎镇守总兵官抚宁侯朱麒各赐敕奖励
  ○辛未巡抚宣府都御史李铎举原任狭西总兵刘淮参将李贤居庸关分守孙玺大同都指挥贾鉴甘肃副总兵李义宜行取来京听用兵部覆议从之
○壬申 诏与故南京吏部